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双方仅仅维持了短暂的几年和平。公元1148年,金兀术病死了,野心家海陵王完颜亮继任为金朝右丞相。第二年,完颜亮弑杀了金朝第三任皇帝金熙宗,自立为帝,为了抢夺南宋诱人的资货财宝,同时为了建立不世功业,以掩盖自己弑主丑闻,稳固篡来的皇帝宝座,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开始准备大规模南侵战争。 为了便于南下掠夺,完颜亮着手经营开封,1161年夏,金国迁都南京开封府。九月,金发起倾国之兵,号称百万大军,兵分四路,全力南下。在采石渡江失败后,金兵不愿再战,完颜亮被部将杀死,金兵仓皇北归。同年十二月,完颜雍被拥立为大金新一任皇帝,号金世宗,向南宋提出了议和建议。 1162年,铁杆投降派宋高宗赵构将皇位传给了赵尞,是为宋孝宗,时隔100多年后,宋朝皇位再一次传到了太祖赵匡胤子孙名下。孝宗刚刚即位,血气方刚,一心要恢复祖宗基业,力主北伐。于是起用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主持北伐战事。 四月,张浚命大将李显忠、邵宏渊出兵北伐。李显忠接连攻占灵璧、虹县,形势一片大好,张浚为鼓舞士气,亲自渡江到盱眙督战,李显忠一鼓作气,又攻下了宿州。孝宗遂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畿、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准备收复中原。 但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副使邵宏渊坐视不战,其子又率先领兵逃窜,李显忠被迫退兵,在金兵追杀下,宋军大败,史称“符离之战”,北伐宣告失败。 北伐失败后,先前受到打压的主和派又占据了朝廷上风,张浚也对北伐丧失了信心,无奈请求辞职回家归养,从此,朝廷再无主战派。此时,金世宗也传话说,如果宋朝归还这次北伐占领的疆土,纳币如故,就可以和宋朝休战。面对如此形势,年轻的孝宗也无奈,于是双方签订了和约,史称“隆兴和议”,内容如下:
这次和约的签订,除了主和派势力依然强大外,主战派对宋军战力退化的现实完全失望则是重要因素之一。时隔仅20余年,南宋初年以岳家军为代表的宋军强悍战力已完全退化,和北宋末年的冗兵冗将已全无两样。这次和议,南宋王朝的数万军民、无数钱粮都付诸东流,南宋君臣恢复中原的信心几乎丧失殆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