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本清源:天地之道

 默照 2016-11-26

浅谈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至诚礼敬历代医祖



 

首先,祝愿大家

中秋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其次,给大家道歉!

因我校迎接中医学专业认证

小道有幸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工作

加之学生会纳新换届

小道连日来除了上课都在处理公务

无暇顾及公众号,实在惭愧

望不弃谅解

 

中医学根植于

我国古代哲学的文化土壤中

精气阴阳五行等学说构成了中医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说起这些“高深”的门道

很多人会想到玄学、鬼神之说

不可否认

中医有其玄妙之处

但那是现代科学尚未探明的部分

而并不是玄学

中医学有着丰富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

更多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性质

由于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内容复杂

每一个学说的临床实践运用都很广泛

这一篇文章,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精气阴阳五行的概念

 

“道之为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二十一章》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精”与“气”不严格区分,“精气”的概念是一体的

用来指示

构成宇宙万物及其变化的本原

是宇宙间无处不在的最原始的精微物质

应用于中医学

由于精气学说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

精气构成天地万物,

是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

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

同时,精气具有信息传递的中介作用

精气学说因此成为

中医学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思想的根源


“人之血气精神者,

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灵枢·本藏》

精气的概念在中医学里实现了具体化

精、气、血、津液,

是共同构成人体

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灵枢·本神》有云: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作用,化生精,人体由生

“夫精者,身之本也”,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父母的生殖之精相合,孕育生命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我们以后详述

总之,人体之精以先天之精为本,

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生成

临床问题上

先天之精多指肾精

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

肾精可以因后天之精的滋养而减缓消耗

但无法被补充

也就是说,肾精在不断消耗

肾精的多少决定了你的

生命质量和寿命长短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补肾保健品

但是生命的规律无法违逆

提升肾气

也不过是增强肾精的气化功能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

言人者求之气交
帝曰:何谓气交?
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

天枢之下,地气主之;

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气,在中医学

是功能活动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

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生命进程

“精化为气”,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气化)

认识人体的功能代谢

并沟通联系天地万物的生化循环

“天地有常,无往不复”

这个“气交”指的就是

天地二气交汇的运行规律

天地之气交合,化生万物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

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自然万物在天地之气的升降循环中,

完成相应的变化


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

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

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

反常则灾害至矣。

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内经》毕竟年代久远,文字晦涩

我知道各位心里的感觉:

天哪!这么多原文,我有点乱

好吧,咱们通俗的讲一下

此处,“神机”指的是

生命体内气化活动规律的机理

“气立”指的是

生命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化活动规律

这里体现了中医学的“恒动观念”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无形无患”,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建立于物质之上

没有了物质这一载体

则阴阳二气离散,气化停止,生命终结

这里又说明了中医学不是玄学

是理性的客观的一门学问


“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

善言古者必验于今,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

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最初的含义十分朴素

就是以日光的向背而言阴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天与地、水与火,这是绝对的

随事物总体属性或比较层面而变化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属性相互转化

比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比如对于五脏,心肺属阳,而肺又属阳中之阴

阴阳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调节人体平衡


中医学有三大病机之说

万病不离其宗: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飧泻就是消化不良性的腹泻,

中医认为是清阳之气下陷导致的

临床多宗补土派李杲的升阳益气法

如补中益气汤、升阳除湿汤等

胀就是胸脘胀满

中医认为是浊阴之气当降不降导致的

故多用理气降浊之法治疗

 

小道最初觉得精气阴阳学说

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

随着学习的深入才逐渐明白

中医学就是靠它

构建起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

发现了调节人体异常状态的方法

没有坚实的地基,何谈高楼广厦呢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曰稼穑。”——《尚书·洪范》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相生顺序)

最常见的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中国古人以五行,

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

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木曰曲直,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

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

凡具有温热光明、上升等性质或作用的

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曰稼穑

凡具有生化、承载和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

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

凡具有沉降、肃杀和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

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

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

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的运用范围同样是天地万物

天哪,中国古人的观察力、想象力、等等力

并不亚于欧美大片

什么《星际穿越》《星际迷航》……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化

使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各行其道

五行学说用于

阐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具有无比的重要意义,内容详细丰富

我们以后结合藏象学说和临床病例详细论述



好的,我们对精气阴阳五行

有了初步的了解

说实话,任何一个概念拿出来

都足以写出长篇大论

起码

我们必须清楚

中医学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

绝对不是玄之又玄的不可知论

中医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才得以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流传至今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

如果您想看更多内容请点击同期发布的

第三篇文章


我们的团队正在建立中

课业比较紧张,

而且《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博奥精深,

为了保证质量,更新速度提不上去

望不弃海涵!

一个月后,我们就可以申请原创认证

届时会推出赞赏和评论功能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