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金刚玉龙 2016-11-23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首都博物馆,这是博物馆的大堂,那个仿青铜器造型的展厅设计的较有新意.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六方瓶,技术不太好拍的不是很清晰,想看的直接到首都博物馆吧.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故事瓷枕,也叫醒枕。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瓷枕的局部。瓷枕大都是实用器,因为瓷枕又凉又硬,躺着可不舒服,睡觉也不会好,所以也叫醒枕。适用于忧患意识较强,珍惜光阴的健康人士。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金三彩诗词枕,枕上刻有【庆宣和】,【落梅风】等四首金代诗词。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金代的胡人训狮瓷枕,金控制着中国北方,这件瓷枕就体现东西方的交流在金国的汇聚。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具有辽但特色的白釉鸡冠壶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种鸡冠壶是仿照皮壶制作的,也是契丹人定居后器具发生的改变。当时契丹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大国,它对世界的影响力恐怕要超过弱小的宋,拉丁语系的中国china发音是契那,我看过一本历史书叫【草原帝国】,作者就说当时外国对中国的叫法就是契丹的音译,我的英语很差不知china在英语中的原意就是指瓷器吗?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鸡冠壶的局部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件是北宋定窑的白瓷刻莲瓣纹官字款盖罐,出土于北京顺义的辽代的净光舍利塔塔基。定窑是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以白瓷闻名天下。定窑有十五种刻款,以官字款数量最多,但盖罐较少。曾有统计全世界带官字款的定瓷大概有近八十多件(这是八十年代的数据,不知现在增加没有)。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是宋代耀州窑的青釉刻花八边形盘。耀州窑创烧于唐代,宋代中期发展到顶峰,是北方青釉瓷器的代表。主要的窑址位于陕西铜川。耀州窑的釉色不如越窑和龙泉窑的青翠,其色泽呈更加凝重的橄榄绿色,并且耀州窑的刻花刀锋犀利,线条流畅为宋代同类装饰之冠。成为各大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件是宋代耀州窑的青釉刻双鹤纹碗,鹤寓意长寿,是耀州窑很常见的纹饰。五十年代曾经在北京广安门发现了一批非常精美的耀州窑残片,据推测应该是金人从宋庭劫掠的一批耀州窑贡瓷。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耀州窑的刻花是斜着入刀的,这种刀法表现力更强,对于工匠的要求也更高。梅瓶是宋代盛酒的容器,但因瓶口较小,正好容下一只梅花,所以被后人称作梅瓶。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耀州窑梅瓶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在国博看到一件带残的唐代秘色瓷,估计法门寺不肯割爱,但碍于压力就送上了一件最破的瓷碗。秘色瓷是唐朝宫廷御用瓷,其釉面被唐人称为“如玉似冰”,色泽是“千峰翠色”。龙泉窑是宋代诸窑起步最晚的,但它充分吸收了越窑、秘色瓷的特点,并将之发扬光大,成为青瓷体系中的顶峰之作。这是一件宋龙泉窑的青釉刻莲花菊瓣钵。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因为龙泉窑的釉是石灰碱釉,在高温下这种釉不会发生流釉,所以龙泉窑可以多次重复的施上很厚的釉。因此龙泉窑的器物显得更加饱满,釉面的玉质感更强。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我也在学习中,首博和上博有时可以碰到义务讲解员,可惜只是有时。这一件龙泉窑青瓷凸龙纹盘。龙泉窑的发展得利于外贸出口,在欧洲十分受欢迎,上一件南宋的龙泉青瓷。引用一段在《百家讲坛》上看到马未都先生讲的话:西方人怎么叫龙泉青瓷呢?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塞拉同”,是从法语Céladon音译过来。16世纪晚期,当龙泉青瓷第一次运倒欧洲时,欧洲人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瓷器,所有人都惊呼:怎么这么漂亮啊。当时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宋代瓷的釉色相对单一,但装饰手法却层出不穷。这是吉州窑的玳瑁釉剪纸贴花纹碗。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同是吉州窑,但前者是靠独特的玳瑁釉和剪纸贴花闻名遐迩(属于吉州永和窑),这件白釉褐彩蔓草纹小罐看起来却很普通。但这种釉下彩工艺却是非常重要的,唐代的长沙窑创烧了釉下彩工艺,宋代的吉州窑就更加成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就是在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首博对这件器物的说明是清白釉瓷磨,对于它的具体用途只字未提。看这个瓷磨制作精巧,应该是个实用器,有可能是用来磨茶的。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一般都用茶碾来碾碎茶叶,但茶碾对茶叶的碾磨不可能非常均匀精细,用这个瓷磨就可以将碾磨后的茶屑研磨成粉状。