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藏着一位处女座的解剖狂,强迫症的设计师?!

 汉青的马甲 2016-11-23

后台回复「设计说

日站君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

365天,365句经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PART A

看吧,我们天生就是“拆迁办



70,80,90后有着许多的美好童年回忆,其中日站君印象最深的,便是把玩具、小家电都拆解开来....当然想再装回去那就...呵~~呵~~了


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了“拆解这项本领了。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是“拆迁办


对任何东西、玩具都有着想要拆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这个时候耳畔听到最多的话,便是那句:“你拆了,你有本事还原回去么?”




小时候觉得“拆拆拆”是多么的有趣和奇妙,可以拆的“畅快淋漓”,人就有这种拆东西的天性,就可随着我们长大了以后,看过太多复杂的事物,有了太多的烦恼缠身,就不想拆了...




PART B

他带我们找回“拆解生活”的感觉



在日本,有一位脑洞超大的设计师,——他叫佐藤卓(Taku Satoh),(貌似名字里带佐藤的,都很厉害啊),在日本包装设计界拥有一席之地,从事过我们熟知的“大正制药、乐天口香糖、明治牛奶等商品设计”,他貌似就很喜欢拆解东西。





近日,他在东京21_21美术馆内,策划了一个“食品设计解剖展”。这是佐藤卓从2011年开始的一个项目,从设计的角度来解剖人们的生活日常。

把“设计”解剖是一个怎样的初衷和概念呢?


佐藤卓表示,这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设计”和“生产背后的故事,如果不知道这些“设计”和“生产”的过程和故事,就不会产生珍惜的情感,会更容易地丢弃和浪费。他也邀请了不同的年轻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视点所进行创作的作品展示。




PART C

「设计」被“拆解后是什么样子?



什么是「设计的解剖」呢?

翻译:1. 从身边事物着手;2. 以设计的视点; 3. 由外到内;4. 进行细致的分析; 5. 从而观察世界; 6. 这样的一个项目。




为了能仔细观察,佐藤卓将产品扩大了数倍进行展示,解剖的对象是从300多款产品中挑选而出的,5款明治公司具有代表性的商品。(而且今年正好是明治100周年)





我们吃了那么多年的明治产品,从明治的牛奶,到明治的巧克力、饼干、冰激凌。但是你知道这些产品他们的内部实际上是什么好玩的样子吗?


佐藤卓对这五件代表产品的起源,市场背景、品质管理呈现、外观方面,以及产品本身的口味,原材料等内在的解剖。





明治蘑菇山巧克力


蘑菇山是从1975年开始贩售的一款巧克力小饼干零食,这个巧克力是日本人最热爱的日常零食之一,几乎大人小孩都对“蘑菇山”有着回忆。4年之后又推出了一款名为'竹笋村'的巧克力曲奇零食,就是将蘑菇形状改成了小竹子,以及将食材中的饼干换成了曲奇。



“蘑菇山”与“竹笋村”都是明治食品旗下的零食,前者于1975年推出,后者则是1979年诞生。二者也都是日本经典零食的代表,关于“蘑菇山”与“竹笋村”哪个更好吃在日本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甚至被称为“日本国内得最大内战”。



吃货们形成了“蘑菇派”和“竹笋派”,在这两款零食谁更好吃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甚至他们还会给出科学数据来进行辩论,比如蘑菇和竹笋的巧克力含量,咸甜比例等等。




蘑菇山和竹笋村全国范围数据统计支持率

蘑菇山 33%:竹笋村 67%


貌似很明显我们的蘑菇山大军处于了劣势啊!不管,日站君就是喜欢蘑菇山大军!!!多可爱多萌啊!!!哼哼~




佐藤卓将这两款零食从包装、造型设计、成份、色泽以及口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析。


商品先按大方向进行分类,巧克力、外盒、内袋、零食本体、图像;图像的部分再细分为商标演进、品牌史、图像、用色、装饰元素、插画等,以及各个微小细节的目的、意义、制作方法等;不只包装的设计,食品的成份也做了极细微的分析,成份、糖分比例的组合、香味的构成…


蘑菇山的制作过程和18种原料解析图


然而,蘑菇山造型的发想起源并不是蘑菇,而是一种伞型的幼菌。蘑菇山巧克力饼干的糖度口感与水果中的樱桃最为接近,竹笋村的糖度口感则与桃子近似。


蘑菇山的蘑菇造型的起源




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


诞生于1971年的国民酸奶,亲切感爆棚


佐藤卓从产品特性、品牌定位、视觉要素,这些多重复杂的信息,通过垂直标注般,巧妙的分离开来,以清晰易懂的通俗化分解传达给了参观者,而不再是“只有设计师和厂商才看得懂的包装了”。




从最初至今已进化过了24个版本的包装设计,可以看到其包装的变化,又有如此多的关联元素,很是微妙。





包装的构成要素




日站君来科普一下:大杯的酸奶容量约为37份勺子的量,每一勺约15g,差不多7勺就达到了1天的酸奶摄取标准量100g。你用量用对了吗?


勺子和酸奶的关系(作者:细金卓矢)



明治牛奶巧克力


日站君现在正啃着明治牛奶的巧克力呢!!!历史好悠久的一款产品,从自1926年起生产售卖,至今已经90年了。




看他们从最初到现在的包装变化




1971年~2009年间

相隔了38年明治公司才更新了一次logo



明治Essel超级杯超香草冰淇淋


1994年开发生产的明治冰淇淋,奶香味十足,当时在日本以其“味美价廉”打入每个人的心中。



这逼真的剖面我似乎已经

闻到了诱人的冰激凌奶香味


从勺子开始认识明治超级杯冰淇淋(作者:铃木启太)



明治Essel超级杯冰淇淋各版本的勺子



好喝哒明治牛奶


15岁的明治牛奶起步虽没有前几位来的那么早,但是依然凭借自身魅力霸占着市场和群众的心。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牛奶纸盒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

其实这是为了盲人设计的,能够让盲人一下子就区分开牛奶和其他商品。



外包装上的标志字体

经过了多次细致的设计调整


现场展示了首字母“お”的调整解析,起初以圆角表现为主,后为了体现“余味也顺滑流畅的感觉“,将圆角改为了给人更敏锐的印象。



可不要以为就这那么一丁点的改动“微乎其微不足挂齿在人的视觉上,哪怕是一丁点的变化都会显得十分的重要,当然这也是凸显了日本人细节控的特性了。



现场作品《冲突》

模拟盒子里的生存状态及变化间的冲突感

(作者:奥田透也


把设计作为观察事物的方法,总的来说,为了理解事物和环境,就可以给设计动手术,如果所有事物中都存在着设计元素,那么也就一定能够对设计进行解剖。


现代社会,经济成为了富裕的指标,所以很多人会把设计理解为是经济的道具,但实际上设计中有着紧密连接经济和文化的力量。


外包装点阵字符打印过程重现(作者:原田和明)



PART D

或许我们已回不到“拆迁办”的童年,但是...





在这个展览中,以“设计的视点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解剖并展示说明如果对培养以解剖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有些许帮助的话,将是万分的荣幸。


或许我们已经回不到那些“拆迁办”的童年,毕竟生活很现实,学习很紧张,工作很忙碌。


但是,当我们时而对已经厌倦和繁琐的事物,稍稍用“分解”的眼光和手法来对待的时候,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呢?


这又何尝不会让我们突然觉得又有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去“探索”呢?


致我们已经逝去的“拆迁办”童年。




-END-


日本设计小站/japandesign |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