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皇室后裔,是彼得堡的一位贵夫人,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安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是一个非常注意外表面的男子。他已经有五个孩子了。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了。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康斯丹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了莫斯科。这是一个有三千亩土地的地主,性格安静而又羞怯。他有强壮的体格,肩膀宽阔,蓄着鬈曲的胡子,戴着羊皮帽子。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总是东张西望,或者象小孩子一样涨红了脸。列文自称是一个“乡下人”。他和奥布朗斯基是大学的同学。这次他来到莫斯科是要向多丽的妹子吉娣求婚的。
吉娣是薛杰巴兹基公爵的第三个女儿,她在交际场中很出风头。彼得堡的花花公子、皇室的侍从武官渥沦斯基正在追求她。她也爱他。她想象和渥沦斯基结合将会有幸福的远景,但她又感到列文对她的爱更诚实。母亲要她嫁渥沦斯基,父亲则更中意列文。最后,吉娣自己选择了渥沦斯基。
渥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黧黑的男子,不十分高,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得短短的黑发,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那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他既有教养又有钱。
他到莫斯科车站接母亲。在那儿他遇见了去接妹妹安娜·卡列尼娜的奥布朗斯基。渥沦斯基在安娜面前表现了“不平凡的行为”。他把两百卢布捐赠给了被火车压死的路警的妻子。
薛杰巴兹基公爵家举行盛大的舞会。吉娣打扮得很漂亮。她想象着今天渥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了。安娜也被邀参加了舞会。在吉娣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鬈发是迷人的,她的优雅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不仅如此,安娜内心还有“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达不到的”。在舞会上,吉娣发现渥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

安娜因不愿看到吉娣的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提前回彼得堡去了。渥沦斯基知道后也追踪而去。在彼得堡车站,由安娜介绍,渥沦斯基认识了她的丈夫卡列宁。卡列宁是彼得堡官场的头面人物。他在一个部里工作,有着显赫的位置,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
渥沦斯基到彼得堡后,住在同僚比特立兹奇中尉家,他参加一切能与安娜会面的上流社会的舞会和宴会,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这件事,引起了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议论。
卡列宁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感情。他是个基督徒,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职责(他们已有了一个儿子)。安娜认为卡列宁是虚伪的。他并不在乎妻子和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她又认为卡列宁是一架凶狠的机器,“八年来摧残我的生命,他动不动就侮辱我,而自己却洋洋得意”。和渥沦斯基的相识,在安娜心中唤醒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沉睡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