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走近卖印泥的百年小老店~上海西泠印社

 林淽夏 2016-11-25

转载自百度篆刻吧,原作者百度ID:诗籁,内容稍有删减增添,如有不便之处,请告知。

西泠印社是?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




西泠印社在百年前创社之始就有两家:丁仁、吴隐、王禔、叶铭四君子在杭州的孤山创立了西泠印(印人学术)社。并请吴俊大师担任首任社长之职。与此同时,吴隐由于擅制印泥,于上海设立了一个主营印泥和兼为西泠印人在沪接洽篆刻印章业务的西泠印(印泥及篆刻相关用品)社。
而今,上海西泠印社主营印泥依旧。但现不再为西泠印人在沪接印,而改为了上海当地知名篆刻家为主。杭州西泠印社则成了文化传播的集团有限公司,办展、拍卖凡跟金石书画篆刻相关的几乎都做,当然也做印泥。
关于两家都做印泥,且都西泠冠名,哪家正宗?据上海西泠店员说,为此还到法院打过官司,最后以上泠胜诉、杭泠败诉而终。毕竟杭泠是建国后才向上泠学习的历史谁也改变不了(上泠泥技术从吴隐始,杭泠泥技术从韩登安弟弟和弟媳始。韩登安是王禔学生,而吴隐和王禔是四位创社人中的二个,吴隐比王禔年龄要大。)。至于谁好谁差?基本上每家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但若细论性价比,还是上泠更显专业一些(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但基本已被大多数人认同)。
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和河南中路路口附近,一间店铺显得格外的格格不入,这就赫赫有名的中华百年老字号上海西泠印社。为什么说格格不入呢,因为两边都是卖衣服的。左边的店卖外衣,右边的店卖女式内衣和文胸。看到这份光景,让我不甚唏嘘。



进入店中,吴俊(吴昌硕)大师所题匾额“高”悬,而营业面积居然比我家客厅还小。营业员是位很亲切的上海老阿姨。柜台中摆放着售买的与篆刻相关的各种工具,我以汉口同类商品的价格参看了下,真心不贵(这可是在上海)。柜台上摆着各款印泥的价目总表,和四款用搪瓷盒装乘的主打印泥(光明、镜面、箭镞、朱磦)。侧目而视墙壁上张挂着王个簃先生的题字和上海当地一些名家的印屏(有鲁庵传人高式熊、有央视鉴宝蔡国声等等)。看到这些我仿佛可以感觉这个店铺昔日时的辉煌(特别民国时),再看看地面和四周一下子回到店内生意冷清的现实,再联想前日在杭州的孤山西泠里游人如织的场景。唉~我叹了一口长气。



上海西泠店里卖印泥是以克计价的,10克起售。有购买意向的人,还可先免费试用后再买,如此真诚生意卖印泥,为我在国内仅见。我先买了50克光明,而后又为人带了50克箭镞,最后我又买了一盒九十年代老美丽(说明书居然用连史纸印制,上面上海电话居然还是7位,有点穿越感,但泥非常非常好)。而同行的朋友则买了盒九十年代老光明。临走时请老阿姨帮忙开了个带买箭镞的收据,当她写好后我一看,这写法这格式使我又来了一次穿越回到了八十年代末。此次购物圆满结束,老阿姨细心的称重并调制、店里的今昔对比、一丝不苟货真价实、有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等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真心感觉西泠印学在杭州,而西泠印泥则在上海。

这次我慕名来上海这家比我家客厅还小的百年老店真心是不虚此行。从中我发现了一种可贵又可敬的精神,正如吴俊昌硕大师和王贤个老先生为上海西泠印社所题的文字-西泠印社(上海),精益求精。一百年过去了,这种自吴隐潜泉时伊始的文脉在当下市场经济大潮中似乎还依稀可见,而这也可以说是上海西泠印社的企业文化吧!而冲这种精神这种文化,我想我如有需要还会再次光顾这家百年‘小’店。



回到家后,当我再次打开包装纸看着自己顶高温慕名在上海西泠印社买的印泥时。联想起自己眼见的真实的上海西泠印社时店里人家又称又调又解说又示范的那些场景,顿时觉得这些称回来的印泥已经不仅仅是区区50克的印泥的事了~

如果你喜欢书画,这里是一个能让你明白书画作品上如果选择印泥的地方;如果你喜欢金石,这里是一个能让你明白拓片上如何选择印泥的地方;如果你喜欢篆刻,这里是一个你不能不去的地方,因为你如果没近距离观摩根本谈不上懂印泥。总之,上海西泠印社对于每个在作品上用传统印泥盖篆章的人都是一个有机会就应该去一去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