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骑士》
《青铜骑士》,是普希金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主义的叙事长诗。 别林斯基认为,《青铜骑士》是普希金诗歌的又一座艺术高峰。他感叹道:“作品的色彩之美,可能是前一代那极力要写史诗的诗人宁愿尽毕生之力去换取的,……你简直不知道:是该惊叹于它的雄浑壮丽呢,还是它的几乎近于散文的质朴和单纯?”
【创作背景】
《青铜骑士》像,座落在俄国圣彼得堡涅瓦河畔,表现的是俄国的缔造者彼得大帝的威武雄姿,所以又称《彼得大帝》像。
彼得大帝,是俄国的政治家、组织家和改革家,是把俄罗斯推向现代世界的一代英雄,是引导俄国强盛起来的一代君主。在学者眼里,他是俄罗斯最有毅力、最有才能、但也是最残忍的皇帝。18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杰琳娜二世决定为俄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树碑。
担当这一重任的,是法国雕塑家法尔柯纳。法尔柯纳塑造的彼得大帝青铜雕像,被安放在一块巨大的、像山峰一样逐渐上升的、天然的、凹凸不平的花岗岩石上。彼得大帝身披斗篷,骑着矫健的骏马飞驰而上。突然,骏马在峭壁的边缘猛然停步,它跃起上身,腾起前蹄,使稳坐在上面的彼得大帝的身影清晰地映在蓝天白云之中,显示了勇武向前、势不可挡的凛凛威风。 普希金从小就崇拜彼得大帝。他清楚地记得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的名言:我们要打开瞭望欧洲的窗户。当诗人再次注视那矗立在涅瓦河岸边的彼得大帝的青铜雕像时,一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历史的变迁像戏剧一样一幕幕地闪过他的脑海,而涅瓦河的浪涛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一个神秘而凄惊的传说在普希金笔下出现。这就是诗人后期的力作——叙事长诗《青铜骑士》。
【诗歌赏析】 这篇长诗分“序诗”和“正文”两部分。序诗颂扬了彼得和圣彼得堡城,正文讲述涅瓦河泛滥和小公务员的遭遇。它是一首气势恢宏的颂诗。
普希金怀着敬仰的心情,以最庄重的诗句,肯定了彼得大帝对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巨大历史作用。主人公彼得大帝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诗人对圣彼得堡建城之初的环境描写,对新城风貌的具体描绘,无一不显示出历史的真实。彼得大帝的历史名言在序诗中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它反映出了历史的原貌。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双重性格的彼得大帝的形象。这个君王既有雄才大略,却也冷面无情。诗人在历数他的珍贵遗产的同时,丝毫也不掩饰他手中高悬的皮鞭。这正是普希金艺术思维的历史客观性。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