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贯穿日常生活的2大心理学效应,第2个应尽力避免!

 午夜晴空 2016-11-26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之前和大家分享了3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很多朋友都表示感兴趣,所以今天再给大家分享2个好玩的心理学效应,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将认真对待您的回复。

贯穿日常生活的2大心理学效应,第2个应尽力避免!一、演唱会上,为什么害羞的观众也会大声唱?

参加过演唱会的朋友应该有非常直观的体验,比如一些非常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的人,可能说一句话都要憋半天,在演唱会现场却比谁都兴奋,大声歌唱。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叫做“去个性化”,一旦人置身于一个团体之中,其个体意识会被压抑甚至变得非常淡薄,这就导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降低。

内向的人不再会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观察,在这种巨大的开放感之下,人们潜藏在心里的欲求会进一步得到释放,很多人会想:“反正周围也没人认识我。”突破了常规人际关系的束缚,害羞的人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他们常常会大声唱歌和喝彩。当然,大声喊叫也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使人经常舒畅。

贯穿日常生活的2大心理学效应,第2个应尽力避免!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长期持续这一状态,也会导致一些危险后果的出现。当人们过于注重团体而忽略自我意识时,就会感觉什么事都和自己无关,也都不是自己做的。一些足球迷如果进入这种狂热状态,就很容易变成寻衅滋事的“足球流氓”,如果是在丧失了社会性的团体里,“去个性化”也会使人做出一些反对社会的举动。

二、路见不平,为什么那么多路人不愿帮忙?

说实话,第二点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有时候会在路上碰到一些需要帮助的老人或残疾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想着去帮他们,然而会真正出手的人却少之又少。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并不是人们不够善良,也不是人们太过害羞,而是出于“林格曼效应”。

贯穿日常生活的2大心理学效应,第2个应尽力避免!

为什么我们想帮忙又不愿意出手呢?因为在这种公共场合,有很多人存在,我们会想:“就算我们不出手,也会有其他人帮助他。”这其实是一种过于依赖其他人的想法,而这一现象就叫做“林格曼效应”。

这位叫做林格曼的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名的“拉网实验”,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一群人拉一张网。我们一般认为随着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会更大, 其实结果恰恰相反,随着人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会想”还有这么多人会出力,我少用点儿力也没事“,于是每个人拉网的时候都不再那么用力。

贯穿日常生活的2大心理学效应,第2个应尽力避免!

因此吃大锅饭、滥竽充数的情况总是屡禁不止,而在现代社会,许多有困难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也是出于这种心理效应。想要社会和谐友爱,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一心理效应,并从自身做起,彻底打破它对自身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