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齿轮助力“天神对接”,“遵义制造”登上月球

 bbbo 2016-11-25


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长达33天的太空飞行后,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此次任务中,航天十院的幕后保障团队为神十一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日,记者再次走进遵义航天园中的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面对面采访了这些在幕后助力“天神对接”的航天人!

1从神八到神十一遵义齿轮再立新功

神舟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于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了30天,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而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作为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不过,截至今天,我国已成功开展了7次空间交会对接,充分验证了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成熟、可靠。

位于大连路航天园内的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群建精密”)在此次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承担了对接机构的系列齿轮设计、制造任务。继助力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后,在本次神舟十一号与天空二号的对接任务中,飞得最高的“群建齿轮”又为祖国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飞行任务中,群建精密承担了对接机构中精密齿轮传动部件的研制,产品涵盖125个品种、243个齿轮传动部件。简单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齿轮正是载人航天工程对接机构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一旦有齿轮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出现无法对接、无法锁紧或者无法分离等状况。

2层层“挑刺”确保齿轮精度

别看这对接、分离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每一个齿轮都是经历了层层检测、数次试验后才能最终飞上太空的。谢志强是群建精密制造部的一名钳工,他参加工作20多年,做神舟系列的产品有10多年了。“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拿着放大镜在齿轮上挑刺儿!”可别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由于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属于对接机构的核心部件,对其精确度、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保障每个齿轮的精确程度,谢志强和他的工友们需要拿着20倍的放大镜,在每个齿轮的齿牙上寻找毛刺,再将其打磨平整。记者了解到,这些齿轮最大的直径为200毫米,最小的只有几毫米,谢志强和工友们每天就睁大了眼睛,一点一点地对这些齿轮进行“肉眼扫描”,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每个齿轮的精度必须达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经过肉眼的检测后,齿轮还需用仪器进行下一步的测量,以此确保万无一失。“齿轮上一点小小的误差都会影响对接,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

为保证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从产品设计到工艺以及生产制造,再到质量检验,公司团队始终秉承“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虽说每一个出厂的齿轮都是经过我们层层把关的,但所有的零件在完整组装后,还需进行很多次的模拟对接,才能放心将它们送上天。”

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且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这其中有“群建力量”为“太空之吻”助力。从接手空间对接机构的研制任务至今,群建精密一次次见证了中国空间交会对接的历史性时刻,并参与其中。2013年,伴随着“玉兔”在月球上踏出的第一步,群建精密更是成功让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中国齿轮刻上了“遵义制造”的标记。今后,群建精密团队还将在火星计划中承担相应的重要任务,正如同他们所说:“能参与国家重要工程项目,保障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就是我们贵州航天人最大的满足。”





(本文为遵义晚报采写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文倬

审核/苟燕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