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坛巨匠潘天寿绘画作品赏析

 书画雅苑 2016-11-25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1、潘天寿《荷塘图》

潘天寿绘画作品以大笔粗线为主,是“大写意”。纵观他的作品,其用笔既果断而强悍,又静练而有控制,具有雄健、刚直、凝练、老辣的特点。他深入体会和吸收了古人的笔墨精华,又溶入了强烈个性,尤其是在气势和力量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笔墨传统。(来源:360doc)

2、潘天寿 《堪欣山社竹添孙》

此幅凝重生辣,粗中有细,生拙而不霸悍,有毛笔画难到之意,雅静而非雅致小巧,有笔墨而无笔墨痕,此者为指画和笔画共同所求的笔墨最高境界。故张立辰梅墨生亦称赞道:“此作之线如屋漏痕,如其自谓:画事之笔墨意趣,能老辣雅拙,似有能,似无能,即是极境”(来源:360doc)

3、潘天寿 《蝴蝶寿石》

此作体现了潘天寿一贯严谨的构图特点,寿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稳妥而厚重,与轻盈的蝴蝶对比鲜明,右边的山菊和竹子对画面进行了点缀,也平衡了构图。画面中仅以浓墨画蝴蝶,既突出了画眼,也与全图的赭石和花青色非常般配。(来源:360doc)

4、潘天寿 《黄花灯影古重阳》

此作靠椅的方形结构与菊花的圆浑结构甚至是一灯如豆,都是以“构建大厦的法则”(吴冠中语)来营造而追求自己的格调,凸显画家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品位。设色上,调和花青、赭黄、橘红,而以焦墨统筹其间,使整幅在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但又丝毫不显突兀和冲突。(来源:360doc)

5、潘天寿 《磐石墨鸡图

此图作于1948年,是潘天寿52岁时的作品。1948年是潘天寿辞去国立艺专校长后专心创作的一年,留下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

此年作品值得关注的一是方形石块的艺术语言已经形成,二是指墨画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此两点在这幅作品中均得到充分体现。

《磐石墨鸡图》的构图很有特色,一块方形磐石横亘画面中央,大虚大实的处理早在1945年的《江洲夜泊图》中已经出现。《江洲夜泊图》一直悬挂在潘天寿的会客室中,可见他对这幅作品的喜爱,原因可能正是因为它开启了后期艺术语言的风格。《磐石墨鸡图》的磐石处理更为成熟。石头几乎成长方形,在左下角冲出画面,仿佛凿进土中。这一向下的力,制止了整个石块的斜势,稳定了画面。同时起到视觉稳定作用的还有左下角岩边的落款,阻止了下滑之势;右下方的丛草和竹枝、苔点加重了画面右边的分量,也起到牵拉的作用。

巨石仅用几根线条勾勒,是十分见笔力和画家对对象的概括能力的。那些勾勒的线条虽然简洁,但一波三折,提按转折中表达了石头之形和质,又有扛鼎之力,生动表现石头的坚牢和韧硬。左上部的墨鸡由一块浓重的墨色画成,在画面中形成大小、虚实、黑白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对比强烈。鸡身虽为重墨,然巧妙留出空白,暗示出墨鸡的结构。

此幅为指画作品,题款中言“不作指画已三年矣”,则此前几年潘天寿因忙于抗战胜利复员和繁忙校事,必定荒废指画殊久。据当时学生回忆,1944年他到潘天寿房间,还看到他的指画作品:“记得他房间里仅一张床,上面铺了草席,一只箱子,桌上放着笔砚,墙上挂着一幅《蛙石图》(指画),另外什么都没有。”潘天寿作指画学清代高其佩,然“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谓之拟耳”(《听天阁画谈随笔》),表达了对拟古的见解。而且他认为学指画必须要先打好毛笔画的基础。这一年其所作《灵芝图》等指画作品,均堪称经典。

