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马来了原创 养生知识汇编系列——伤酒引起食滞的调理方法

 思考的蚂蚁qq 2016-11-24

野马来了

原创 养生知识汇编系列——伤酒引起食滞的调理方法

原文地址:防醉解酒秘方,转载棨作者:piaoliu111防醉解酒秘方  闲在居士的博客  作者:老恕

一、酒食停滞

1、治酒食停积方———保和丸。连翘、莱菔子、陈皮各30,神曲60,制半夏、茯苓各90,山楂180。[用法]共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耀9,麦芽汤送下。日服2耀3次。[适应证]饮酒过度,脘腹胀满,吞酸嗳腐,不思进食。[出处]《丹溪心法》。

2、治酒食停积方———理脾汤。苍术(米泔浸,炒)3,厚朴(姜炒)4.5,炒砂仁1.5,炒神曲3,山楂肉3,炒麦芽3,陈皮3,黑干姜2.5,炙甘草1.5,生姜3片。[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600毫升,分3次服。[适应证]饮酒后胸膈满闷而痛,不思饮食。[出处]《古今医鉴》。对于胸膈满闷重者宜用此方,临证时可加用枳壳、莪术。

3、治酒食不化方———九味资生丸。人参、白术各90,茯苓45,炙甘草15,橘红、山楂肉、神曲各60,黄连、白豆蔻各10。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日服3次,生姜煎汤送下。[适应证]酒食内积,腹胀肠鸣,大便溏泻,食欲减退,呕恶食臭。[出处]《张氏医通》。

4、治酒食不消、脘痞作痛方———家秘消滞汤。陈皮、茯苓、半夏、甘草、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各10。[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酒食太过,食积呕吐,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出处]《症因脉治》卷二。

5、治食积酒毒方———利气丸。生大黄、黑牵牛子末各180,炒香附120,黄柏90,木香、槟榔、枳壳(麸炒)、青皮、陈皮、煨莪术、黄连各30。[用法]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睡前淡姜汤送下,以利为度。[适应证]食积酒毒及气滞等症。[出处]《寿世保元》卷三。

6、治酒食伤脾胃方———大养胃汤。厚朴(去皮)、生姜各30,大枣(,同上药炒)90,白术、炒山药、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炙甘草、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芪各30。[用法]为末,每服12,米汤调下;或取15耀30药末,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空腹服。[适应证]酒食伤脾胃,宿谷不化,呕不得食。[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7、治酒食损伤方———三棱散。蓬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青皮(去白)各60,白茯苓(焙)120,甘草()90。[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加大枣1枚,盐少许,水煎服,不拘时。[适应证]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腹痛。[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治酒食积滞方———枳壳化滞汤。枳壳12,厚朴15,神曲10,陈皮10,麦芽10,莱菔子10,砂仁6。用水煎煮,去渣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适应证]酒食积滞,脘腹胀满,呕恶不止,泛酸或食臭,不思进食。[出处]《症因脉治》。

9、治酒食伤方———雄黄圣饼子。雄黄15,巴豆(去油、心膜)100个,炒白面10两。共为细末,和匀,水和作饼,如手大,以浆水再煮,候浮于水上,漉出,控去水作丸,梧桐子大,捏作饼子,每服57个,渐加至15个,食前清茶或温酒送下。棨[适应证]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而不快。[出处]《脾胃论》。

10、治酒后饮食内停方———百杯散。甘遂、陈皮、葛花各等量。共为细末,每服1耀3,以温酒调后临睡时服。[适应证]凡酒食后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尤其是饮食内停者均宜服之。[出处]《普济方》。[按语]方中甘遂药性峻猛,切勿过剂。一般在临睡前服过药物后,当夜可泻下积食而愈。若过剂后易发生腹痛腹泻不止,宜慎用之。服本药丸期间,不宜服用有甘草的药剂。

11、治宿酒不消方———沉檀聚香饼子。香附子150,丁香60,檀香120,三棱60,白茯苓60,甘松60,沉香45,白豆蔻60,砂仁60,甘草150,木香45,葛花90,干葛120,麝香9,南硼砂30。[用法]除方中甘草外,其余诸药共研为细末,将甘草熬为膏子,炒飞罗面适量,与药末混合后,捏成小饼,每饼2耀3。需用时不计时噙化药饼,一日可连用3耀5次。[适应证]消化宿酒,辟口气,助脾胃,和饮食。[出处]《普济方》。

12、治酒食太过伤脾胃方———仙方内消丸。青皮(去白)、陈皮(去白)、莪术(煨)、干漆(炒出烟)、芫花(醋煮)、百草霜、附子、破故纸(炒)、牙皂各90,黑牵牛子(半生半熟)15。共为细末,醋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随汤下。[适应证]酒食太过伤脾胃。[出处]《普济方》。其一是本方药性温热,对酒食损伤脾胃之属于湿热者不宜使用;其二是由于本方药性猛烈,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切不可贸然自行选用。总之,本方宜用于以瘀滞为主之实证患者。

