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孟秋:全人类进入虚拟世界是不可逆的未来 | 造就

 戴眼镜jason 2016-11-2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0:42 全人类进入虚拟世界是不可逆的 来自造就


王孟秋

北京零零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作为热门无人机产品的创始人,王孟秋这次带我们畅想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未来。在他看来,虚拟世界具备更高的能量效率,可以复刻现实中的一切物体。世界的虚拟化是个无法逆转的趋势。随着前沿科技的进步,人的大脑终将能够接入计算机,从而真正进入“虚拟世界”,迎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释放。到那时,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类将不再感到孤独。


当人类的视觉被机器延伸……


像Hover Camera这样的设备一定意义上是在延伸我们的视觉。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些重要的时刻,比如庆典、婚礼,它就是另一双眼睛,一个上帝视角,帮我们去捕捉那些瞬间。


大家回想一下,汽车曾经是属于少数人的,但今天众多城市居民都拥有了自己的汽车。


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从你要去“拥有”某个物件,变成了需要一种服务,像Uber这样的打车软件能够帮我们完成从地点A到B的任务。


我们想要的可能真的不是一辆车,而只是完成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移。


即使是无人机或是其他设备,也会慢慢变成一种服务。想象一下,当你回家打开电视,你看到的是美国大峡谷的风景。



但跟你传统体验不一样的是,这不是一段事先录好的电视节目,你看到的就是此时此刻大峡谷的风景;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你可以向前后左右看。


更神奇的是,这一刻你在大峡谷,下一刻就到了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再下一刻就在非洲大草原上漫步。


等到这些都被实现的时候,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就不再神秘了。我们和这个物理世界的距离真正会被拉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特别让我激动的是,这个现实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得多。


可能在未来半年到一年里面,这样的服务就会进入每个人的生活里。


当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消失……


刚才我描述的那个场景是视觉的延伸,可如果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距离彻底变成零,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其实这个命题也离我们很近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估计可能10%醒着的人有10%的时间都在打游戏。


其实游戏就是一个虚拟世界,包括你在网上看到的视频,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是一些真实世界的瞬间被电子化和虚拟化以后,重新呈现在你眼前。

 

电影其实也一样。如今制作一个虚拟世界是非常昂贵的,一部好莱坞大片可能要花费几亿美金,几百人的团队要用几年的时间去给你呈现两小时的虚拟世界。

 


游戏的制作成本也很昂贵,但是我们见证了从二三十年前的红白机像素游戏,到如今已经跟真实世界很接近的游戏体验。


我们人类有五官,每天接收很多信息,其中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传感器,它收到的信息量是最大的,我们常说“一图抵千言”。那么当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变成一样的时候,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去思考。

 

在虚拟世界里真的只有一个世界吗?


从唯物论来看,现实或者物理存在是唯一的,但如果有一个跟现实一模一样的拷贝,那你我其实不用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里有一棵虚拟的树,我的世界里有一栋虚拟的楼,而且它们在时间纵轴上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我们真的能够创造出很多平行的世界。

 

另一点让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时间的概念和定义会完全被改变。



因为在现实场景中,我只能体验一次,我没有办法回到一分钟前重新来过。


但在虚拟世界里不是,我可以反反复复在同一个世界体验无数遍。

 

今天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方式去创造虚拟世界,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像无人机这样的设备。当它被赋予新的感知世界的能力,它可以帮我们把真实世界虚拟化和电子化。


我所看到的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经过了复杂的设计、加工和制作。

 

那么通过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技术,重新去构建这些在物理世界中已经真实存在的物体,更便捷更简单的方式就是对它进行扫描。



这个技术已经离我们非常近,未来可以进行精确到毫米级别的扫描,复制出真实的色彩和纹理。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你可以想象,未来会有很多小的无人机,它们可以被任意摆放,在一个闭环的空间里去扫描这些物体,从而帮助我们构建另一个虚拟的世界。


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我自己是个很传统、很怀旧的人,周末时我更愿意去翻实体书,不太愿意看电子书,我很喜欢和物体接触的感觉。

 

但不管像我这样怀旧的人有多少,我觉得都无法去逆转这样一个进程。事实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把信息虚拟化这件事。


回想一下,互联网做了什么事?它把世界上很多知识和信息虚拟化,通过网络分享给更多的人;社交网络做了什么事?它把真实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虚拟化放到电子世界里。

 


我们现在常说“数据大爆炸”,这里面充满大量图片和视频。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数据?你手机用的最多的功能之一,就是拍摄。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设备在帮你完成一个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记忆的延伸。


