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

 vug 2016-11-26

   《历史的拐点》通过五件事分别讲了中国的故事:

一、商鞅变法--农业的崛起

二、汉匈战争--根基的稳固

三、澶渊之盟 --  走向海洋

四、郑和下西洋--日落风帆

五、甲午战争    --重新塑造      

魏国国相重病前将商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是却没被魏惠王重视,甚至一度要杀害商鞅,商鞅无奈逃离魏国。此时年仅
商鞅的变法大计说服了秦孝公,但是秦国的大臣权贵却对变法并不买账,但是在秦孝公的主持...
商鞅面对犯法的人从不留情面,太子犯法,商鞅采用变通的方式,将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
秦惠文王将谋反的罪名安到了商鞅的头上,商鞅不得已开始出逃秦国。商鞅在任时,建立什伍...

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王子以鸣镝射杀爱妻战马的手段训练出一支强大的草...
匈奴一直是汉武帝的心头大患,于是朝堂上发起了一场关于战与和的辩论。结果主战派大臣王...
马邑之战四年后,汉武帝决定北伐匈奴,他采用了卫青的建议,四路大军跨出长城,深入匈奴...
公元前127年,卫青夺回了匈奴盘踞多年的黄河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漠南之...
公元前119年春天,汉武帝决意乘胜追击,发动漠北之战,他把远征漠北的使命交给了卫青和...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


    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迅速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只要过了黄河,就可直取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当时的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敦促下,御驾亲征,也来到澶州。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激励宋军奋起抗敌。萧挞凛之死,成为澶州之战的转折点,辽军损失统帅无心再战,萧太后提出了议和的建议,宋真宗当然求之不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19年前,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新航线,为了感谢天妃的保佑,航队归来时,郑和在长乐建造了天妃南山行宫。明成祖朱棣死后,禁海成为朝廷的主流,郑和的远航被迫中断。
    公元1403年6月13日,建文帝在宫殿里度过了皇帝生涯的最后一天,一场大火遮蔽了建文帝的去向,他是命丧火海还是亡命天涯,众说纷纭。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公元104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然而数十年后,郑和的这支船队销声匿迹。

历史的拐点·下西洋 第3集--第4集

    公元1405年,郑和开启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在此后的十六年里,郑和完成了五次下西洋,虽然海上需要面对众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但郑和最担心的是身后的暗算。对郑和远航的非议在朝堂上从未停止过,缺乏商业驱动的远航让帝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20161109 历史的拐点·下西洋 第五集

    在印度科钦曾有块石碑记录中国人把渔网带到这里,刚好和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吻合。公元1407年,郑和在返航途中灭掉盘踞在马六甲的海盗陈祖义。公元1433年7月,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船队回国,跟随船队的还有很多外国使节,但是却不见郑和的身影。郑和以一种沉默的方式留在了海外。

历史的拐点·下西洋 第六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