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9篇:方寸话美德7

 hejunwei_yeah 2016-11-23

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

《说文》中解释为:“悌,善兄弟也。”贾谊在《道术》中也有如此阐述:“弟爱兄,谓之悌。”兄弟姐妹若能和睦,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悌,在中国传统社会,是维系无数庞大家族和顺、友爱的极大智慧。要讲求“悌”,“谦让”二字最为关键。中国传统当中,强调兄弟之间要共同享有财物,不得计较,不要说你多吃了,我多占了。

 

千百年来,中国流传着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让梨”也正是兄弟友爱、和睦谦让的典范。

 

第 <wbr>169 <wbr>篇:方寸话美德 <wbr>7 <wbr>——“悌”
                                 中国邮政发行的《孔融让梨》


 

第 <wbr>169 <wbr>篇:方寸话美德 <wbr>7 <wbr>——“悌”
                            中国邮政发行的《孔融让梨》小本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四岁时的一天,他的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应得的一份,唯独孔融给自已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大赞不已。

“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四岁的孔融懂得手足情深,兄弟和睦,互相谦让,所以才千古传颂!

 

相反,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不顾惜同胞之情,互相倾轧,手足相残。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曹丕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

 

第 <wbr>169 <wbr>篇:方寸话美德 <wbr>7 <wbr>——“悌”
                       中国邮政发行的《三国演义》纪念张“曹丕逼植”

                   (邮票图案上方为曹丕,下方为曹植)


 

第 <wbr>169 <wbr>篇:方寸话美德 <wbr>7 <wbr>——“悌”
                      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二)》   曹植
  

曹丕的弟弟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议论政事滔滔不绝,而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皇帝哥哥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忌之火油然而生。他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曹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许多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动手。正巧赶上一位大臣禀报,有人造反,图谋篡位。曹丕认定弟弟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

曹丕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你听说了吧?我登上皇位,你势必怀恨在心。这事是不是你主使的?”

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名可不敢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分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不念亲情。”

曹植内心悲苦,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说出六句诗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你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

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羞愧万分。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幼儿版”《七步诗》被改编成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他的《座右铭》中写道:“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这句话应该作为我们今人的“座右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