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躲得过吃瓜群众,躲不过朋友圈刷屏

 木头1018 2016-11-24

英国牛津词典近日把post-truth选为3016年国际年度词汇,并解释因为受到英国脱欧公投及美国总统大选等事件影响,这个词使用率比去年上升了2000%,根据《牛津词典》的网页显示。post-truth多用来形容“情感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在Trump意外当选之后,Facebook被指责放任假消息的泛滥促成了这一结果,原本可以利用算法工具“降级或移除”假新闻的Facebook却为了保持中立的形象而无所作为,放任内容工厂批量制造的假消息肆意流溢。


如果说在Facebook上还是严肃媒体与小道消息同台竞争的话。在新浪微博上,英国报姐、英国那些事儿、深度news等“二道贩”主宰了国内的舆论风向,各种阴谋论、假消息仿佛美剧一样轮番上演。因为吃瓜群众怀着追看美剧、韩剧的心态来围观美国大选、朴槿惠傀儡风波,所以他们不用在乎真相如何、信息来源,把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当做明星出轨一样的娱乐新闻来看,越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的标题越是能满足他们“看热闹不怕事大”的隔岸观火心态。各种假新闻一度占据了上风而缺乏对冲,“拨乱反正”的人却只能在评论中发一条条打不开的外文报道链接。


实际上,不仅是这次美国大选中国吃瓜群众格外投入,上次英国脱欧中国网民的反应比我英国的朋友还要强烈。中国网民如此“胸怀世界”不只是要获得“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国自信(正如一位吃瓜群众所说的:感觉全世界都在风雨飘摇,安静在家做吃瓜群众真好),也不是为了准备明年考点,而是在借国外的时政新闻来满足国内时政新闻无法满足的“宫斗戏瘾”。是在国内娱乐化时政新闻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


一边坐着小板凳吃瓜看选举大戏,同时又不用承担美国选民要在“真小人”和“伪君子”中选出一个的两难(他们哪里懂得这就是“自由的重负”呢)。而且,二道贩们对大选新闻做了基于娱乐性的筛选与二次加工处理,剔除了严肃生硬的骨头,只留下可以一口吞下然后四处散播的简化版故事。


如果说Facebook上的假新闻可能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了大选结果),那么被严重污染的中文社交媒体似乎未造成什么后果,只是因为这些假消息并未转化为行动(比如投票)然而雾霾没有刀剑相催并不代表它没有在你的身体上留下痕迹。雾霾入侵的是肺部,而信息雾霾入侵的是大脑(就是那个吃瓜群众最爱劝别人也有一个的“好东西”)。


这种“娱乐化一切”,围观一切的心态使他们不愿也不再具备分辨、处理严肃信息的能力。即使在涉及真正切身关己的集体议题时,也已经丧失了参与的能力。这两天在社交网络上热传的人大代表选举“废票”,正是这种时政娱乐化的后果之一。这不是一些人一厢情愿认为的消极抵抗,只不过是头埋沙坑的鸵鸟抖了两下腿而已。



插画:Irene Rinaldi / 来源:yoiren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