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 | 分析二胡教学演奏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松影融雪 2016-11-22

一、上身紧张。


由于气力传送不正确,导致上身紧张。在演奏中,腰、肩、背参与控制琴和声音,是造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演奏是一种控制过程,是一种力量的转换过程。包含对琴和音乐中的声音控制。演奏中,节奏好比师令员,气则是统帅,气把意识,力量,节奏,声音等所有的东西都凝聚在一起。当吸气后,身体的每个位置和气一起向下沉,就像扎在地里的桩一样,以方便气和力传到手上去。气沉不下来,发音就飘,不结实,声音就会摇摆,控制不好。另一个原因,用力后没有放松发力点,力返弹回去了,并没有经过支撑点(腰和肩背)传到手上去。即便是发出了力,如果背、肩、臂消耗太多,传到手上的力自然就少了。所以对发力点,受力点,经过的位置,到达什么地方要仔细研究,要非常清楚,就像中药的药理药性,能到达身体的哪个位置,起什么作用都了如指掌,才好处方治病。如果形成一个正确的力量传送方式,上身就不会紧张了。


二、左右手的用力没有分开。


在自然状态下,左右手既可以同时用力也能够多少各异。在开始学习二胡时,对右手运弓建立一个基本用力的方法和概念,再学习左手运指的方法。在学习左手运指的时候,首先需要清楚左手的用力与右手的区别,使左右手一进入就处于一个基本运弓和基本运指的正确状态,如果开始错了,以后改起来就麻烦了。在操作过程中,一般情况右手管轻重(色彩),左手管音位,是音位的保姆。右手需要实时贴靠琴弦发音和做力量的多少变化,左手只需要对音位负责和做保持手形等工作,相比来说,左手用力小,右手用力大。右手运弓就像磁铁吸附东西一样,吸着走,声音好似纺出的线,均匀不断。左手运指似盲人摸物,轻抚琴弦,学会运指以后则是轻如水上漂,动似风吹旗。如何做到两手分开用力呢?右手可以单独做强弱变化训练,左手可以单独做指力一致,运动一致,运指独立性的训练,分清楚两手用力的不同和多少。接下来可以用撞击式发力方法,也可以用改变弓速的办法来体会左右手分开的感觉。比如:当右手突然发力运弓,左手不参与用力;当改变弓速时,左手也不加力;当改变音乐的力度或强弱时,左手不跟着右手改变力度等等办法都可以达到两手分开用力的目的。



三、左右手用力不集中。


我们追求发力集中,是因为这样最快,最省力,最直接、简单。不论快弓还是慢速音乐,右手都要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发力和运动转换,常出现上下摆动和左右摇晃的运弓方法。究其原因,普遍都有不在一个平面上用力转换的习惯,另外就是快速运动时的运弓方法有问题,比如力收不拢来,用弓太长,导致无法达到集中的原则。左手的力量集中是指力量集中到触弦点上。当左手在弦上运动时,必须保持肩臂不用力,力量通过肩臂肘腕的支撑到达手上去,也就是说,力在运动的手上,不在肩臂上,更不能有用肩臂来协调控制音乐的想法,只有手指才能代表心,做需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把想法和力量集中在手上,否则力量就涣散了。运指时,手指应该保持起落不变形,手指在固定的路线上下运动,手指内部关节,肌肉,筋腱处于松弛的半握拳状态,力才能传到触弦点上,指力才能集中起来。换把时,需要垂直上下用力,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以达到集中的原则。揉弦时,手掌和手指一样是垂直上下运动关系。做到这些,左右手的力量就集中了。


