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碗花 」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11-23



碗——再平凡不過了,它是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但是,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踏踏實實地握有它。 無論是帝王將相或是販夫走卒,在在都需要它,不可一日或缺。




碗之成形,應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以圓形為主,有碗足,碗口寬而底較窄與今日之形狀無太多改變,可見此形之完美及實用性。最早之碗,以陶製居多,歷經春秋戰國,瓷器慢慢出現,及至漢朝更有敞口之大碗,在祭典時作為盛放供品之器皿。




華夏之邦,地大物博,南方與北方,距離的遙遠,氣候與溫度的差距,碗也衍生出,各具實用性,但外形又有差異之北方碗與南方碗。




碗花源起於前蜀,盛行於宋。


當時插花、點茶、焚香、掛畫,為宋代生活四藝,是非常普遍的民間藝術,人們慣於寄情於宗教信仰,如佛前獻花,演化成供花,而借物抒懷,形成典雅、素樸的文人花,喜慶時之隆盛花等等。

 


中華花藝,將碗列于六大花器之一,由碗花來表达,社會中的倫理次序,務求中規中矩,所謂 '中株一幹挺出' 枝腳清閟,其花型以極點為正宗,務必有心,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心是人之主宰,人們需藉「敬心」、「盡心」才能窮事理,才能成學問。』



“瓶”花高昂  “盘”花深广 “缸”讲块体 “碗”求中藏 “筒”重婉约 “篮”贵端庄 。


碗花要求『中藏』,端莊嚴謹的花型是其特色。


以 ' 碗 ' 插花也可以真、行、草之方式插作,也可應用造型原理加以變化,引發綿綿不絕的創意。




大環境的變化及環保意識之抬頭,我們以充滿古味的器皿,運用現代的插作手法,讓古玩除了發思古之幽情外,也注入更活潑生動的新意境。


明窗下,對著淨几上端莊而漸層有序的碗花,真正體會出理念花的倫理性格;枝腳整齊,讓人有肅然起敬之感,使用的菊花與其他色彩搭配,均能表現菊之臨霜猶傲的性格。



圖一     圖二 完成圖  



插碗花的第一个要点是先定天心。天是指最高的使枝,心是指高度为五的客枝。三大主枝并非仅仅指三只花材,而是包含插花过程中为各主枝搭配的从枝,也就是说主枝的概念应理解为整个插花作品中的某个部分。从枝的插法没有具体规定,其原则就是让插花作品显得丰满、协调、美观,但有一点是从枝高度不能高过其所在主枝部分的主枝花材。




插花藝術是美好的創作表現,也是品味賞析的活動,沉浸在花草世界中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藉花藝的美好呈現,碗的藝術價值更高了。欣賞品味的提升,讓人們的生活,不再是只有桑麻、稻禾的日子。


美在身边唾手可得,一花一碗,就可讓花藝的愛好者,沉醉在美好溫馨的氛圍中。


来源:花道(yunshanghuad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