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菩提树与佛教究竟有什么关系?

 xdd响当当 2016-11-26

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的王子,而他却毅然放弃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终成正果。所以后世礼佛之人都会拜谒菩提树,并且对其心存敬意。


云冈石窟菩提树下二佛对坐像

寺院中可常见菩提树,菩提树是寺院中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之一,寺院中人日日吃斋念佛,偶然间抬头见到一片翠绿之景,心里应该也是欣喜的吧。


寺庙前的菩提树

有关菩提的典故颇多,譬如流传最多的一首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来源于一个佛教故事。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要传位于弟子,大家都作一首偈语(有禅意的诗),看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而当时慧能禅师吟出这一偈,得到了师父的衣钵。


寺庙中有关菩提的偈语

因为深知这些典故,佛教僧侣们和礼佛之人视菩提树为圣树、智慧树和觉悟树,十分敬爱菩提树。而随着近几年信佛之人越来越多,市面上推陈出新的以“菩提叶”、“菩提子”、“菩提花”作为制作原料的手工制品也显著增多。


塔尔寺中的菩提树

叶上生“花”菩提叶可作叶脉画,而专在菩提叶上所作之画名为“贝叶画”。古时候,寺庙中的僧侣们就喜爱以圣树之叶——菩提叶制作叶脉,或在上面书写经文,或以此为画布绘制佛教图画,还会将这些经文和图画赠予信众以祝吉祥。


光影下的菩提叶

在我国,叶脉画出现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出现的贝叶经文、贝叶佛像随佛教流传至中国。这些贝叶画主要是以佛教内容为主要表现题材,如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菩萨、达摩祖师、力士金刚等人物画像,以及伏虎、降魔、证果、面壁参禅、一苇渡江等佛教故事。


匠人在画叶脉画

叶脉画以叶脉清晰、颜色古朴、线条流畅、笔触细微、薄如蝉翼为特点,可经久不变色,不被虫蛀。现存的可考证的叶脉画,存世时间最长的已有两千年。


金刚菩萨菩提树叶叶脉画


千手观音菩萨菩提树叶叶脉画


骑象菩萨菩提树叶叶脉画


菩提子

非菩提籽,很多人以为菩提子是菩提树结的果子,其实菩提子早已称为一个泛泛的概念。古时候,佛家僧人经常用各种树木的种子串成佛珠来念经计数,使用的种类多了慢慢形成一种文化风俗,而这些念珠也被统称为“菩提子”。最常见的就金刚,星月,白玉,千眼,凤眼等等种类的“菩提子”。其实大多数菩提树结的籽是软的,并不能被串联起来。


而现今,随着文玩菩提市场的发展,菩提子更泛指为可以用来穿制成数珠法器或者文玩手串的热带、亚热带坚果类植物种实,总计有二百至三百种之多,备受一些文人雅士的追捧。不同植物的果实可以加工出同一种菩提,而同一种植物的果实做成的菩提子可能被冠以不同名字。


星月菩提


金刚菩提


象牙果菩提子


菩提十八籽

被冷落的菩提花

相比备受追捧的菩提叶和菩提子,以菩提花作为原料的制品倒并不多,大多是作为花草茶的配料。据说菩提花草茶具有舒缓情绪的功效,很适合容易紧张、失眠的人来喝,不仅如此,据传它还有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头痛及改善失眠。


菩提花在中国并不常见,而它在南非被称为帝王花,是南非的国花。它的花型别致而优美,能让观者有赏心悦目之感受。它以其巨大的花盘、绚丽的色彩与优雅的造型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有人将它誉为全世界最富贵华丽的鲜切花。


菩提花的造型大气优美,特别是其花瓣层层叠加而上的模样,显得与佛教中“五树四花”中的莲花极其相似。可惜的是若在网上搜索一番,就会发现很少有人将此花作为纹饰,难免有些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