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09篇:方寸讲文学(119)

 hejunwei_yeah 2016-11-23

《三个火枪手》简介

 

《三个火枪手》,又译《三剑客》、《侠隐记》,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曾五次被翻拍成电影作品。三个火枪手分别是阿多斯、波尔朵斯、阿拉米斯。

 

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安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阻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达达尼安和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在大仲马的笔下栩栩如生,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第 <wbr>309 <wbr>篇:方寸讲文学(119)——大仲马(五)

 

《三个火枪手》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达达尼安的机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多斯的处事老练、嫉恶如仇,波尔朵斯的粗鲁莽撞、爱慕虚荣,阿拉米斯的举止文雅、灵活善变,米莱狄的年轻美貌、心狠手辣,红衣主教的深不可测、阴险奸诈,博纳希厄太太的纯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宏伟画卷。

 

作品虽然属通俗小说,但是,文字相当讲究,华丽而不艰涩,风趣而不粗俗。作品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人物之间的伪善关系,也是它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 <wbr>309 <wbr>篇:方寸讲文学(119)——大仲马(五)

 

《三个火枪手》的发表,不仅成为法国文坛的一件大事,而且成为法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时,几乎人人都在读《三个火枪手》,人人都在谈论达达尼安及其三伙伴的真实而又神奇的遭遇。

 

人们把《三个火枪手》引起的轰动,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当年在英国引起的轰动相比。有一句流行话说明它的影响比《鲁滨逊漂流记》尤有过之——“如果此刻在某个荒岛上有个鲁滨逊,他也在读《三个火枪手》。”

 

正是因为《三个火枪手》,大仲马真正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

 

 

 

第 <wbr>309 <wbr>篇:方寸讲文学(119)——大仲马(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