6、潘天寿 《鹰石图》

此幅《鹰石图》,就是潘先生的不朽之作。此画尽显潘先生“体块组合”之精髓,鹰是神来之笔,石是平中求险,整幅画的构图是很绝妙的。巨石方长起棱角,视平线贴近地面,石头的千钧重量和坚硬的质地艺术地表现出来,潘先生巧妙地运用“变实为虚”的方法,只用粗笔纯墨画出石的轮廓,线条中显出凝练沉健,铁画金钩,笔力雄健。石面不皴不擦,唯取其形,将体块转换成了框架,让人对岩石的厚重感一目了然。巨石上方雄踞之鹰,苍老披纷,嘴爪坚硬如铁,居高临下,转侧睥睨,雄视远方。石上绘的最常见的山花野卉,用色多变自然,特别是巨石下侧一簇小花,与巨石形成鲜明对照,阳刚与柔美,硕大与弱小,互为映衬,各显奇妙。左上角威风凛凛之鹰,也与右下角柔美小花形成巧妙呼应,艺术大师往往能化平凡为神奇。(来源于:新浪网

7、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这幅作品是潘天寿把岩石和野花作为主体的很有代表性的大幅杰作,是他数十年生活经历的集中的抒情写照。画上爬在岩石上的两只青蛙很为别致,它们的出现加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气。前面那一只还似乎若有所思呢。它们身体的青灰色与设色绚丽的山花形成对照,真实地表现了荒野山景中大自然有声有色的戏剧,处处有景有情。

在潘天寿的作品中,所画的都是常见的题材,但这些最平凡的东西,经他的点化,便具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寄予无限的热情,信手画来,总是表现得那么新颖别致、优美动人,真有一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杰出才能。这幅《记写雁荡山花》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他从深入雁荡山写生得来的这些山花幽草的细微题材,居然被他化为气势磅礴的巨制。为了使这些山花幽草表现得更鲜明突出,他采用双勾重彩画法,与大笔浓墨的写意岩石,取得粗细、刚柔、黑白、青红的强烈对比,并巧妙地使之达到对立统一,产生丰富的变化和动人的艺术效果,同时创造了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以小见大,以平见奇。

8、潘天寿 《新放图

潘天寿的作品用浓墨、重墨的多,有沉郁博大之气,但此幅《新放图》却用淡墨画成,独具清雅淡逸之格。

荷花是潘天寿喜爱的题材。他常居西湖边,每到夏日,“接天连夜无穷碧”是时时入眼入心的寻常之景。他景云村住所的旁边,即是名曰“荷花池头”的小巷,明代一武官曾于此筑荷花池。再则,荷花的梗、叶、花苞等,造型点线面皆有,能充分实现他对画面构图的探索,展现他的笔墨特点,所以荷花在潘天寿作品中是一个比较主要的题材。

新放图》以指墨画成。荷叶以淡墨抹出,再加淡石绿,斑斑驳驳的效果仿佛雾气笼罩般。潘天寿曾说:“墨能得淡中之浓,浓中之淡,即不薄不平矣,其关键往往在用水用纸之间。”

这片荷叶,笔墨非常丰富,但又十分整体,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由此可见一斑。荷叶下甲肉并用断断续续地勾出新放的荷花,挺立的花苞和几株水草。整幅作品墨色轻淡,设色柔雅,烘托出清晨薄雾中新荷的稚嫩和清新。此般清逸雅致的风格,在他霸悍阔大的作品中显得十分别致。

9、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图

小龙湫下一角图》把平常难以入画的山间小景通过剪裁摄入画中,从立意、取材、笔墨、构图、设色均给人以耳目一新。图中岩石,不求圆润、玲珑、剔透、灵动,而求方折、突兀、陡峭、坚凝,用笔以苍劲、奇雄、古拙、挺拔、生辣为事。图中山花野草用工笔重色点缀于山石之间形成对比。此图给人的印象是境美意妙,近于壮美乃至崇高。这种风格不光是他的个性,也是近代中国人欲以雄力改造世界的审美理想的曲折反映。

10、潘天寿 《水墨荷花图

《水墨荷花图》是潘天寿26岁时一幅水墨作品,作于1922年。潘天寿早年就学浙江省立师范院校,因经济的原因不能继续深造,于1920年回老家宁海,在正学高小做一名美术教员。1921年经朋友介绍,转入浙江孝丰(今属安吉县)高小任教师。这期间,与当地书画家沈遂贞举办书画联展。《长风白水图》。《水墨荷花图》都代表潘天寿在这时期创作风格。此画直幅中堂高144厘米,横79.5厘米,纸本水墨,画中荷花气势非凡,痛快泼辣,如妙龄少女在夏风中翩翩起舞,沿左侧纸边题诗一首”往往来来,娉婷一花花,楚楚背人自为言,侬貌何如女。”此图不但构图新颖,笔墨简而耐看,流畅洒脱,而且诗画相得益彰。

