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地名由来:市名与简称

 老刘tdrhg 2016-11-24

        重庆市名来历
    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西元1189年)2月禅位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邑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藩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对于“重庆”名称的由来,现有三种解释:一是因帝王“潜藩”(指皇帝在未继位前的封地)而名。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二是因祖(母)父(亲)二人均临光宗登基庆典而名。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即被命曰“重庆府” 。三是合取比邻两地的地名为名。另据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间,故曰“重庆”。

   重庆简称的由来
   重庆简称“巴”或“渝”。
重庆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记载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名称多次更改。南宋以前的行政区划,虽多次变动,但国、郡、州、县皆以“巴”命名,称“巴国”“巴郡”“巴州”“巴县”。据史书记载,巴国是以外来的东方巴部族集群为主,融合和征服长江、乌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土著部族构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名。另一说法是因嘉陵江三折入长江的形状,像古篆体字的“巴”字之故。“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距今至少在1400多年。
    北周闵帝元年改“巴州”为“楚州”。隋文帝时(公元581年)将“楚州”改为“渝州”。名因其嘉陵江上游有一大支流“渠江”时称“渝水”,而且习惯以“渝水”称呼“嘉陵江”,于是重庆便简称“渝”。

 

附:也说重庆地名的由来
    一座城市取名,大都有一些历史的渊源,或历史文化的寓意,重庆的得名,也不例外。而且,重庆这个名字特别喜庆和吉祥,百姓喜闻乐见,富于广泛的群众性,即使不了解哪些汗漫的历史烟云,只有一看到这个名字,叫起这个名字,心里就有一种亲切、平实、温暖的感觉。
    那么,重庆这个名字缘何而得呢?那是一种历史的馈赠,一种文化的结晶,一种偶得的幸运。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一桩告状案导致了重庆(渝州)地名的改变。
    当时,渝州籍人,宋国子博士赵谂,在回渝州审视期间,被人告发,说他在渝州与李造、贾士成等扬言,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其出语狂悖,有谋反之意。赵谂家族原系渝州南部的少数民族,投降宋朝以后,被赐以国姓,并被封为国子博士。当他被告发以后,北宋统治者立即对赵谂加以处罚,并认为渝州的“渝”字,字义不祥,“渝”者,即变化,谋化之兆。为了给改变违背者“恭行天罚”以治之,并要百姓永远臣服于朝廷,故改渝州为恭州。改名恭州仅80余年,到1189年(宋孝宗谆熙16年)正月,宋孝宗封其子赵忄享于恭州,为恭王。同年2月,孝宗禅位于赵忄享,即以后的宋光宗。一般史学界与民众都认为,赵忄享先在恭州封王,又称帝,真乃双重喜庆,故将恭州改名为重庆府。从此,重庆之名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样的解释,得到了历史学者的认同,群众的认同。
    不过,重庆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彭伯通先生指出,光宗即位以前,封为恭王,即位以后,以双重喜庆,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这样的表述,大抵合于历史的实情。但应该强调,封建皇帝在登位以前,都有封地,即潜藩地。即位以后,潜藩必然升府。恭州升府,是宋代潜藩制度的多物,府名重庆,就反映了这一制度。即位,升府,当然是双重喜庆,不单是光宗一个人的特殊待遇。升府,即要命名。命名,有的仍沿用原来的州名,有的用皇帝的年号,更多的情况,是另取吉祥、喜庆的名字,重庆的命名,就是如此。但是,皇帝即位,潜藩升府,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都是双重喜庆的事。那么,何以别的城市难得如此佳名,而独有重庆享此尊宠呢?那就得感谢历史的厚爱了(或许是那个聪明的重庆人突来的灵感)。想一想,重庆成为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所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之中难道就没有再一次历史的重大机缘和丰厚的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