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这么美,我想去画一画——辞职后的第一场写生之旅

 0山雨欲来0 2016-11-23
世界这么美,我想去画一画。
世界这么美,我想去画一画。

“世界这么美,我想去画一画。”九月底我递交了辞呈,在十月来临时,带着日本画家原田泰治的《故乡,心里的风景》开启了离职后的第一场写生之旅。

《故乡,心里的风景》是原田泰治终其一生访遍日本47个州道府县,用画笔深情描绘的故乡画作。今年六月的一天,我偶然看到这本画册,不由被深深感动。温情朴实又宁静悠远的色调与情感像一盏明灯瞬间将我的内心点亮,犹如接收到了来自另一个生命的某种启示性的召唤。为了遵循内心真实的声音,我在这几个月间对自己的人生作了新的安排——辞别十年的媒体岗位,准备用余生的时间专注地读书写字画画,期望以生命的热度去绘就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




与你手牵手边走边画,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
与你手牵手边走边画,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

扬言“我要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你,让你想甩也甩不掉。”的大牛哥不放心我一个人出行,故一路相随。(其实在还没遇见他之前,我都是独自一人边走边画。)
为了赴十年之约,第一站临时改成了西安。




梧桐落叶纷纷
梧桐落叶纷纷


老巷写生
老巷写生


桐树写生
桐树写生

十月的西安弥漫着浓郁的深秋气息,踩着厚积的落叶去粉巷的古旧书店,而后穿过南院门走到书院门。一条狭窄小巷的庭院里长有一棵苍老繁茂的桐树,虽已过花期,然而越过车行人往与流沿的时光,我依旧一眼就能看见它繁花满树的样子。
《源氏物语》开篇写桐壶帝与桐壶更衣的缠绵恋情,寥寥数字,深挚感人。桐壶更衣落住的淑景舍,因庭中种有桐树而被称之为桐壶院。而桐壶更衣也恰如淡紫色桐花,温柔善良且带有一丝忧伤,像天边一抹淡淡的云烟。将这段秘幽情事化成片片落花一笔一笔画进画里,收笔已是华灯初上。




回来后画的桐花
回来后画的桐花




字画碑帖
字画碑帖

沿着城墙回酒店,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在路灯下售卖字画碑帖,买了《邓石如篆书》《东坡诗》《王羲之兰亭序》,还有一册泛黄老旧的《清明上河图》。





老社区写生
老社区写生

老社区速写
老社区速写

早起去老社区写生,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陈旧破落的房子与街道,成片的鸢萝绕着锈迹斑斑的栅栏开出灵动的玫红色小花。商贩在热气腾腾的早餐摊上忙碌,提着菜篮的老人边走边和街坊闲话家常,一群受惊的麻雀忽地从梧桐树里飞向对面的电线杆上……
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在西安背着画夹走街串巷的日子,是熟悉的场景与气息。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在静谧而充满烟火气的老社区穿行游走,令我感觉真切地拥抱了两个世界。




《简素》
《简素》

在机场书店看了一会冈田武彦的《简素》,登机后牵挂了一路,像思念一个遥远的爱人。到成都立即去找寻这本书,费劲周折,总算如愿。



成都的方所书店
成都的方所书店




旧书店客栈
旧书店客栈

住在一家由当地诗人开的旧书店客栈,独立的一套居室,木地板,刷着淡柔的粉色墙壁。站在六楼的阳台往下看,是一个种满蔷薇与多肉植物的露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楼下传来喧嚣的市声。无端端想起了张爱玲,她当年住在上海的常德公寓,也是六楼。“街道上的喧声,六楼上听得分外清楚,仿佛就在耳根底下,正如一个人年纪越高,距离童年渐渐远了,小时的琐屑的回忆反而渐渐亲切明晰起来。”




白兰花
白兰花

成都洁净温润,绿植繁茂。穿过人群去宽窄巷,沉默的妇人站在街角卖白兰花,买了两朵别在衣服上。



成都美术馆
成都美术馆


大牛哥写生成都美术馆,固体水彩。
大牛哥写生成都美术馆,固体水彩。



成都街角的花车
成都街角的花车



开得静默而张狂的五色梅
开得静默而张狂的五色梅

旧式的居民楼,墙面斑驳残旧,漫不经心地印刻着时光的痕迹。五色梅开得静默而张狂,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目及之处皆是花草,植种在俯首可拾的容器里——磕了角的瓷盆、陶罐、塑料桶,甚至矿泉水瓶。蔓藤肆意爬生在阳台与墙角,写满了世俗的烟火气。




老社区
老社区


穿短袖写生的大牛哥,坐在旁边的我穿着毛衣。
穿短袖写生的大牛哥,坐在旁边的我穿着毛衣。




晨起,风有些凉意,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24小时营业的小超市吃早餐,买了当地的梅子酒放进行李箱,等待去机场的滴滴车。早晨八点多,城区街道拥堵不堪,司机告知是因国庆长假后第一天上班所致。看着如潮水般涌入地铁口与公交车的上班族,才恍然顿觉自己已脱离这支朝九晚五的庞大队伍。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我庆幸并感恩。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

飞机在贵阳降落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有温柔圆润的山顶与缭绕的云雾。特意选住在远离城市的花溪湿地,位处青山绿水间的一家客栈,落地玻璃门,宽阔独立的阳台。心生喝茶的兴致,真的去买来当地的茶叶,烧水,泡茶,坐在阳台上面山对饮。两个人都没有说话,然而心是愉悦的。
夜幕时分下楼去吃饭,只有寥寥一两家在营业,零落的亮着几盏灯。其中一家的入门处摆有两只硕大的落地陶罐,插着大束的塑胶茶花。格子窗,木餐桌,青花布,朴拙而洁净的气息。饭菜等了很久才端上来,窗外的大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令人有下雨的错觉。



