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互联网 ”的智慧校园

 太平盛世在等你 2016-11-26

走向“互联网+”的智慧校园

过去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多地着眼于高校内部各个传统环节的优化、改良与革新,其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基于边界清晰的“校园”这一概念之上的,网络也更多地以一种工具的形式加入其中。而当整个高校的流程、模式、形态都发生重大变化时,问题则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我们所面临的可能并非是各种校园业务的大大小小的修补,而是如何从外部去审视、破解、颠覆和重塑传统的大学校园,使其与互联网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底层结构的“升华”。这样一种新型大学校园的愿景,用如今流行的标签作为注解,则或许可被称为“互联网+”校园。

1 以“数据技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数据形态

“互联网+”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向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的快速跨越。

IT与DT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是体现在人们的思维层面。

IT时代“信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权力”,以方便“施者”控制和管理外部世界。

DT时代,数据将更充分流动与透明,在数据的利用过程中也更注重责任和体验,更加注重利他和激发,包括“施者”、“受者”在内每一个人的活力。

从IT到DT,这一转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有其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经过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期,各高校基本都已建成了各类基于公共数据库的信息化系统,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都在这些平台上生成、获取、储存各类个人数据,这些数据也为个人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撑。而在“互联网+”校园中,数据则不仅仅是为个别人所用,也不仅仅是在某个单个的系统或平台中被生成、应用,更多地将用于为每一个个体提供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个性化服务。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校园中,每一个个体的数据对于他人而言都是有价值的,数据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将释放更多的潜力,并最终激发整体的活力。

从IT到DT,体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层面还意味着从以教和管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以教和管为中心最鲜明的特征即以各类系统应用为核心,校园用户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围绕着系统来开展,其形式依系统而定,其结果是教学、科研、服务等使用场景被人为地固化,各类系统越来越庞大繁复却又被牢牢集成在一起,导致用户需要去主动适应系统,并且很难便捷地从系统中获取目标服务,数据的利用长期处于低能或低效状态。而以学为中心,则更强调学习者的核心地位,强调人与系统的个性化交互,强调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各类校园应用以不同的传达形式动态地、碎片化地、按需地提供给用户,数据以高能或高效状态持续被用户所利用。

走向“互联网+”的智慧校园

2 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技术形态

要实现从IT到DT的数据形态的转变,需要加强“云”、“网”、“端”三者的建设和融合,整体推进新技术形态的建立。

“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它既为“互联网+”提供了内容、数据的存储空间,又提供了针对内容和数据的计算、服务能力,并基于数据构建了能够更加反映真实状态的整体模型。

“网”是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的关联、延伸、拓展,也可以理解为是“云”与“端”之间的渠道,它使得人人、人物、物物的广泛连接、交互成为可能。

“端”即指各类终端,既包括传统的桌面设备,也包括以智能于机、平板电脑为主要代表的移动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此外,端也指这些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如,各类APP等。端使得信息、数据能够因时因地通过不同的“触于”实现与用户的触及、激活,使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中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走向“互联网+”的智慧校园

3 以“实时协同分工网络”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组织形态

在过去,校园成为高校与外界区隔的边界,各类信息技术在校园这一范围内得以运用,而学习、科研、生活则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使得三者之间呈现为“校园>信息技术>生活”的状态。

在“互联网+”校园中,借助网络技术,学习、科研、生活已不再受到校园这一物理边界的制约,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也延伸至校园之外,与学习、科研、生活紧密叠加,从而呈现出一种新型的大学校园时空格局。

走向“互联网+”的智慧校园

实时协同的分工网络这一新型组织形态使得上述跨时空的新型大学校园的运作成为可能,它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典型线性控制特征,使得分工更加高效、整体规模和容量更大、社会化参与程度更高。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校园视为一个参与者规模庞大,含有元数节点,类似于人脑的分工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分工协作所产生成果的质量、效率届时也将以指数级的方式获得增长。

4加速高校的“开放化”,形成智慧校园的新关系形态

借助互联网的有机融入,“互联网+”校园中包括教学平台在内的各类信息化应用将从连接走向融合,信息和数据不再是以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传输,而是在和云端充分融合后,实现自由的交互,并在流动和分享的过程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价值。这意味着课程和教学资源固有的结构和边界被打破,将不再局限于某个班级,也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内部,而是向外界延伸和开放。

课程和教学资源分享的人群越广,则其体现的价值越大。通过互联网,个体间的学习被连接起来,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分享学习体会和经验,并在与其它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协作中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