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导联心电图系统

 比上不足 2016-11-23

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国际上公认的常规12导联是标准I、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单极胸壁导联V1~V6。特殊情况下加做V3R~V6R、V7、V8、V9导联等,以弥补12导联系统的不足。

 

标准导联

 

自1903年Einthoven创建心电图以来,直至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以前,描记心电图仅有这一套导联系统。不是说这一导联系统比下面将要介绍的加压肢体单极导联“标准”。而是习惯上把这一导联系统称为“标准导联”。

标准I导联(简称I导联)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图1)。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图1  标准导联的连线方式

 

标准II导联(简称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

标准III导联(简称I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左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I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

除外右位心患者,可有意识地将左、右手电极反接后描记心电图以外,在心电图常规检查工作中,不要将四肢电极正负极的位置接错。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一、            单极肢体导联

将探察电极分别置于右上肢、左上肢及左下肢,与正极连接,负极与中心电端连接起来,把这样的导联分别称为VR、VL、VF导联图(图2)。

 

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图2   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发现用VR、VL、VF导联系统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波幅较小,不便于分析测量,也与标准导联心电图波幅不匹配。Goldberger改用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系统,方法很简单,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便将那个肢体的导联与中心电端的连系切断,心电图波幅增大50%,而不影响Wilson提出的“单极”导联的特性,这种导联称为Goldberger的aVR、aVL、aVF导联或称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并一直沿用至今(图3)。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图3   加压单级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aV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右手腕内侧,中心电端与左手腕和左下肢导线组成的中心电端相连。

aVL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手腕内侧,中心电端与右手腕和左下肢导线组成的中心电端相连。

aVF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下肢,中心电端与左、右手腕导线组成的中心电端相连。

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操作者这样一个一个的去连接电极,只要一次连接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电极加上一根地线即可,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心电图仪器时,在其内部已经规范化心电图导联系统,只需按动导联键,即可记录出所选择任何导联心电图。

Wilson创建单极导联理论要点是,它比双极导联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单纯的记录出探察电极下那一部分心肌的电位活动。例如对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定位诊断等有很大帮助。aVR导联面对右室腔,反映了右心腔的电位变化。aVL导联面对左室高侧壁,反映出高侧壁心电变化。aVF导联面对下壁,反映下壁心肌的电位变化。以及下面将要介绍的单极胸壁导联V1~V6反映了从心室间隔部到侧壁的电活动情况。

用向量观点评价单极概念是错误的,但是单极概念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Wilson创建的单极导联系统与Einthoven创建的标准导联系统,是举世公认的常规12导联系统。

 

胸壁导联

 

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Wilson就倡导用V1~V6这6个“半单极胸壁导联”。当时成为心电图学上的重大进展,至此,11导联系统心电图体系已宣告成立。胸壁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是,无干电极与肢体导联组成中心电端连接,探察电极置于胸壁特定的部位(图4、图5)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图4  胸壁导联电极安放部位

V1导联:探察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导联:探察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2~V4连线的中点。

V4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处于同一水平上。

V6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V5处于同一水平。

特殊情况下加作下列导联:

V7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腋后线与V4~V6同一水平。

V8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左肩胛线与V4~V6同一水平。

V9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后正中线与V4~V6同一水平。

V3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3导联的对应部位。

V4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4导联的对应部位。

V5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5导联的对应部位。

V6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V6导联的对应部位12导联心电图系统

 

 

图5 右侧胸导联部位

                 主要用于儿童以及右室心肌梗死的检测     

 

描记胸壁导联心电图时,肢体导联必需按正常连接方式安放好电极。否则,记录不出心电图来。胸壁导联的电极安放部位一定要准确。

Wilson在提倡应用V1~V6导联时,认为V1、V2导联比较单纯地反映探察电极下面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4~V6导联是反映探察电极下左心室的电位变化,V3导联介于左、右心室之间,反映的是“过渡区”的电位变化,这是盛行一时单极导联系统。

    心电图反映了心肌细胞水平、离子水平的电活动,因此,许多疾病最早期的表现就是心电图改变。 如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导联系统能准确地反映出心脏节律点的起源部位,激动在心脏的传导情况,因此成为最常用的无创性心律失常诊断技术;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Brugada综合征、LQTs等诊断也离不开心电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