四、左手运指方法不正确。


第一是没有保持半握拳,斜触弦手形起落,触弦点与手指形成的夹角太大,甚至大到直触弦的程度,手指弯曲度太大,一用力就紧张,造成扣弦发音的严重错误,这是最被动的触弦方法。第二是触弦与离弦是用力与不用力的交换,好多学习者起落都处在用力的状态中,没有松紧交替的转换意识。第三是不习惯保留指,除空弦后面的音可以单独按音外,演奏过程中其它上下连接的音一般需要用保留指演奏。第四是伸展手形打不开,可以做手掌和小指(四指)伸开贴着弦,还可以做一四指,二四指,三四指伸开贴着弦的练习。第五是指力不均,速度不一致,导致音符时值不准确,运指笨拙,演奏困难。第六是运指独立性差,四个手指中三四指共用一根筋腱,三指力度最差,运动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不如一二指,最好是依三指力度为准,一二指减少力量,使四个手指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力度关系。运指不独立还表现在四指起落依靠手掌来带动,习惯动掌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运指习惯,如果四指能够自然按音,坚决不用手掌,切忌!当基本手形和基本用力建立起来后,运指就轻松了,运指方法也会因这些诸多因素而得到改变。


五、没有掌握和利用呼吸方法。


音乐表达过程中,不仅演奏者需要自然呼吸,音乐也需要呼吸。自然呼吸和音乐的呼吸有时是同步进行,有时不同步,比如一句的起音和一句的收音是同步进行,而中间则是自然呼吸状态。在音乐表达过程中,有时也需要抢气或憋气。音乐表达与语言表达或文字表述都有很多共同点,都是传达信息的不同方式。说话要用呼吸换气来衔接下一句,写文章要用标点符号来断句,没有人做到讲话不换气,写文章不断句。奇怪的是,二胡可以不用换气地接着拉,这是错误的,因为演奏者会感到很累,听众会感到出气困难。常听老师们说:“请把音乐奏得像说话一样”,其实说的就是用呼吸来断句。呼吸不光起到了断句的作用,我们常常利用音乐的呼吸来放松身心,使力量有归零的感觉,使身心回归到一个基本状态或始终保持在一个基本状态下进行工作。形成用力与不用力,用多与用少的对比,把思想这根“弦”和旋律这根线一起张弛,音乐就说话了。


六、快弓的演奏方法不正确。


快弓实际叫短分弓,因为快而得名。首先,初学快弓要放慢速度,把四音一拍当成两个音一拍的八分音符来演奏,也就是速度放慢的意思。第二快弓必须做到弓短,力轻,聚在一个小范围运动,叫集中在一个范围操作。第三要求摆动稳定,一个动机上持续摆动一分钟不乱,运弓的点和按音点对好,两手密切配合(点对点),追求三一致即用力一致,用弓长短一致,用弓快慢一致。第四对快弓过不去的地方要放慢对点,顺弓法,顺指法,积累左手肌肉的运动信息。第五分别做内外弦配合,与空弦配合,与四指配合,快速换把的配合的练习。另外,快弓必须有一些配套技术的支撑,比如保持半握拳手形,运指独立,指力一致,换把方法正确等等。



七、对换把的认识和操作有偏差。


因为换把需要从一个固定的位置,改变到另一个位置,不确定因素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控制,这是正常思维的反应。而音乐流动过程中,如果左手因为换把过程需要加力控制才能操作的话,可能音乐的流动就会受阻,表达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主张用逆向思维方式来解决一类问题。即主张换把时不增加力,手不变紧,手不变形的换把方法。也就是保持手在弦上的一个基本状态运动,至少在基本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这个习惯。这就是换把的窍门。
八、揉弦问题。我们在换把中强调用逆向思维方式来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揉弦也不例外。而学习者把揉这个字的字面信息没有形象化,往往从技术层面上下功夫,导致行为动作呆板,声音扭曲没有乐感。揉弦必须把技术和心理需求结合在一起学习,才有可能找到感觉。揉弦本质上是声音在空气中的震动。所以揉弦就是震动弦。如何震动呢?有改变弦的长短和改变弦的张力两种,这个大家都熟知。而在改变弦的长短时,出现垂直向下的力大于向上的力,导致动作不对称。比如以手自然斜放在琴弦上为中轴线,向上向下的动作应该对称才好,如果向上的动作明显比向下的动作小,手的下坠感就强,声音就没有飘逸感,手和声音都活不起来。由于手的自然重量是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我们强调手指向上提用力,向下不用力或少用力的感觉,这样一来上下就对称了。请反复试一试,寻找到这种运动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揉弦音波的疏密问题。初学一定要缓慢,手掌动作拉开,一拍揉两次再揉四次到八次。忌讳老出现发抖(上下拉不开)的揉弦和与音乐内容不相符合的揉弦效果。



