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山水间,那些可诗可咏的人文

 gudian386 2016-11-23

       山少了水,仿佛少了灵性;山水少了人文,仿佛少了灵魂。五莲不但山水俱佳,风光秀美,而且还有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堪称钟灵毓秀、人文渊薮。小编信手采撷几朵“人文之花”,请诸君领略鉴赏五莲人文名胜的底蕴和魅力。



咏五莲大佛

佛是一座山,

端坐入云间。

浑然如天成,

人间现庄严


       小贴士:五莲大佛位于五莲山大悲峰西侧,高28米,宽16米,头部高5.6米。此佛宛如天造地作,被誉为“江北第一大佛”,为五莲山平添了一道绝世景观。


咏九仙大佛

九仙大佛存金瓯,宋代雕刻至今留。

妙相慈祥立莲台,西域胡风显风流。

今人不见古时佛,今佛曾经见古人。

何人何年刻大作,思接千古谜悠悠。


       小贴士:九仙大佛在五莲山庄沟村西,高约5米,宽近3米,雕刻手法以浅浮雕为主,有西域胡风,身披袈裟,右肩显露,左肩垂下一串穗头,双手放在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提着一串佛珠。大佛何人何年雕刻,无从考证。

 

五莲山望海楼远眺

望海楼高耸莲山,亭亭玉立入云端。

晴日决眦眺黄海,游目骋怀悦心间。


       小贴士:望海楼建在五莲山望海峰上,三层青砖建造,为清代建筑。晴日,站在楼上远眺,可见浩浩黄海中的点点渔船。

 

九仙山白鹤楼感叹

苏轼题字今尚在,丰腴字体显风采。

遗迹传说留千古,任人嗟叹无楼台。


       小贴士:九仙山丁家楼子村西有一巨石,竖刻“白鹤楼”三字,为宋代苏轼所书,传说这里建有一座翘檐式类似白鹤亮翅的楼台,并留下诸多民间故事,可惜遗迹今已无存。



咏九仙山孙膑书院

马陵大捷后,孙膑隐九仙。

山深绕云雾,仙境藏书院。

钟灵毓秀地,人杰谋大篇。

 兵书耀千古,光辉留世间。


    小贴士:相传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军师之职,在九仙山抱犊峰下,盖石屋三间,隐居此中,聚徒讲学,研著兵法,写成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咏丹土遗址

人言历史久,城古数亚洲。

 底蕴何深厚,文明著风流。

千载倏忽过,遗址世间留。

人事永代谢,往来度春秋。


        小贴士:丹土遗址位于五莲县潮河镇丹土村,发现于1934年,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城址,经考证是亚洲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之一。

 

咏杨家峪“江北第一朴树”

大树龙盘荫数里,郁郁苍苍逾千年。

冠如华盖生机旺, 根似虬龙震撼人。

刘墉树下读书勤,宰相故里名声闻。

见证代代传接力,往来兴替成古今。


    小贴士:五莲县户部乡杨家峪村是刘墉故里,清代宰相刘罗锅的故居“槎河山庄”就在此处。村后有一棵小叶朴树,相传植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1000余年,被称为“江北第一朴树”。胸径约1.5米,冠幅l00平米,每年4月开花,秋季结果,食之延年益寿。


 

咏小窑管氏“一门五进士”

叔侄三翰林,一门五进士。

名次列京榜,辉煌属同支。

才清志高洁,行美显政绩。

声名传至今,人文蕴底气。


       小贴士:五莲县于里镇小窑管氏一门,晚清期间以管廷献、管廷鹗、管象颐为代表的兄弟子侄五人皆进士及第,被誉为“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他们的事迹载入《国史馆》、《山东统志》、《五莲县志》,为五莲抹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人文底气。


文字:东山采薇

图片: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