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普希金一首著名的长篇童话诗。我们都知道《格林童话》,其中的《渔夫与他的妻子》,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是对它的改写,或者可以看成这个童话的另一种版本。 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故事梗概】 这首童话诗中,叙述一个普通的渔夫,和他的老太婆住在大海边,住在“一所破旧的小木棚里”,渔夫天天撒网打鱼,老太婆天天纺纱结线。渔夫家里很穷,老夫妻二人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维持他们的生活。
有一天,渔夫出海打鱼,打到一条奇异的金鱼。金鱼要求渔夫把它放回大海,它可以满足渔夫的任何要求。心地善良的渔夫不要任何报酬,将它放回了大海。 诗人通过渔夫六次从海边回来,六次老太婆不同表现,五次大海的变化,以及五次金鱼不同反应,来表现老太婆贪婪之心是如何一步一步膨胀的。
第一次,渔夫从海边回来,告诉老太婆今天捕到一条不同寻常的金鱼,会说话,渔夫没有要任何报酬,就把金鱼放回了大海。结果老太婆指着渔夫就骂:“你这个蠢货,你这个傻瓜!”渔夫只好又回到大海边,这时大海微微泛起波澜,金鱼也满足了老太婆要一只木盆的愿望。
第二次,渔夫从海边回来,看见老太婆有了一只新木盆。然而老太婆骂的更凶了,第一次老太婆只骂了一句蠢货、笨蛋,而这次却连骂了三回“蠢货”。渔夫只好又回到了大海边,这次大海海水变浑,金鱼又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
第三次,渔夫从海边回来,看见老太婆住进了新房子。结果老太婆一见渔夫便破口大骂,更加肆无忌惮,这次辱骂升级了,骂渔夫“十足的笨蛋”。渔夫只好又回大海边,这次海水变得汹涌起来,金鱼再次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
第四次,渔夫从海边回来,看见老太婆摇身一变变成了贵妇人。然而老太婆把渔夫训斥了一通,而且还罚他去马厩当差。过了一阵子,老太婆又提出新的无理的要求。这回渔夫实在看不下去了,稍事反抗,结果却挨了耳光,只好又去求金鱼,满足老太婆进一步的欲望。这回大海开始变得阴暗起来,金鱼还是答应了渔夫的请求。 第五次,渔夫从海边回来,老太婆变成了女皇,自由自在的女皇。结果老太婆连看都没看渔夫一眼,就吩咐左右把渔夫给赶走了,出宫时还差点被刀斧手砍死。过了一阵子,老太婆贪欲又升级了,这回要做海上女霸王,而且还要金鱼亲自为自己服务。这回渔夫学聪明了,没有反驳。渔夫再次来到大海边,这回大海掀起黑色大浪,波涛汹涌、奔腾怒吼。渔夫还是毕恭毕敬转达老太婆的心愿。然而这次金鱼一句话也没有说,鱼尾一摆,就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渔夫等了很久很久,也没有回音。
第六次,渔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海边回来。这次没有金鱼的承诺,渔夫不知道回家怎样面对自己发疯的老太婆。以往每次都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还少则挨骂,多则挨打被罚,渔夫不知道这次等待他的是什么。 不料,眼前的光景确实出乎渔夫的预料——老太婆又恢复了往日的本色,依旧坐在那座破房子的门槛上,摆在老太婆面前的,还是那个破木盆。 【创作意图】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老太婆是一个骄横、凶狠、贪得无厌的人。作者通过她由穷变富、又由富变穷的遭遇,告诫人们,像老太婆这样贪心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根据普希金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童话诗的创作意图,是在讽刺沙皇俄国贵族的贪婪和对人民无止尽的剥削。诗人以形象的方式指出,沙俄贵族无止尽地搜刮民脂民膏,必将被揭竿而起的人民所推翻!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