但是人的大脑无法储存这些数据,我的记忆永远都是模糊的。但如果现在举起相机,拍张照片,这个瞬间就被电子化并且永远储存下来。

 

所以为什么我说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从相机被发明到现在,每张照片其实都在捕捉一个二维的世界。


为什么视频不管是在使用频次上,还是在受欢迎程度上,都慢慢赶超了照片?因为它储存的信息量要比照片多很多,它多出了一个维度——时间。



当我们通过无人机这样的设备来拍摄时,其实是在三维环境里记录这个世界,而且是可以重新融入现实生活的。

 

说实话,比较不幸的一点是,大家其实没有那么多时间跟你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你们上一次跟同学聚在一起,或者跟家人一起去参加活动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生活的很多部分已经被完全虚拟化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家无法逃避的现实,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当人类的意识能够自由沟通……


如果再把它上升到哲学一点的高度,因为从能量的角度来说,虚拟世界的运作更高效。这个宇宙有一样东西是守恒的,就是能量。


各行各业都在号召提高效率,其实都是为了让能量更高效地利用。在虚拟世界里去复制和创造,是一个非常高效、耗能极少的过程。


比如我要复制舞台上的摆设,在虚拟世界里可能只是一毫秒的工夫;但是在真实世界里,即使今天我们的工艺如此发达,流水线如此成熟,它还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在虚拟世界里,各种资源会变得无限地高效或便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整个社会关系可能会被重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不管是政治体系还是经济体系——为什么它会被构建成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源有限,而很多时候权力等同于对资源的控制力。


因为每个人拥有的资源没办法做到彻底的平等,所以很多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被束缚的。

 

如果我们真的进化到虚拟世界里,这些资源不再受限,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去创造、去发挥,人类的精髓才能够真正得到释放。



人类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处理器,就是我们的大脑。


另外一部分,我们称为应力器,就是四肢和躯干。在这个时代,应力器已经变得非常不重要了。现在大多数时间除了拿起筷子吃饭,手的唯一作用可能就是按手机和电脑的键盘。这已经就是我们跟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了。

 

当身体机能的作用被弱化以后,最后剩下的其实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我们的意识,这是人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属性;第二就是我们的感官,但是感官很容易被替代。


现在已经有很多走在最前沿的脑机研究成果,很可能在未来这些神经网络能够直接连到我们的大脑,跳过我们的所有其他感官。

 

所以当我们的感官都被替代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意识。但直到那个时刻,我才觉得人真正变成可以主宰世界的主人。



大家现在经常会聊到一个话题,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意识的崛起会不会替代人类。其实我自己还蛮悲观的,我觉得如果按照今天这种发展速度的话,真的有可能会替代我们。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地球上每多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一个个体,他和地球上其他每一个人的连接都是非常弱的,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低效的。


如果我要把我头脑里想的东西传达给大家,我必须找这样的机会站在台上,先把我的思想编码成语言,然后通过声音传播给大家,然后你们再去解码我的语言,重构我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每当这个世界新增一台电脑或者一个计算单元的时候,它瞬间就和世界上所有的电脑连成一体,它可以任意分享内容。比如我现在想象出一幅画面,我要么通过语言跟人沟通,要么把它画出来,这都是非常低效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打破感官的限制,通过意识之间的相连来沟通的时候,任何好的想法和创意,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释放。



其实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在这段旅程中,如果没有我们的家人,没有我们的朋友,有些时刻都变得没有办法忍受。


今天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虚拟世界替代,在这个世界里,其实辩证来说,我们变得不那么孤单了,因为任意时刻,我都可以拿起手机,打开聊天工具,跟我的好友连接上。


但是因为我们沟通能力受限,所以还无法替代和好朋友一起去看美国大峡谷的体验。


但是可能在未来不久的时间,人和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够共享的信息量会有一个飞跃式的突破,我们的世界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本文根据王孟秋在造就·上海11月20日《我的城》上的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张雷 | 7年,从一把油纸伞到一个材料图书馆

沈玥 | 我们正在颠覆进化论,再造伊甸园

罗永伦 | 为何高中生都能操作的基因编辑,会是诺贝尔级的神器?

翁经科 | 西医很好,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中医药?

沈卫东| 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看待中医

张璐 | 为什么科技创新浪潮总是发生在硅谷?

曹晓钢 | 未来的商业世界将被这种技术完全改变

贾樟柯 | 宽恕这个时代的恶,才能为民族带来明天的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