花溪的山山水水
花溪的山山水水


坐在客栈的阳台上画画
坐在客栈的阳台上画画


开在笔下的花
开在笔下的花

一早醒来,有清脆的鸟声。沿着山路行走,邂逅成片的格桑花、凤仙花与牵牛花。紫的、白的、粉的。采了一束回客栈,插在从成都带来的玻璃瓶里。坐在阳台上画画,一群白鹭在头顶飞来飞去。



插在矿泉水瓶里的牵牛花
插在矿泉水瓶里的牵牛花


书里的格桑花
书里的格桑花




枫叶书签
枫叶书签

在贵阳开往丽江的夜机上看《源氏物语的女性》,夹在书里的书签是从花溪山间采的一片枫叶。窗外黑漆一片,有明亮的星。桐壶、夕颜、空蝉、紫之上、胧月夜。紫式部笔下的女子,像开在暗夜里的一朵一朵静谧又妖娆的花。




七年后的丽江
七年后的丽江

丽江游人寥寥,原本阴郁清冷的雨天突然放晴。店铺里传来空灵悠远的音乐,想起七年前,曾坐在一家狭小的CD店里,听店主在音箱里播放音乐,内心潮润而感动。而后带走了十几张CD,有希腊竖琴、爱尔兰风笛、德彪西钢琴曲、藏族佛乐和清唱的女声。这几年间如蚂蚁一般搬了好几次家,这些CD却一直留在身边。每当旋律响起,仿佛就像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冬日午后,坐在高山上的一间逼仄小屋里听音乐,身心像一条静默沉潜在海底的鱼,须臾间长了翅膀,飞向无垠的灵魂深处。




丽江的屋顶,与屋顶上的白云
丽江的屋顶,与屋顶上的白云


坐在山顶的咖啡屋写生
坐在山顶的咖啡屋写生


大牛哥画得很精彩
大牛哥画得很精彩

绕着古城走了一圈,当年那家CD店遍寻未果,那次写生的亭台也已消失不见。坐在山顶的一家咖啡屋看书画画,从窗口往下望,能俯瞰古城连片的青灰色屋顶,蓝得沉郁的天空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低得仿佛触手可及。



坐在山顶咖啡屋看书的我
坐在山顶咖啡屋看书的我




丽江的书店
丽江的书店

黄昏时分沿着石阶下山,在一家书店买了几本书准备带去大理看。书店叫“猫的天空之城”,门口一棵大树上,安坐着几只大小龙猫,是动画片《龙猫》里的场景。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画了下来
画了下来

从丽江开往大理的高速路两旁,静谧的山依傍着幽深的水,连片的玉米地与格桑花,白族民宅星星一般点缀其间。



海边的格桑花
海边的格桑花


洱海边的海景房
洱海边的海景房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酒店老板已在客运站等候。晒得黝黑的中年男子,有灿烂的笑容与洁白的牙齿。是洱海一处新开发的海域,酒店也是新修的,因为是淡季,我们成了唯一的住客。选了五楼的海景房,洱海就在整面落地窗外,而背后则倚着云雾缭绕的苍山。




看云看海看书
看云看海看书


天渐渐暗下来了,每一分钟都在变幻的云。
天渐渐暗下来了,每一分钟都在变幻的云。

夜渐而黑沉下来,周遭静谧无声。蓝色每分每秒都在转变,从湖蓝、湛蓝到墨蓝,直至全世界都被巨大的黑暗所吞没,“入夜后,海风的声音包围了整个房间,白天似乎永远都不会来临。或许这巨大的海浪声对我而言,正是和外界或者过去的最好屏障。” 吉本巴娜娜的《虹》,那天在丽江随手买下的书。一个男人与女人柠檬般酸涩的爱情,小说的场景设定也是海边。



海边的《虹》
海边的《虹》




日出
日出


山在,水在,你也在
山在,水在,你也在


开在海边的格桑花
开在海边的格桑花


万籁俱寂
万籁俱寂


笔下的万籁俱寂
笔下的万籁俱寂


画日落,与时间赛跑
画日落,与时间赛跑

从日出到日落,散步,听音乐,看书,画画,喝茶。
山在,水在,你也在,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在火车上看《雪国》
在火车上看《雪国》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从大理开往昆明的火车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很应景地在车上看川端康成的《雪国》,书里的层峦与窗外的山麓交相辉映,模糊了时间与空间。




山音
山音

火车窗外静谧的群山令我想起林房雄劝诱川端康成去镰仓,写在明信片上的话:“吾在山中。空气清澄、风光明媚。虽然尚不到“山中无邻人”的程度,但若说“山中无历日”的感觉,此地倒是不缺的。”那是1935年的11月,一个月后,川端康成迁居镰仓,至死未离开。




大象书店
大象书店


买了书去对面的火锅店吃晚饭
买了书去对面的火锅店吃晚饭

黄昏时分到达昆明,把行李放在酒店后找去文化巷的大象书店,选了于坚的《昆明记》作纪念。而后去书店对面的小店吃晚饭。是一家很文艺的火锅店,墙上挂着赫本的经典黑白老照片,我手里的书封也是一张黑白照,属于昆明的旧记忆。



一路把花抱了回来
一路把花抱了回来

昔日的文化巷已成喧嚣夜市,在老婆婆的花摊买了两枝绣球花和四朵向日葵,一路抱了回来。



回家后画下的绣球花
回家后画下的绣球花


插在书桌上的向日葵
插在书桌上的向日葵

一个星期后,花谢了,而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读书,写字,画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