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汤虽好,切忌贪杯!

 今夜无眠了 2016-11-22

鸡汤虽好,切忌贪杯!

今天的主题是讲『鸡汤』,很多人都被冒着热气的各类心灵鸡汤触动过,当然我也是,不仅喝过鸡汤也亲手炖过鸡汤。但随着经验和学识的增加,大家会发现多数鸡汤都是大同小异的论调,甚至有些鸡汤通篇没有任何实际可行的方法论,完全是生拼硬凑说着似是而非的道理。而我今天的文章目的不是来黑鸡汤的(因为大家黑的够多了),只是想说说我对鸡汤的理解,要知道很多时候,即便是真正的好东西,用错了时间和地点,用错了方法,用错了对象也是可以用来害人的!

NO.1知行合一才是真道理

作为成年人,几乎每个人都处于『道理都懂,实践全无』的状况,问题是为什么在理论层面差距不大的个体,落实到实操层面,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天差地别的差距呢?因为无法知行合一!对于鸡汤,很多人的评价是“鸡汤很好喝啊,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勺子啊,我不知道怎么喝啊”,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说:鸡汤只给道理,没有工具跟方法。不擅长给工具,教方法的鸡汤,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表面作用,比如说『自律带来自由』,比如说『要选择和时间做朋友的职业』,道理我懂啊,然后呢?怎么做啊?要知道,知行合一方为真知,说到又能做到的道理才是硬道理,否则知道再多也不过是让你的脑袋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所以,下一次你再判断一篇文章是鸡汤还是干货的时候,就看看道理后面是不是跟着可实操落地性的方法。

NO.2沿着他人成功的旧地图,找不到你的新大陆

以前看到过个段子:

说一个月工资五千元的职场新兵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买了一辆路虎,这样的标题确实挺让人觉得振奋人心的,而前半段确实也是如此的,讲他如何一个人打两份工,如何的省吃俭用,如何的开源节流,而最终的答案却是拿着他一年省下的三万元,然后再加上爸爸给的97万,最终买下了路虎。

虽然这个案例有点极端,但确实大多数鸡汤就像这个段子的前半段,而真相往往隐藏在后半段,过于强调片面,将道理剥离生活的土壤,误导了许多缺乏经验者对事实的判断。成功的结果往往只是整个冰山一的角,你能看见的或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

上张老图来说明这个道理:

鸡汤虽好,切忌贪杯!

很多写鸡汤的人只告诉你了一些普适的价值观和因素,励志传记中只告诉了你他们为了成功曾经有多努力,仿佛那些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仿佛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仿佛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为乔帮主。我们不否认努力、坚持、勤奋这些特质都是成功所需要的,但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包含了许多因素: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禀赋、思维方式、运气等等,我们老祖宗给言简意赅的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顺便推荐电影《赛末点》,论运气对成功的重要性)。

鸡汤类的励志小故事习惯性无视现实的复杂性,笼统的将成功失败归结为单一个人的某一因素,仿佛人只要具备一种好品质,做一件对的事情,引进一个人才,就能走向人生巅峰!

NO.3鸡汤是拿来生活的,并非感悟!

其实我反对的并非是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我反感的是那些把励志、向上、美好都只是发在了网上,朋友圈里,而把负能量、抱怨、垃圾情绪都发泄给了身边人的人。有些人发微信整天说『不争、不抢、岁月静好』,只是在生活中天天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跟身边的人撕逼;有些人的朋友圈里天天都是『努力、向上、做更好的自己』,然后你发现他各种拖拉没效率,总是拖后腿。有些整天在发鸡汤的人,整天表达正能量的人,往往是在这方面有所匮乏的人。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有些人说出来叫励志名言,千百年后这话被镌刻在了历史的铭牌上任人瞻仰,而有些人说出来就是鸡汤,遭人厌恶?因为说话者的经历、行为,在为他的语言背书,说话者的知行合一在感染着其身边的人!

国外有句谚语叫『相信上帝,锁好门窗』,这也是我对鸡汤、励志、正能量类内容的一贯看法:心怀美好,直面现实,活在当下,悟道实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