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狂风骤雨 挤到让人变形的地铁 使更多上班族更倾向于自家的小轿车 雨天路堵停车不易 方便他人的“移车电话” 却又成了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渠道 一、“抄号族”倒卖信息 前不久,在某市会展中心附近的一个停车场中,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拿着笔记本走到一辆车前,写着什么,不一会这名男子又来到另一辆车前,重复同样的动作。 原来,这名男子手里拿着一张电话记录表,而他正在记录车主留在车里面的挪车电话。这名男子说,他平时的工作就是记录这些挪车电话,然后再把表格交给自己受雇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的人会定期给表格上的人打推销电话。 这些“抄号族”们,徘徊在各大商业中心、小区等停车场之中,在一辆辆车前逗留一遍遍地俯下身,对车主所留号码进行记录整合。 案例一离山 前不久,林先生接到一个“挪车电话”,当他下楼之后,发现自己的车并未挡路。可等他回到单位时,钱包却不翼而飞。 经调查,小偷在林先生停车时,尾随他进了办公楼,并掌握了其办公室位置。之后便利用“挪车电话”调虎离山,将林先生钱包偷走。 案例二 前不久,张女士担心自己车会挡路,遂将写有自己手机号码的字条夹在挡风玻璃上。结果打来电话的却是推销化妆品的。 据安Sir了解,这些人不但会抄,还“训练有素”。他们会按照汽车的级别,来划分信息层级,有的供给开发商,有的卖给放贷的,有的...... 如今信息时代 隐私泄露引发的案件 层出不穷 二、朋友圈暴露隐私
7月4号早上,刘先生下楼准备开车外出,拉车门时才发现车被砸。家里两辆车挨着停放,全都遭了黑手,这是图财?
后来刘先生回忆说,就在案发前几天,丹东一家合作单位的李经理曾给他的母亲打过电话,说之前欠的账款得还,但刘先生的母亲对该款项未予认可。
9月中旬,民警在丹东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抓获,他们对砸车一事供认不讳,“这事是李经理让干的”。李经理在历史账目中发现有刘先生母亲的欠款,电话催要未果。为了给刘先生的母亲点儿颜色看看,他从手机中调出刘先生母亲发的朋友圈,选了几张发给朋友王某。王某拿着这几张图片,喊上三个朋友来到辽阳。
不知道刘先生的母亲所住小区叫什么名,但建筑很有特点,王某爬上高楼俯视全城,向出租车司机问询,很快找到了刘先生母亲的所在小区。楼下紧挨着停放的两辆车就是刘先生的母亲经常在朋友圈里晒的,“没错,下手吧……”
警方提醒大家,如果有经济纠纷应该走法律途径,砸车的行为不可取。 三、手机安全使用手册 快把这条实用的信息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多加小心吧! 来源:新北方、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