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又称彩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花灯通常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花灯的种类很多,用于室内的有珠穗流苏的挂灯、放在桌椅旁边的高架戳灯、桌案上的座灯、墙壁上的壁灯;用于室外的有门口悬挂的风灯、庭院中的挂灯;还有便于手持移动的把灯、引路照明的提灯。这些灯在民间使用的叫花灯,而皇宫官府制作使用的则叫宫灯。
两千多年来,花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奇葩。现在江南花灯仍称繁华,而且造型优美,技艺精湛,格调清雅。它是集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及诗词书画相融合的综合性艺术,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985年2月28日,正值元宵节前夕,为了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花灯》特种邮票,全套4枚。分别是;九莲献瑞、龙凤呈祥、百花争艳、金玉满堂。
整套邮票都用象征一轮明月的光晕来衬托花灯,增加了图案色调上的喜庆、明亮、欢快之感,并产生了一种花灯似乎被点燃的艺术效果。一轮明月又表示团圆和完满,含有花好月圆、万家欢乐之意。 票面“中国人民邮政”用篆笔书写,仿佛一副春联悬挂上方。底色分别用杏黄、浅绿、浅粉和浅蓝色,和谐大方,赏心悦目。 在构图处理上,强调了中国的民间色彩,“把中国人民邮政”几个字,镶在红色的剪纸上,放在整个票面的上方,统一了四幅画面,显示了异中之同。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邮票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