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长福弟子王佳钰作品《医心》二

 花锦年 2016-11-24
医心(二)
乳房是婴儿后天生命哺乳的源泉,乳房丰满更是女性最美好的标志,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女人最担心的就是乳房不完美,最揪心的是乳腺生病的折磨,为何当今乳腺疾病会如此之多?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真的就是切除吗?有的明明一方能愈,患者却选择开刀,犹如杀鸡取卵,一刀之错后悔莫及啊!
还有子宫,女人独有的脏器,我们在这世界上第一个温暖的家。现在也遭遇着同乳房相同的命运。因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腺病等行子宫切除者并不少见,更荒唐的是一些已经生育孩子的妇女认为来月经麻烦或者痛经等原因而要求进行子宫切除。不是你不生孩子了,子宫就可以切除,不是你切除后万事就可以大吉!打破身体本有的平衡,不仅之于患者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对家庭的和谐安宁更是一种危害。
现今社会生活好,对孩子溺爱已不是个别现象。从“第一口奶”到各种奶粉事件的曝光,从出生第一针卡介苗、乙肝疫苗到以后各种各样疫苗接种预防针,从钙铁锌到各种各样营养品补品,这个社会给孩子的丰富资源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可为什么医院儿科人满为患?为什么各种稀奇古怪的重症难症越来越低龄化?这到底是谁的错?医生?父母?还是社会?小孩子高烧生病,大人抱到医院诊治,明白的医生按风寒诊断用药,不明白的让你检查吊水抽血化验折腾一番,要再碰到个一门心思赚钱的医生,让你补个钙补个铁,买一样补五样,吃了无用不说,还把病情耽误了。
做父母应知儿女衣食保暖,可以说儿女生病都为父母之过。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在说什么吧,《素问·调经论》小儿五脏讲“三不足两有余”,也就是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生病70%是风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食物积滞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小儿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便可能引起肚子胀、肚子疼、腹泻等胃肠疾患。小儿肺脏很娇嫩,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诸如咳嗽、哮喘、发烧等肺部炎症,故注意保暖,小儿方不易受凉感冒。
再看今日,小儿吃的太丰盛,穿衣却不暖,再加洗澡太过,很多父母怕不卫生,怕各种各样的感染,而让小儿从出生那一天,日日洗澡,就算冬天也不例外,却不知洗澡易伤阳气,太多孩子因洗澡受凉感冒而不知,如此如此,哪有不病之理?
窗望见儿抱孙,儿孙牵动父母心,
生儿养女不中用,望子成龙白费心。
老年病人因何起?年轻操劳苦一生;
助儿娶妻又生子,还要为儿带孩孙;
婆带孙儿常保暖,儿媳讲婆不卫生;
媳带孩儿常洗澡,空调风扇受凉风;
常常受凉不能解,孙儿公婆空调病;
外寒包着里热证,大便难解重病生;
血脂血压常常高,心慌心跳又头痛;
长期内热便难解,父母又患糖尿病;
糖尿病人好痛苦,扣饭戒糖坑病人;
突然得了并发症,我看这时饿发病;
更有老人冠心病,各种癌症数不清;
心脏搭桥难忍受,手术化疗好痛心!
各位患者想一想,这些疾病为何生?
这些都为老人病的普遍现象,老人身体本虚,更怕风寒,注意保暖,保持肠道的通畅才是首先要注意的,若不好好保护,再误诊误治,后果怕是难以想象。
为医者父母心,正所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旧时药铺、医馆往往有“但愿世人皆无病,何妨架上药生陈”之类的条幅,藉此宣示医者之宗旨、道义。药王孙思邈著“大医精诚”之理念,更是系统的阐释何为医,何为医心。
从古至今医者为世人所敬,为世人所重。反观今日,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多的伤医事件,医患纠纷不得不让医生患者反思,不是容忍,不是压制,而是反思!当看到来源于温岭杀医案后被医护人员群体广为转发的一张网络照:楼顶上,一名医生的白大褂背上写着这4个黑色大字“不要学医!”时,不得不让整个社会反思,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我们这个体制医疗到底怎么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在微博上“哭自己的行业”:“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梦想,疾病是我们医患共同的敌人。唇亡齿寒,同命相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命之不存,梦将附焉?凶杀已为今日医生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何日医生能回归纯纯的治病救人之职能?”
都讲“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倪海厦的“十三不治之人”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为医者能善,但不能弱!唇亡齿寒,同命相连,为医者何时能回到纯纯治病救人之职能?为患者你可知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蔡长福六经辨证临床研修班开班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