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南美艺术团遇难烈士墓

 是燕妮的小村庄 2016-11-25
1956年,年轻的共和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当时,只有2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扩大中国的影响,党中央制定了“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的方针。为此,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邀请国内京剧、音乐、舞蹈界的著名演员组成了中国艺术团。这是一个民间性质的艺术团体,团长由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担任,赵沨担任副团长兼艺术指导,成员包括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刘淑芳、赵青等名家共88人。
  代表团准备前往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这4个国家当时还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些国家甚至还驻有国民党的使馆机构。与1951年那次出访不同,这样单枪匹马进入政治气候完全不同的国家,是福是祸,实难预料。但大家都牢牢记得出行前周总理亲自到和平宾馆为代表团送行时说的话:无论有多大困难,只要能进去,就是胜利;要认真执行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要保证演出质量,通过演出交流文化,广交朋友。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艺术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圣地亚哥、蒙得维地亚等地演出58场,观众达15万多人,艺术团所到之处,都备受欢迎,广大华侨更是欢欣鼓舞。中国艺术团在南美总共演出了五十八场,观众共有十四万六千多人。通过电视观看艺术团演出的达一百万人以上。这个第一次到南美访问的中国艺术团演出的京剧和民间歌舞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誉。艺术团同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的文艺界和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友好接待。拉美四国的国家元首、议会会长和政府官员,纷纷接见了楚图南团长和演员,盛赞演出成功,并向新中国表达了良好祝愿。南美诗人聂鲁达还与演员们一起联欢、合影留念。
  这次访问演出非常成功,是中国与南美洲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举,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也可书下光辉的一笔。1956年11月24日,艺术团成员从瑞士分乘3架飞机回国。当前两架飞机顺利到达捷克后,第三架飞机却迟迟没有到。正当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中国驻捷克大使曹瑛红着眼眶告诉大家:“第三架飞机在慕尼黑上空发生坠机事件,10名同志全部罹难。”。后来,10位遇难烈士被合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的陵园内,陈毅副总理亲自题写了墓碑:中国访南美艺术团遇难同志之墓。
访南美艺术团遇难烈士墓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