分享

? 溯源(第七回)陶瓷艺术展之汪凯

 读书耕云种月 2016-11-22



展 讯

2016年顺德开年文化大戏,将迎来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的革命性展览——《溯源》第七回(宣言展),元月16日,来自全国及世界的华人陶瓷艺术家,以向陶瓷文化的古典主义说再见的姿态,向全球宣示中国当代陶瓷文化的历史递进。

此次将展出包括龚循明、熊亚辉、况冬苟、汪凯、韩子丰、李善、由翠青(女)、马丁民、戚彧、柳溪(女)、朱迪、朱斐翡、周先锋等陶瓷艺术名家作品,阵容鼎盛,不容错过。

我们将陆续推出以上艺术家及其作品介绍,敬请垂注!


汪凯


汪凯,出生于江西鄱阳,青年艺术家,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联委员,景德镇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研究员。
汪凯师从龚循明老师,参加溯源第六回展,追求原创,并与龚老师一起进西藏新疆写生。
作品“溪山人家”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山居图”获第六届师生陶艺大赛教师组一等奖,“清音”获2012迎春美感术作品展金奖,“藏地圣峰”获2013杭州西博会金奖,“朔野长风”获2015江西省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并被美术馆收藏。


汪凯

艺术是种表达的欲望

撰文/叶加贝



汪凯作品:冰川秋色 ( 83X83CM)


汪凯相识有些年头了,是我的小兄弟,因家父为《中华和谐盛世图》选拔陶瓷画师时认识。在我离开景德镇这两年里也常有来往,无论是过去在三宝煮酒,还是现在长途电话,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陶瓷艺术,我很羡慕他可以作为艺术家从事他痴迷陶瓷艺术



汪凯作品:高原情(80X80CM)



汪凯作品:太行叙 ( 60X85CM)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里,艺品和人品视为评价艺术高低的标准,这二者并不是分离的,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去看待艺术家和作品。欣赏汪凯的艺术,最初是因为他的人品汪凯虽然出身并不显赫,但有着高尚的内心,谦逊和善,温文尔雅,尊长携幼,颇有当代文人的气质;后又因他的绘画技法娴熟,从创作态度到作品质量,都值得我们由衷欣赏。



汪凯作品:海拔5700 ( 95X63CM)



汪凯作品:无题(95X63CM)


汪凯从艺经历一部励志的连续剧他的可之处在于对艺术执着追求。在景德镇这座不大的城市里,大街小巷遍布着麻将馆和游戏厅,汪凯从不沾染这些灯红酒绿,最大的乐趣便是独自在画室里潜心习画。在汪凯的艺术中,没有复兴中华陶瓷艺术的口号,也没有纸醉金迷的粉脂气,他的艺术是冷峻的,又是热在冷峻的外表下掩藏强烈的表达欲望。



汪凯作品:季节 (80X80CM)



汪凯作品:绪 (117X70CM)


初次见到汪凯作品时,毫不客气指出画中诟病在于缺少骨法,山无棱水无势,更不谈气韵这也是大多陶瓷画师的通病,由于他们几乎没有在宣纸上习画,却套用中国画的诸多技法导致。他在将《中华和谐盛世图绘制到陶瓷过程中学到了多位当代中国画名家的笔法,图卷内容伴随他的视野到访大江南北,期间又得到家父叶健新的亲自指点,的中国画技法已十分过硬。他的学习领悟能力超凡,多得益于他勤奋刻苦,加之他对釉上彩陶瓷艺术的独到理解创造,和谐尊》完成时,家父曾评价他“六法已具,自成一格”。



汪凯作品:角度 (80X80CM)



汪凯作品:银山胜雪 (140X58CM)


曾经答应为他写一篇文章,这个承诺终能兑现这几日我一直斟酌迟迟不敢动笔,直至看到他一批近作,眼前一亮,他已经江南水乡的小情调里脱出,我看到了塞北的冷山,看到了高原的冰峰,每一幅作品表达着他内心的宁静激情的碰撞,能感受到他创作时笔触的节奏能感受到他交织生命的线条,感受到他平静温婉的内心雄壮气魄的肝胆。有一幅作品借鉴了一些家父国画中的元素,在探索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希望能在瓷板上表达墨韵的效果。汪凯是一位内心不甘平凡的艺术家,是一位在艺术上无比贪婪的艺术家,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无限的艺术空间,这也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他将艺术融入到生命中。目前我们汪凯的艺术,看到的只是崭露头角,他的艺术如天山的雪莲含苞待放。




汪凯作品:泉声 ( 60X82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