11、潘天寿 《祝寿图

祝寿图》作于农历甲子,正是潘天寿汲古发新转折时期的标志性作品。题材吉祥,画面喜庆,系潘天寿为“伯九世伯”大寿所作。然从工致的双勾、淡雅的设色,有悖奔放体貌的风格,可以推断,当为潘天寿用心之作,画面翠竹、灵芝、雅兰轻描谈写,寿石则中锋健毫,随机点染,如屋漏痕,似锥画沙,传统功力,个性风采,相得益彰,显露了20世纪30-40年代潘天寿积极探索期的端倪,也为50、60年代艺术全盛期的到来,点燃了希望之灯。

12、潘天寿 《曲柳春燕

曲柳春燕》中三只小鸟相互拥簇在枝头,两只背对观者,一只飞跃枝上。虽然身姿各异,但视点都集中在中部,揖让顾盼,好似已经商定,一起分享春色,振翅欲飞了。这一简洁的题材,却勃发著生动活泼的张力,画上树木新发枝条,树干向侧方倔强地生长,又有一侧枝伸向画的中部,给人以力与美的感受。行笔多顿挫,笔锋多转折,方转亦非同圭角,方中有圆,刚劲柔韧,虽弯不断,给人以藏坚劲之力于含蓄之中的感觉,毫无平滑浮躁之气。作品的笔墨之中,显发了潘天寿高超的水墨技巧,赋水墨以有深度、有质感的变化,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生命感。他在造型上讲究落墨为格,法度谨严,笔不妄下。一只小鸟,通过深浅不同的运墨,在似不经意的墨晕中把鸟儿灵趣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往往成为画中最具精彩的“活眼”。树木著淡墨,湿笔大椽挥洒,一气呵成。草叶等也能运用不同的笔墨,不失质感地自然生成,交相辉映,构成了墨色的斑斓韵律。在水墨氤氲中,营造著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境界,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著生命的价值。

13、潘天寿 《微雨蔷薇》

此图作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是潘天寿青年时期的作品。从1938年至1948年是潘天寿风格形成期。虽然长达11年,但其中抗战八年辗转内陆,作画自然就少,感慨良多,诗多于画,条件差。所以绘画风格形成关键的倒是抗战胜利后的二三年。近代诸大家中,潘天寿的画是最有惨淡经营之颜色的,他不仅注重构图上的张力表现,追求整幅作品的总体效果与感染力,也要求整体的大变化、大对比中有局部的小变化、小对比。因此,他的画堪称是中国画图式研究者的最佳典范。此“睡鸟图”是潘天寿花鸟画中比较习见的知名题材。其在用墨上,全局的色彩节奏分明,蔷薇用色彩,苔点用淡墨,竹叶、竹枝浓淡相破,墨色变化微妙但全局的色调关系响亮明确,绝无闷、塞、花、空之弊。用笔刚劲,纵横驰骤、老辣酣畅,诗人在惨淡经营、成竹在胸之慨的同时,又得到解衣盘礴、元气淋漓的审美感受。正如他的自作诗“一天微雨老蔷薇”,画出了雨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致。

名家推荐

邱汉桥,我国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家,思想家。中国当代绘画“北势南气”大格局理论思想的倡导者。当代艺术美学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论的创立者。提出当代绘画新理论发展纲要邱汉桥十八字法 “ 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是邱汉桥在中国绘画近两千年来技法创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汉桥25岁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乡梦》等入选辽宁省美术大展并入选文化部国外巡展和全军美展。30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32岁作品《外面的世界》获法国尼斯国际双年展最佳作奖,33岁作品《三月寻故里》获中日艺术展铜奖。36岁作品《世纪魂》获全国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40岁作品《丰碑》获香港全球华人艺术展特别金奖。43岁作品《雨后斜阳》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奖章及证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