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了这两点翡翠术语,再也不被称为小白了!

 涂鸦吧 2016-11-25

懂了这两点翡翠术语,再也不被称为小白了!

  有翠友问:翡翠的矿物结构怎么看?

  对于新手来说,除了用肉眼或拿着放大镜,也只能看看外表有无裂纹或杂质脏点,其他的翡翠特性很难看出,尤其是注胶、注蜡的B+C货,只能借助专业的监测仪器才能看出来。

  再者,多数翡翠是不透明的,看不到里边的状况,而冰种、玻璃种翡翠细密、干净通透,可以看到里边的结构。比如棉、石纹、色根等,不太懂行的人会以为这样的翡翠不好不完美。

  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最顶级的翡翠也不是没有任何缺点的,看一件翡翠,不是细心地挑剔杂质,而是看他是否有好种、好色、好形状。

  看翠性

  所谓翠性是一种纤维晶体与斑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结构,可见星点状、针状或片状闪光面。

  翠性(苍蝇翅)

  把翡翠放在光线好的当地,能够看到翡翠表层在光线照耀下出现一个个犹如苍蝇羽翼的亮白色亮光点,这些亮光就是翠性,也俗称为苍蝇翅,这是翡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但鉴定A货、B货也不能完全以此作为鉴定证据,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A货翠性明显。B货在处理过程中遭到破坏而翠性模糊,但是,如果酸处理的程度轻微时,翠性也照样看得出,而且很明显。

  橘皮效应

  家里有橘子吗,快拿过来看看橘子皮。而翡翠的橘皮效应就是指,翡翠的抛光表面呈现出类似于橘子皮凹凸不平的呈水波样,橘皮效应是翡翠表面特有的现象。

  橘皮效应的明显程度可以作为翡翠结晶体粗细的一个判断依据,当桔皮效应很明显时,可在柔和的光线下肉眼直接观察翡翠抛光表面的反射光,就能看到。一般的情况下,须用10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

  豆种翡翠的橘皮效应很明显,而冰种翡翠、玻璃种翡翠就很难看到橘皮效应了。根据橘皮的大小和形态,可以识别翡翠结构的特点,是区别相似的玉石和仿冒品的重要特征。

  如果现在你对橘皮效应的概念还很模糊,那你拿块橘子皮来观察一下,对应着上述的概念,然后再结合翡翠实物来看,也许你更能容易理解一些。

  王老师有话说:

  上面这两个概念相对来说可能有点专业,但是了解一下总是好的,最起码在买翡翠时,说出这两个词不怕被商家认为是小白,防忽悠!!

  王老师微信:7070718

  我们崇尚分享翡翠知识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