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采用层次化系统架构,官方公布的标准架构如下图所示。Android由底层往上分为4个主要功能层,分别是linux内核层(Linux Kernel),系统运行时库层(Libraries和Android Runtime),应用程序架构层(Application Framework)和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s)。 Linux内核层 Android以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为基础,借助Linux内核服务实现硬件设备驱动,进程和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电源管理,无线通信等核心功能。Android4.0版本之前基于Linux2.6系列内核,4.0及之后的版本使用更新的Linux3.X内核,并且两个开源项目开始有了互通。Linux3.3内核中正式包括一些Android代码,可以直接引导进入Android。Linux3.4将会增添电源管理等更多功能,以增加与Android的硬件兼容性,使Android在更多设备上得到支持。 Android内核 对Linux内核进行了增强,增加了一些面向移动计算的特有功能。例如,低内存管理器LMK(Low Memory Keller),匿名共享内存(Ashmem),以及轻量级的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等。这些内核的增强使Android在继承Linux内核安全机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内存管理,进程间通信等方面的安全性。下表列举了Android内核的主要驱动模块:
硬件抽象层 内核驱动和用户软件之间还存在所谓的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它是对硬件设备的具体实现加以抽象。HAL没有在Android官方系统架构图中标明,下图标出了硬件抽象层在android系统中的位置: 鉴于许多硬件设备厂商不希望公开其设备驱动的源代码,如果能将android的应用框架层与linux系统内核的设备驱动隔离,使应用程序框架的开发尽量独立于具体的驱动程序,则android将减少对Linux内核的依赖。HAL由此而生,它是对Linux内核驱动程序进行的封装,将硬件抽象化,屏蔽掉了底层的实现细节。HAL规定了一套应用层对硬件层读写和配置的统一接口,本质上就是将硬件的驱动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两个层面;Linux内核驱动程序运行于内核空间,硬件抽象层运行于用户空间。 系统运行库层 官方的系统架构图中,位于Linux内核层之上的系统运行库层是应用程序框架的支撑,为Android系统中的各个组件提供服务。系统运行库层由系统类库和Android运行时构成。 1. 系统类库 系统类库大部分由C/C++编写,所提供的功能通过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所使用。主要的系统类库及说明如下表:
除上表列举的主要系统类库之外,Android 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即Android原生库,也十分重要。NDK为开发者提供了直接使用Android系统资源,并采用C或C++语言编写程序的接口。因此,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不依赖于Dalvik虚拟机进行开发。实际上,NDK提供了一系列从C或C++生成原生代码所需要的工具,为开发者快速开发C或C++的动态库提供方便,并能自动将生成的动态库和java应用程序一起打包成应用程序包文件,即.apk文件。 注意,使用原生库无法访问应用框架层API,兼容性可能无法保障。而且从安全性角度考虑,Android原生库用非类型安全的程序语言C,C++编写,更容易产生安全漏洞,原生库的缺陷(bug)也可能更容易直接影响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2. 运行时 Android运行时包含核心库和Dalvik虚拟机两部分。 核心库:核心库提供了Java5 se API的多数功能,并提供Android的核心API,如android.os,android.net,android.media等。 Dalvik虚拟机:Dalvik虚拟机是基于apache的java虚拟机,并被改进以适应低内存,低处理器速度的移动设备环境。Dalvik虚拟机依赖于Linux内核,实现进程隔离与线程调试管理,安全和异常管理,垃圾回收等重要功能。 本质而言,Dalvik虚拟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java虚拟机(JVM)。Dalvik虚拟机不仅不按照Java虚拟机的规范来实现,而且两者不兼容。 Dalvik和标准Java虚拟机有以下主要区别:
应用程序框架层 应用程序框架层提供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所需的一系列类库,使开发人员可以进行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方便重用组件,也可以通过继承实现个性化的扩展。具体包括的模块如表:
应用层 Android平台的应用层上包括各类与用户直接交互的应用程序,或由java语言编写的运行于后台的服务程序。例如,智能手机上实现的常见基本功能 程序,诸如SMS短信,电话拨号,图片浏览器,日历,游戏,地图,web浏览器等程序,以及开发人员开发的其他应用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