二、伤酒食

1、治酒胀方———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清半夏、陈皮各3,炒砂仁、藿香各2.4,甘草2,生姜三片。水煎服。[适应证]酒胀。脘腹胀满,恶心不适,纳少作呕。[出处]《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2、治酒食太过方———食郁汤。苍术12,厚朴15,川芎10,陈皮10,神曲10,山栀子12,枳壳12,炙甘草6,香附10,炒仁6。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适应证]酒食郁积不化,酸嗳腹满,不能食,或黄疸膨胀痞块。[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3、治酒食所伤,心腹满闷不快方———煮黄丸。雄黄(研)30,巴豆(去皮,研烂)15。入白面150,同研匀为水丸,如梧桐子大,服用时先煎浆水令沸,下24丸,煮20沸,漉入冷浆水内,沉冷,每一小时服2丸,用浸药生浆水送下,日尽24丸,至微利为度,得利,不尽剂。[适应证]酒食所伤,心腹满闷不快;并治胁下痃癖,气块痛。[出处]《卫生保鉴》卷四。[按语]本方剧毒,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我随意用药。慎之!再慎!

4、治饮酒饱胀方———栀连二陈汤。半夏、黄连、陈皮各10,甘草6,茯苓、山栀子各12。水煎服。[适应证]饮酒后胸满饱胀,懊!烦闷,或呕呃不适。[出处]《症因脉治》。

5、治饮酒后脘腹胀满方———四逆散。柴胡6,白芍药12,枳实10,甘草3。共为细末,每取3,白开水调服,或用水煎煮取汁服用。[适应证]饮酒后脘腹胀痛,满闷不适。[出处]《伤寒论》。

6、治饮食太过致腹部胀满方———香砂枳术丸。木香、砂仁各15,白术60,麸炒枳实30。上药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每服9,日服2次。[适应证]酒食太过后出现腹胀满闷,食欲不振或呕恶不适者。[出处]《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

7、治饮酒腹胀方———枳朴香砂汤。枳壳12,厚朴15,香附12,砂仁6。用水煎煮,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适应证]饮酒后腹胀难忍,甚则疼痛。[出处]《症因脉治》。

8、治饮酒脘腹痞满方———三脘痞气丸。沉香、大腹子、槟榔、砂仁各15,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木香、白豆蔻、三棱(炮)各30,半夏(汤泡七次)60。共为细末,神曲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食后温水或陈皮煎汤送下。[适应证]脘腹痞满,时有刺疼,大便不畅。[出处]《御药院方》。

9、治伤酒胸脘痞闷方———糖渍金橘。金橘、白糖各500。将金橘洗净,放置锅内,用小勺将每个金橘压扁,去核。加白糖250腌渍1日,待金橘浸透糖,以文火煨熬至汁液干,停火待冷,再拌入白糖250,放盘中风干数日,装瓶备用。令伤酒者每日吃金橘5耀10枚。[适应证]伤酒诸症,如酒后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10、治酒食后胸膈痞闷方———谷神丸。木香15,砂仁60,檀香30,甘松30,白豆蔻60,姜黄15,甘草30。共为细末,甘草汁为丸,每丸重3,细嚼,热水送下。[适应证]凡酒食之后胸闷腹胀者均可服用。[出处]《普济方》。

11、治饮酒后诸疾效方———高良姜散。高良姜()90,人参(去芦)30,草豆蔻(去皮)1,白术15,沉香1,干紫苏15,陈皮(去白,焙)15。捣为粗末,每用时取药末9,水煎服。[适应证]专治饮酒后脾虚,心胸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痛心闷。[出处]《太平圣惠方》。

12、治酒食后肚腹胀满痞急方———益智子散。益智子(去皮)1,砂仁(去沙)1,茅根0.6,草豆蔻(去皮)0.6,丁香15,干木瓜1,陈皮(去白,焙)15。捣为粗粉,每服取药3,加入生姜3片,水煎去渣,微温呷之。[适应证]专治饮酒过多,肚腹胀满,不消。心下痞急满闷。[出处]《太平圣惠方》。[按语]本方酒后肚胀腹满,恶心欲吐,证偏于寒者有效,临证当辨证运用。

13、治酒食后胸满气痞方———木香分气丸。香附子50,三棱、广茂、丁皮、甘松、檀香各12,甘草50,豆粉30(炒黄),姜黄9。上药为细末,以砂仁12,杵碎取仁作母,水为丸,如鸡头大,每服3耀5丸,细嚼后水送服。宜常服。[适应证]治酒食后胸满气痞。[出处]《普济方》。

14、治酒食过伤致胸膈痞闷方———全真丸。黑牵牛头末90,大黄15,南木香15,陈皮15,甘草15,皂角30。共为细末,米醋为丸,每服3耀4.5,日服2耀3次。[适应证]对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胸膈痞闷,酒精性肝脏疾病等较为合适。[出处]《普济方》。属实证者可较长时间应用,但体质虚弱者应慎用。

                                         野马编辑

                                  20161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