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86篇:方寸讲文学(96)

 hejunwei_yeah 2016-11-23

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

《论科学与艺术》(论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哲学论著)

《社会契约论》(哲学论著)

《新爱洛绮丝》(书信体小说)

《爱弥儿》(教育小说) 

《忏悔录》(自传体小说)。

 

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瑞士,卒于1778年。他的作品宣扬人类天然的美德和本能的合理性,攻击社会文明的腐朽。他渴望生存在一个崇尚知识的世界,他本人是个教育的革新者、革命思想的启蒙者。在文学上,他则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先驱。在整个十八世纪,卢梭的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一位文学家。

 

第 <wbr>286 <wbr>篇:方寸讲文学(96)——卢梭(一)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就去世了。10岁那年,他的父亲为捍卫正义愤然出走,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年幼的卢梭。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书却读了不少。

 

1728年,年龄不足16岁的卢梭,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

 

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其中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 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

 

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戴莱斯同居。对于戴莱斯,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感情。戴莱斯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戴莱斯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天性叛逆,胆大妄为,很多行为令人无法理解,甚至遭到鄙视和唾弃。他在《忏悔录》里曾提及,8岁时受到女教师兰贝尔斯的鞭罚,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肉欲的快感”,“正是这种惩罚注定了我终生的趣味、欲望和感情”。年长后,卢梭钟情于那些年轻少女,一心渴望着她们的鞭打。他也曾躲在黑暗街头,向陌生女子露出他的臀部,他曾说自己深知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为,但每次做时总会给自己带来无比的性满足。

 

第 <wbr>286 <wbr>篇:方寸讲文学(96)——卢梭(一)


 

    卢梭虽然个人行为放荡不羁,甚至是离经叛道,但他的哲学思想和非凡的才华,确实令世人瞩目。

 

1750年,38岁的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一文,赢得了第戎学区论文比赛首奖而一举成名。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与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因而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巴黎名人。

 

随后,他又著述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埃罗伊兹的故事》、《爱弥儿》、《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

 

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先后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卢梭的作品采用独白式,语言风格独特,具有浪漫激情。

 

1752年,歌剧《村里的预言家》成功上演,受到国王和王后的青睐。路易十五打算接见卢梭,并赐给他一笔年金。然而卢梭顾虑会因为接受年金而失去自由,就刻意回避,遇到普遍的谴责。

 

1761年,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琦丝》出版,立刻轰动巴黎。卢梭对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里面,在这本小说里,卢梭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这部作品对后世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 <wbr>286 <wbr>篇:方寸讲文学(96)——卢梭(一)


 

1778年,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卢梭,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死时穷困潦倒,死前被马车撞翻,又被狗扑伤践踏。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第 <wbr>286 <wbr>篇:方寸讲文学(96)——卢梭(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