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朋友的家丑,你来分析安全存在什么问题

 百战归来 2016-11-23


有个朋友的公司最近发生了一起重伤事故。一个星期了,人现在还在重症监护室里没有出来,现在朋友是真的着急,因为员工的家属已经堵了厂区的大门好几天了。为了息事宁人,朋友的赔款金额一度上升到60万,还不包括目前的医疗费用。只要不经官,朋友的意思是什么代价都可以承受。政府对于生产事故一方面态度是“民不报官不究”,另一方面没有死人就不算大事,都有回旋的余地。

 
这两天重症监护室里的人终于醒来了,45岁,正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但估计以后的日子却离不开那个轮椅了。值得庆幸的是,朋友给他们都交了保险,走工伤的程序对老人和小孩有个基本的抚育费用,同时朋友另外拿出了40万进行额外的补偿,给受害人的妻子安排了工作。家里人也都不闹了,结果已经如此,得过且过吧。

 

朋友邀请我去公司看看,一来这是第一起如此重大的事故,恰巧又发生在公司挂牌新三板的前期,这让朋友有点手忙脚乱;二来朋友也是有些后怕,自己的家族企业,从而没有发生过如此严重的事故。朋友说:“做企业的,没有谁想让跟着自己挣钱的工人受到伤害”。朋友是希望我能够在安全管理上提出点改善的建议。而我就是一个半路出家干安全的。我写出来,大家给出出建议。

 

朋友的公司是做医药的,利润很高,风险也不大,为了增加产能和迎合市场需求,公司在今年10月份上了一套新的医药系统,新系统上成之后,成品的药需要汽运统一装车拉走,公司内部运输车辆进入库内时造成了人员碾压。

 

就是这么一起简单的事故,下次车开慢点,人注意点就行了。真的是这样吗?

 

一上午的时间了解不了太多的东西,但从宏观的安全管理角度上看简直就是千疮百孔。幸好是朋友关系,不然怎么下得去嘴狠狠地说。首先安全管理单设了一个安全员,工资等级为普通车间员工的1.5倍,暂且不说工资的高低,这个职位下属生产科科长直管。日常权限有监督、审核、整改、培训等职能,其中考核职能需要生产科科长审批,查阅后发现针对车间管理干部的考核基本被科长取消,只考核了现场员工。这样就出现了目前车间管理干部只会现场“喊叫”式的安全提醒,却没有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

 

比如查阅到一起刚刚发生的员工误开阀门造成药品原料泄漏的事故,事故报告中仅考核了该员工300元。针对这个案例我找到了这名员工,这名员工是新进公司三个月不到的员工,培训的时候车间主任仅仅是告知什么时候应该开关阀门,却没有说为什么要开?如果不开或开错会怎么样?连这个工段的制药流程都不清晰,同时也查询不到任何的培训记录,只是现场车间主任对这名员工口头的培训和要求。车间主任很无辜的说:我都强调过了,他还开错,不罚他罚谁。我就想问一句,一个两平方的区域内7个阀门,做一下标识很难吗?处罚只罚员工,管理干部没责任?看起来直接的“肇事者”是员工本人,但车间主任和整个组织系统却是“肇事者”的培训机构。

 

新建的一套生产系统之前没有做任何的变更程序也就算了,已经被压缩成以前一半大小的厂库也没有做任何的风险评估,作业方式都还是像之前一样。他们也没有认识到风险的变更,只是觉得工作区域小了点而已。这名受伤的员工工作经验很丰富,那为什么会被车辆碾压呢?由于目前市场行情较好,派单较多,身为库区内的主管在现场指挥(因为没有任何物流的机制,全靠经验丰富的主管披挂上阵)。这名员工已经连续在岗位超过20个小时,事发时为凌晨5点,已经一天一夜工作量后,工作状态全靠精神在撑着,同时在增加了一套系统后,整体的采光和照明基本上都需要电灯的光照,但是电灯却准备在这波市场行情度过之后再安装。更关键的是,开车的司机刚刚取得驾照半年,就进入到一个相对紧张的库区内进行装货,从车外观的破损情况上看在库区内已经碰撞了不小5次。而每一次碰撞大家都觉得是不小心,下次注意就好了,再说又没有撞到人,却没有想着对库区内的行程路径和物品摆放进行定制、规范。虽然司机被朋友保了下来,但这个年纪轻轻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已经自动辞职了,我想他是怕了。

 

市场行情好紧赶着上了一套系统扩大了产能有错吗?人员为了多挣钱,二十小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量有错吗?整天工作那么忙,我告诉员工怎么去做还不行吗?还非要签名确认吗?

 

你说,哪里有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