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念 | 刘铁芳:大学要无条件追求知识与真理

 昵称815848 2016-11-25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等。



大学要无条件追求知识与真理



为什么要“追求知识与真理”?首先知识与真理不会自动显现,必须要靠人自身去求得,对每一代人和每个人而言,追求知识与真理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其次,为什么要“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因为一旦是有条件的,真理就会降格,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就会成为工具。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的世界之中,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知识并不一定是知识本身,而往往是经过了诸种改造变形的知识。知识怎么被改造的?知识怎么进入个体?我们如何看到真正的知识,真正分享人类的知识?知识与真理不会必然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精神生活之中,而往往会打上各种意识形态的烙印。这其中,有政治意识形态,也有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利益至上的时候,利益本身就是一种主宰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于我们演进的遮蔽同样厉害。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要回到亚里士多德讲的求知是生活的本性,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


为什么要“追求知识与真理”?首先知识与真理不会自动显现,必须要靠人自身去求得,对每一代人和每个人而言,追求知识与真理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任何一代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知识与真理,而必须把自己还原到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保持知识对个体生命的开放性,凭借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敞开自我的心智。


其次,为什么要“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因为一旦是有条件的,真理就会降格,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就会成为工具。知识如果被异化,就会成为权利与权威的“帮凶”。一旦让自己脱离追求知识的过程,而成为知识与真理的代言人,那么,知识与真理将不再保持自身的开放性,个体也不再通过对知识的追求来获得心智的卓越,而是为了扩展自己在世俗生活的权利与力量,从而赢得世俗的利益。当然这个利益有可能是个人的,也有可能是小群体的。


承认大学要无条件地追求知识时候,其实就是要承认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也就是不管外在环境如何,都要保持对知识与真理的无条件追求,保持心灵对世俗的超脱,保持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独立性。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词中写到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实际上是表明了作为一种大学人的姿态,也就是以自由之思想来成就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是自由之思想的目标,反过来,独立之精神又成为自由之思想的条件。唯有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才能促进心智的昌明和精神的发展,扩展民族的心智空间。而一旦失去了学问之于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就会掩盖在对功名与利禄的追逐之中,我们可能会获得物质世界的昌明,但我们的心智空间会被极大地遮蔽,这对于一个民族和社会长远发展就失去了内在的引导性。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保卫大学,保卫大学的学术独立是一个社会健全发展的保障。

 

 

文字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年10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