比如保存至今的日本茶道引用的就是末茶。这只是我个人的揣测,有研究的朋友请帮忙指正。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宋龙泉窑青瓷普贤菩萨像,裸露的胎土色泽红暗,更反衬出釉质的莹润。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普贤菩萨的坐骑显得憨态可掬。感谢 chino先生的分享!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的瓷枕。元景德镇窑清白釉戏曲舞台纹饰枕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元代戏曲盛行,可能是因为元代人员流动大,外来人口激增,而蒙古人的汉化程度是最低的,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也少,所以文雅的唐诗、宋词就被更通俗易懂的戏曲所取代。那年头汉人靠考取功名出头的机会也大大缩小了,所以大量文人投身剧本创作,精品层出不穷,也是戏曲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吧。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瓷枕上的瓷塑人物形象生动,舞台四面都有不同造型的演员,似乎同时有几台大戏上演。这几百年前的戏曲影像,能够定格在网络时代,实属难得。估计这件瓷枕也是给骨灰级戏迷定制烧造的。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瓷枕工艺复杂,装饰有大量的镂空工艺和纤细的小饰件,烧成极其不易。也许是我少见多怪,这件作品让我感觉似乎早出世了数百年,元代不应该有如此细腻的工艺。景德镇窑能后来居上,独步天下几百年,首先要感谢高岭土的发现,只有这种瓷土在高温烧结后依然坚固不变形。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一对像是元青花蕉叶纹青花出戟尊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景德镇的青花菊花牡丹纹托盏,出土于北京的元青花窖藏。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件也是元青花,但要精致不少。出土于北京西城区,是景德镇窑青花岁寒三友纹(松、竹、梅)葵口盘。这件青花发色淡雅,而且大面积的留白更突出了所绘的纹饰。早在唐代的唐三彩就运用的大量的蓝彩,并且随着长沙窑釉下彩的烧制成功,都为釉下青花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通过考古发现在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青花瓷,有些明显受到了波斯风格的影响,所以对于青花的外来或自主创造还有争论。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元青花我还拍了一些,以后再上。随着青花和景德镇的兴盛,很多窑口都在走下坡路。从这件元磁州窑白地黑花赭彩凤纹罐就可以看出来。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此时的磁州窑工艺比宋代流行的白釉黑花剔地工艺差了不少,除了有些实物的画片儿生动流畅之外,其它的工艺水平和景德镇窑相去甚远。从这件大罐的细部图就能看出工艺的粗陋。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件也是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划刻凤纹罐,就是在纹饰绘好后,用利器在黑色花纹上划刻出细部,同样比宋代的白釉黑花剔地工艺要简单得多。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永乐青花龙纹洗,这时的胎釉处理要好于元代,和宣德青花并称为青花瓷的黄金时期。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龙纹洗的侧面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壮罐局部。这种造型是仿照西亚风格的金属器或陶器,而且上面绘制的不规则几何纹和连绵不断的花草纹也是西亚风格。这件青花用的是典型的苏麻离青料,这种产于西亚的青料含锰量低所以减少了紫和红的色调,发色更为纯正鲜艳,但因为含铁量高,就出现了一种黑色的斑点,但这种瑕疵也被不少人推崇,成为永宣青花的难以磨灭的标记。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永乐青花折枝纹盘。一般中国人很少用这么大的盘子,在土耳其还保存有永乐青花大盘,直径达65厘米。很多青花大气都是当时的出口物品,也有不少可能是礼品。郑和7下西洋的功过还需史学界认真评说。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永乐青花折枝纹盘局部图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宣德的青花海水龙纹高足杯。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这件高足杯的龙纹画的尤为精彩,正应了生龙活虎的这个词。瓷器上的画风,尤其是龙纹都和当时的国运息息相关,这龙纹正是永宣盛世的生动写照。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一件宣德青花,器形象豆,但个头又小,忘了博物馆是怎么标示的了。拍它主要是款很清晰。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还是一件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一般元青花的底足都很小,不成比例,看着不稳,明代就有了明显的改进。

镜头中的馆藏级瓷器首都博物馆中华陶瓷荟萃宋金辽瓷器元青花

换个角度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