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武士》接棒《神奇动物》 大银幕袭来英伦风

 诸葛长生 2016-11-23

点击加载图片

在好莱坞大片“横行”多年之后,大银幕很可能将迎来清新的英伦风。由J.K.罗琳亲自操刀编剧、英国金牌电影制作人大卫·海曼担任制片、奥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以下用他的中文昵称“小雀斑”简称)领衔主演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将于本月25日登陆内陆大银幕,大卫·海曼与“小雀斑”也亲自来华宣传。而大卫·海曼的此次中国之行并不止于此,20日下午他在英国大使馆官邸宣布与阿里巴巴影业合作,将英国畅销小说《猫武士》搬上大银幕。在谈及有不少海外影片强行加入中国角色、中国元素以讨好中国市场的行为,大卫·海曼认为这并不明智:“会显得不够真实,而且观众也看得出来。我觉得应该用故事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现象中国市场问英国要IP

在当下正火爆的中国影视市场里,稍有名气的网络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能获得观众认可的却越来越少。中国的影视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向世界IP生产大国——英国要故事。10月20日,阿里影业在第6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买下了英国畅销小说《猫武士》的电影版权,计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奇幻电影巨制。目前《猫武士》系列小说在全球售出已超过3000万册,在全球拥有众多的书迷和粉丝。阿里影业找来把《哈利·波特》搬上大银幕、也出品过《地心引力》、《帕丁顿熊》的英国金牌制片人大卫·海曼负责《猫武士》项目,并于20日在北京英国大使馆官邸和大卫·海曼一道正式公布这一消息。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总裁张蔚表示,大卫·海曼是《猫武士》电影最完美的制作人人选,他的才华和经验将使《猫武士》拥有全球最顶级的制片水准,“阿里巴巴影业很高兴能够携手大卫·海曼来制作《猫武士》,我们会把《猫武士》打造成经典的奇幻电影,呈献给全球电影观众和《猫武士》粉丝们。”

为何中国资本最雄厚的电影公司不在国内“掘金”,却要去英国挖IP,挖电影制作人?毕竟好莱坞才是全球电影行业的中心。其实,英国出品的电影或许不如好莱坞那么有名,但英国的IP输出能力、作家和编剧们的创作能力绝对首屈一指。在过去的12年,全球票房的前20名的电影之中,几乎有一半都是改编自英国的小说;英国电影人也同样叱咤好莱坞,大卫·海曼之外,因饰演史蒂芬·霍金《万物理论》而获得奥斯卡影帝“小雀斑”就是一名英国演员,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男主角乔·阿尔文也来自英伦。此外,英国的特效技术也相当优秀,《007》、《幽灵》、《哈利·波特》系列,以及《地心引力》都离不开英国特效团队的支持。英国公使国际贸易部中国区的大司长乔安娜女士表示,中英合拍电影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双方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期,《猫武士》只是一个开始。

强加中国元素并不明智

和《神奇动物在哪里》不同,《猫武士》不是一部进口片,而是一部合拍片。一说到中外合拍片,中国观众就会想到某些合拍片为了讨好中国市场而强加中国元素、中国角色弄出“特供版”的往事。在大卫·海曼看来,这种做法不是明智之举。“那些强求把各国元素加进去的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真实也不够自然,而且观众一眼都能看得出来。比如说《猫武士》这部电影,如果把一只中国猫强加进去,或者是强加一个中国元素进去,我觉得这会让人认为这是一种想要中国投资方的钱的行为。”大卫·海曼说,他希望通过故事本身来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而且他认为一个好的作品本身就拥有能引发不同族群共鸣的魅力。“我本人很相信游学的重要性。在接触到的非常不一样的文化中,我依然会发现大家有共鸣点。每一次我遇到这样的体验的时候觉得很感动,感觉这是很具有力量的一种体验。”大卫·海曼接受一个电影项目的原则是这个故事首先是他自己喜欢的。不管是《神奇动物在哪里》、《猫武士》还是《哈利·波特》,都是大卫·海曼个人很钟爱的作品,他觉得这些作品里都体现了一种“局外人”或者说“边缘人”的概念。“我觉得我们大家可能有的时候总有一种‘局外人’的孤独,罗琳的小说体现这种价值观,其实也是要接受并包容不同的人,做一个好人,要忠诚。《猫武士》里的Rusty是一只家猫,它离开熟悉的地方加入到一个陌生的部落,在这个部落里它是局外人。这跟我自己年轻时候从英国到美国(哈佛)读书的感觉是一样的。Rusty刚进入新的部落时,受到很大的排斥,因为它不是野猫,是家猫。后来它又交到新朋友,这些新朋友是因为它而喜欢它,而不是因为它的背景,不会因为它是家猫而排斥它。这虽然是一个猫的世界,但我认为说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真实地对待自己,对自己要很坦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