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阳区居民拒拆违建 危改项目停滞不前

 风姿物约 2016-11-24

朝阳区大山子社区里有不少 50 多年的老楼,墙壁一碰就掉渣儿,逢下雨顶层就漏,污水常常顺着路边流。今年 6 月份,社区边上盖起了危改临时办公房,这让多年盼望危改的居民喜出望外,然而过了 5 个月,仍没有工人进驻,危改项目迟迟未动。有市民向本报抱怨,虽然大部分居民支持危改,但有一小部分一层住户,因为担心屋外搭建的违建被拆而拒绝危改,使得工期一拖再拖。

常有老外拍照

居民感觉脸红

黄大妈 1958 年就搬进大山子北里,虽然对这个老社区有不少感情,但越来越差的居住环境让她早就心生离意。黄大妈告诉记者,大山子北里 11 号至 20 号楼几乎都是上世纪 50 年代建成的,楼体和房屋早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记者来到 14 号楼,只见整栋楼看上去只有单元门的防盗门是最新的,房顶上支撑屋檐的木条露在外面,楼道内墙壁上的砖块露在外面,窗户还是老旧的木质窗框。黄大妈说,包裹着屋檐的水泥在刮风的时候就会噼里啪啦往下落,墙壁用手一碰墙皮就有洋灰散落下来,窗户上的玻璃更不知道是哪年消失的了,只知道每年冬天冷风无遮无挡地穿过窗框直往家里钻。

大山子社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房屋产权隶属于多个单位,因此一直没有得到整体妥善改造,居民的房屋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差。' 我们小区和 798 只隔一条马路,那边是高大上的文化区,我们这边是脏乱破旧的老小区,经常有外国人举着相机进来到处照,我们觉得那个害臊哟。' 黄大妈说,因为房子太破,住户大都把房子出租,自己搬走了,' 基本上 40 岁以下的全都跑了。' 虽然地处望京周边,但大山子社区是个房价洼地,有些本地住户宁可在外面租个贵点儿的房子,也不愿意住在这里。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住进小区,小商贩、烧烤摊也越聚越多,小区随处可见垃圾。' 就连我们楼的自来水井的井盖上天天都堆着垃圾。' 黄大妈说,她和邻居们经常要拿着扫把自发清扫井盖上的垃圾,' 本来管线已经老化了,生怕那些垃圾里的脏水流进井盖,渗进我们平常喝的自来水里。'

房主提出要求

拆了原样恢复

很多居民都说,小区危房改造提了好多年了,可一直迟迟未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层住户自盖的小房拆不了。

和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大山子社区也有部分一层住户私自圈起小院,盖起小房,有的用来放杂物,有的干脆用来住人。在大山子北里 16 号楼,记者走进一层一户居民家。这家住户围起的小院有八九平方米,一部分改造成了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小居室,放了一张双人床和一个小柜子,剩下的部分就作为储物空间,家里杂七杂八的物品都堆放在外,户主已经 80 岁高龄,与老伴儿、儿子一家三口同住在此。

居民说,此前相关部门曾经出过一个危改方案,其中就包括拆除一层的私搭乱建,因为如果不拆除,施工脚手架就没法搭建,无法进行二层以上房屋的改造。然而,此方案一提出,就遭到了一层住户的反对。' 如果拆了外面这个小屋,我们祖孙三代怎么住?' 这位一层的老住户表示,' 拆掉还能给原样恢复我就同意,如果拆了就拆了,那我可不同意。'

居民拒拆违建

改造停滞不前

记者就居民的说法咨询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危改项目仍没有实质进展,' 这应该是我接手的进展最慢的项目了。主要是因为有一层住户拒绝拆除私搭乱建而反对施工。'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社区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证实。居委会表示,社区计划对部分老旧楼房进行抗震加固和保温夹层的改造,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从去年 11 月就进驻了小区,并对部分楼房进行了入户调查。然而由于抗震加固需要拆掉一层居民搭建的小房才能进行,但入户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一层住户不同意拆房,因此,改造项目一直处于停止状态。目前,施工单位已经将情况反馈给上级单位,等待上级单位敲定最终的改造方案。

本报记者 叶晓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