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分开,但给孩子的爱不分开(推荐单亲家庭读的绘本)

 yuqingobax6ape 2016-11-26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不稳定。据悉,我国每天有上千对家庭正在破裂,每天有数以百计的孩子加入到单亲家庭的行列。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他们,正默默承受着父母离异带来的痛苦,甚至有些孩子在面对父母离婚时不堪一击。


婚姻破裂不仅仅是夫妻两人的事,也牵动着两个家庭,尤其还涉及到无辜的孩子。父母有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利,但更有保护孩子的义务。因此,我今天推荐的绘本,不只给孩子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


▌《小獾的两个家》——分开不代表爱的消失

作者:(法)纪蒂·威尔等文,(法)安娜·威尔斯多夫等 图,周国强 译



《小獾的两个家》是《我爱阅读丛书:蓝色系列第一辑》中的一本,这套丛书是风靡欧洲的儿童分级阅读故事读本。该书图大字少,篇幅虽短,但文字琅琅上口,3-6岁的孩子只借助形象的图画就可以独立读完该故事。整本书篇幅虽短,但含金量很高,是一本连大人都深受启发的绘本。


这本书用孩子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爸爸妈妈不再相爱要分开的故事:小獾孤零零地坐在花园的角落里,心里很难过。爸爸和妈妈整天争吵不休:为一个脱线的纽扣、一双没有洗的袜子、一支没有挤干净的牙膏甚至是该关窗还是开窗而吵过不停……最后,他们不再吵架,却整天都不讲话。他们不再相爱了。不过,獾爸爸和獾妈妈向小獾解释说:我们不愿意住在一起了,我们总是吵架,你也不快乐,我们决定分开住,但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爸爸妈妈最终还是分开住了,小獾一段时间在爸爸那住,一段时间在妈妈那住,爸爸不时地问小獾:你的獾妈妈过得怎么样?小獾终于相信,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他。小獾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了:人生就是这样的,只要尽力去追求快乐,这样就能幸福。不过,小獾有一个愿望:“等我长大了,我会有一群小小獾,我会一直爱他们的獾妈妈,直到永远。”


从小獾身上,我们能窥见很多婚姻不幸家庭孩子的心里伤痛。孩子对感情其实是最敏感的。当婚姻无法维系时,很多父母大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为了孩子,凑合着过吧。弗洛姆这样说:“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如果你的婚姻无法继续下去了,不妨像獾爸爸和獾妈妈一样,和蔼、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这样做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难免会像小獾一样产生缺失感,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与此同时,父母一定要向孩子保证:父母只是分开,不住在一起了,但对他/她的爱却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正视孩子内心的伤痛

作者:Jeanie Franz Ransom



这是一本英文绘本,直译为“我不想谈那个”,适合4-8岁的孩子阅读。这本书讲的是小女孩听到父母要离婚的消息后,内心经历了一场情绪风暴。作者以生动的动物形象将孩子的情感、反应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像狮子一样大喊大叫就不用听这些让人伤心的语言了,像鱼儿一样藏在深海里无声哭泣,甚至是像刺猬一样竖起家尖尖的刺将自己保护起来……


面对伤害,人们会出现不同的应激行为。小孩子也是一样,很多小孩儿会过度忧虑,有的还会出现行为退化(如尿床、吃手、过度依赖),有的孩子会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事件无异于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个巨大的创口,虽然看不见,但它却真实存在。通过此书,父母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正视孩子的心情,而孩子在对小女孩的情绪感同身受的同时,接受自己的情绪。


孩子还小,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内心伤痛,更多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唯有正视孩子内心的伤痛,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疏导。这是因为,压抑并不能让负面情绪消失,它会不时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如生理上的或心理上的)涌现出来,搅得人们不得安宁。而且,压抑了自己不良情绪的人,也无法感受到快乐。


这并不只适用于孩子,对大人的情绪也是一样。父母需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内心创伤,平静并理智地正视离异或失和现状,才能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否则,将可能出现孩子的情绪与父母的情绪搅合在一起的情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爸爸的围巾》——被爱着的孩子可以很坚强

作者:阿万纪美子  文,麦克·格雷涅茨  图,蒲蒲兰 译



《爸爸的围巾》讲述的是爸爸去世后的故事。爸爸的围巾是一条暖暖的绿色的围巾,妈妈将它给了“我”,说这条围巾很适合“我”。于是,“我”戴上了爸爸的绿围巾。上学路上遇到了一条大黑狗,“我”紧握围巾没有被吓哭;和同学们玩捉迷藏,“我”跑得比以往快了很多;“我”不怕同学的欺负,而且学会了照顾妈妈……可是,大风刮走了爸爸的绿围巾。原来,爸爸的绿围巾会魔法,变成了春天的绿树绿草。“我”看着满眼的春天绿色不再哭了。


所以,爸爸,你不要再担心,就在天上看着我和妈妈吧。


这是一本充满亲情与勇气的绘本。“我”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但只要心中充满爱,“我”一样能做得很好。


有些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可能因故病逝,而孩子尚在襁褓。待孩子稍微大点,能走路、会说话了,家人会犹豫,该不该把真相告诉孩子,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受不了。跟孩子解释亲人的离世,这对大人或孩子都是很残酷的事。但是,如果不由家人的嘴里说出来,等孩子大点,尤其进入学龄期后,就很有可能由其他人通过嘲讽/另眼看待的方式说出来。孩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反倒会更难接纳真相。


所以,一般建议可以沟通的时候,就用讲故事、做游戏等隐喻的方式,或者就通过陪孩子阅读这些绘本,告诉孩子真相。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父母早早离异的家庭。全程都要反复告诉孩子:父母离婚,家庭遇到问题,都跟他/她无关。等孩子5岁以后,理解力慢慢提升了,可以跟孩子清楚地解释:因为……的客观原因,我们的家庭和别人的有些不一样,但是这不妨碍我们都爱你。


大人坦然的态度,也能化解家庭过往阴影带给孩子的伤害。当然,如果可以,最好重新开始,再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


▌《成长中的私密问答: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和孩子一起走过阴霾

[法]斯特凡·克莱尔热 贝尔纳黛特·柯斯达-普拉德著; [法]雅克·阿臧绘;曹杨译



《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绘本,适合6岁以上或识字的孩子阅读。但却有必要推荐给各位家长和孩子。与其说它是一本离异家庭孩子的生存指南书,不如说是单亲家庭父母的教子指南。孩子可从中了解父母的想法和心声,并学会实用的应对技巧;父母可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们在面对未知的新生活时内心的忐忑与不安:如,爸爸妈妈为何分手?爸爸离开家是我的错吗?我不想去上学?我好想爸爸妈妈复婚,怎么办?爸爸/妈妈要开始新生活了,我又该怎么办?……


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恐惧,才可能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引导孩子学着适应离异家庭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一本父母和孩子互相了解的书,也是一本成长书。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将决定孩子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离异之后,父母最好能尽量做到保证孩子的生活作息、习惯等不变,让孩子不致因生活方式改变而更加不安。


尤其记得,不能因婚姻破裂而隔断孩子与对方的联系,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指责对方。孩子的成长需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或母亲)形象。不能让孩子觉得父亲或母亲是被赶出去的,否则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怨恨母亲(或父亲)的种子。更不要将孩子卷入到离婚争执、甚至战争中来,如,拿孩子做伤害对方的武器等,这样做,只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