九、两种用力方式分不清楚。


两种用力是指持续力发音与撞击力发音。有部分学习者不在意用什么力去演奏音乐,常听到欢快的音乐声音笨重;沧桑、深沉的音乐发力太软;舒缓的音乐又太硬;连贯饱满的声音又挂不住弦等各种不良效果。为什么呢?在自然界中,进入耳朵的声音有长短,强弱,快慢,远近等等相对立的形式。在生活中我们听到汽笛,喇叭声持续很长,敲击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很短。在二胡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模仿自然界声音和生产劳动中发出各种声音的方法来发音。为此,我们总结出用持续力和撞击力来发音和塑造音乐形象。这就是持续力和撞击力发音的原始依据。持续力发音声音连续不断,弱起弱收,适用于缓慢抒情的音乐。撞击力发音有撞击感,发音有头,适合表现轻快跳跃,铿锵有力的音乐和悲伤,雄壮的音乐。这两种用力方式一定要弄清楚,音乐表现力自然就提升起来了。


十、在演奏过程中,旋律流动与强弱关系不正常。


常听到无情绪变化和无强弱变化的旋律流动。更难入耳的是随意改变旋律的强弱,听起来给人故弄玄虚的抽动感觉。音乐的强弱变化需要根据速度快慢,节拍规律以及旋律流动的起伏来变化。一般情况是呈块状的强弱,比如一句强一句弱,也可能出现一小节强一小节弱或弱拍强奏等处理。旋律流动过程中,音向高处走自然用力支撑,音向低处走自然减少力量。而情绪变化产生的强弱必须符合音乐内容的需要,否则听众就不知道你所要表达的效果和目的。所以,旋律的流动必须符合作品内容的要求和音乐的情绪变化,使之既有规律性,又有可变性,并且设计好整体和细节,高潮与平缓的用力关系,切不可随意破坏律动和旋律的流动规律。


十一、二胡演奏中如何满足听觉与视觉的问题。


因为是表演艺术,独立性强,既要满足观众的听觉又要满足视觉。需要根据舞台表演的效果和实际需要来练琴并养成好习惯,一是要注意把声音发出来,拉结实,千万不要养成轻声拉琴的习惯。二是要拉准,拉稳,时值准确。三是要注意姿势和形象,不要弓腰驼背,用弓和脚打拍。四是要用肢体语言来解释演绎作品,不要太死板,人、琴、声音融合在一起。五是要专心致志,追求连贯完整的舞台效果。



十二、处理音乐的随意性。


演奏者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处理,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在一个求同存异的大同世界里面,不好多说什么,一不留神就能看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育和艺术形式。每个人的性格,风格都受制于人和大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为之,艺术总是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说别的,就说处理音乐的过程中随意添加东西的问题。谱面上能动的只有强弱符号,其它都应该尊重作者创作意图,不可随意更改,加减音符,添加滑音,装饰音等不符合内容的东西。我们常常听到没有说服力的处理和效果。好像不加点东西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一样,其实是画蛇添足,犯习惯性错误。演奏者从技术到处理的随意性多,反应了我们对待艺术的严谨性差。将就意识,江湖意识对初学者非常不利,而我们总是陷在其中……


附:茶余笑谈,不同类型的学习人群:
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型。叶公好龙,又爱又怕型。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型。吹毛求疵,一叶障目型。闭门造车,闭门塞听型。掩耳盗铃,讳疾忌医型。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型。博学多才,博而不精型。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型。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型。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型。狂妄自大,争强好胜型。自由自在,自我陶醉型。尊师重道,克己复礼型。虚怀若谷,谦谦君子型。藏而不露,厚积薄发型。一知半解,好为人师型。

关于“中国二胡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