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运用脉诊判断病机以及预后?

 为什么73 2016-11-22
      脉诊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它在中医临床的运用远不止“诊”的范围,而是涉及到预测、诊断、遣方用药、疗效判定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人们把脉诊作为别阴阳、分表里、定寒热、辨脏腑、论虚实、断病机、定治则的重要根据之一,它在中医防治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脉诊作用如此之大,皆因人的寸口脉的脉象是人体气血的全息缩影。
 
       两千多年前,仲景师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脉诊娴熟、准确的运用,早已垂范后世。在遇到复杂的病情时,仲景师对脉诊尤其重视,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可惜现代人更多的是解读后面一句“随证治之”,出现了方证对应等学说。殊不知,没有前面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的对病机的判断,何来“随证治之”一说?
 
      《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脉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根据脉象来推断病情的预后:如《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2、 根据脉象来判定病机:如《金匾要略·中风历节脉证并治第五》:“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喝僻不遂。”

        3、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传变:《伤寒论》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 脉证合参以辨明病机、确定治则、选用药方:如咳嗽一证有多种疗法,《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一十二》:“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金匾要略·肺痊肺痈咳嗽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上述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脉象,浮脉本主表,为邪在上,故用厚朴麻黄汤,以麻黄发越水饮;沉脉主里,为有水之证,故用泽漆汤,以泽漆逐水,桂枝通阳;弦脉主饮,故用十枣汤攻水饮。由此可见,凭证难以断病机的时候,审察脉象具有决定的意义。

       5、提醒个别情况下,需要排除脉象的假象:如《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因为患者有汗,故虽脉沉紧,也不可误诊为少阴病。仲景师心思缜密如此,令人佩服。
 
       以上分析说明,绝大多数情况下脉诊可以作为临床诊治的可靠方法。
      临床上,当望、闻、问三诊完毕还没有思路、无从开方时,脉诊就是最后找出病因的手段。下面是笔者的一个医案:
 
       患者陈某,女,82岁,诉失眠伴心慌、胸闷、便秘三月余,于2016年5月2日就诊。患者诉半年前受惊吓以后出现左手抖,近三个多月出现失眠伴心慌胸闷,夜里易醒,睡眠仅1-2小时。大便3日一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服西药效果不明显。血压正常。刻下舌诊:舌暗红、苔少。脉诊:脉弦滑有力、脉数;右寸浮,右关滑。右脉重按弦。

       诊断:收藏之气不及。人体圆运动气机升降中,下降不够,即收藏之气不及。

      处方:观复汤加减
      炙甘草15g  红参10g  干姜10g  白术10g  合欢花6g (7剂)

       一周后患者主动电话告知:服第二剂后失眠明显改善,每晚可睡眠5小时以上;第四剂开始每日一次大便,目前心慌胸闷明显好转。
 
      此医案的病机主要靠脉诊完成。当时就诊时,望、闻、问三诊完毕,笔者从患者的失眠、心慌胸闷、左手抖、便秘这四组症状中并没有找到清晰的诊断。而脉诊,即可跳出患者繁杂的主诉,直接找出病机。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脉诊可以别阴阳、分表里、辨脏腑、知逆从;遇到合适的那个人(德才兼备)才能教授脉诊,(而且)不是真正的脉诊技术不教,这样做才能合道、得道。
 
       故,做一个“善为脉者”的好中医,才能更准确地识别病机,起沉疴、救苍生。

参考文献:
①    古今独步,为何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良医之路”公众号文章2016年10曰9日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如引用请标明来源于良医之路以及作者名。如擅自盗用将承担法律后果。
原创是一种态度,原创更是实力的展现!
良医学院公众号:
 
公众号:良医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