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北京戒毒所 观影反思瘾君子红了眼眶

 风姿物约 2016-11-26

点击加载图片

戒毒人员在接受治疗。警方供图

[探访北京戒毒所]经过系统的戒毒治疗,多数戒毒人员能成功生理戒毒,然而却很难从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11月21日,记者探访了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市戒毒所”),该所通过让戒毒人员接触音乐、创作歌曲演出和观看、思考电影的方法,治疗戒毒人员的“心瘾”。京华时报记者常鑫

内疚写歌决心悔改

“亲爱的母亲啊,孩子让你的心都操碎了……最幸福的事是回家叫一声妈。”21日上午,市戒毒所“橄榄叶心理治疗工作室”内,戒毒人员王丰(化名)弹着电钢琴和乐队一起表演了他创作的歌曲《叫一声妈》。

因工作压力大,34岁的天津人王丰经朋友撺掇尝试了毒品,从此无法自拔。两月前,他乘车进京时被查获。

“我妈今年64岁了,还有心脏病,当时差点儿就过去了。”谈到母亲,王丰眼睛湿润。业余爱好音乐制作的他利用特长,与同在戒毒的朋友创作了十多首歌曲,包括《叫一声妈》、《无法兑现的承诺》等作品。

市戒毒所所长崔新华介绍,吸毒人员很难自控情绪,又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只有帮助他们从固有的思维、行为方式中解脱出来,重塑人生、完善人格,才能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创作歌曲就是将音乐作为治疗的途径,既让戒毒人员学会合理宣泄情绪,又让他们从创作完成的歌曲中获得成就感,重塑自信心。

“现在根本想不起(毒品)来了,心里平静了。”王丰说,在戒毒所里作息时间规律,他每天都会自省,学会了合理地疏导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回归家庭,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丈夫”。

观影反思瘾君子红了眼眶

当日上午,20余名吸毒人员接受了电影疗法治疗。

根据电影中的细节,北京师大英宸教育有限公司的心理老师邵然向戒毒人员提问:“每天拎走家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是习惯还是责任?”一名戒毒人员回答说是后者。邵然追问:“如果母亲早晨看到门口的垃圾再也没人倾倒,你认为你曾经做的是习惯还是责任?”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位年轻的戒毒人员揉了揉发红的眼眶。

一年多前,市戒毒所主动引进新型电影疗法。邵然介绍,电影疗法是利用电影为载体,让有吸毒史又不愿面对和表达自己内心的人,通过电影角色反观人生。该课程每周一次,戒毒人员看完电影后围坐一起分享感受。

邵然说,通过大家的分享,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都能表露出来。为让吸毒人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每次上课她会选择《雨人》、《心灵捕手》、《美丽人生》等教育意义深刻的影片。“很多细节会触动他们,通过戒毒人员对电影的表现和反应,能让他们对自己不愿意说出来的情节有所反思。”邵然说,一些电影情节也在无形中给强戒人员一些价值观和取向的引导。

戒毒所“量身定制”治疗

位于顺义区的市戒毒所成立于1995年9月,目前有戒毒床位240余张,民警近70人,并配备有医疗、护理、心理等专业人员。

市戒毒所所长崔新华介绍,根据吸毒人员的性别、心理状态的不同,民警为吸毒人员“量身定制”多种治疗方法。女吸毒人员可参加向日葵治疗社区,通过同伴间互诉经历、互相激励等进行教育。男性吸毒人员可在“橄榄叶心理治疗工作室”和新型电影疗法的治疗中,从心理和生理上完成与毒品的脱离。

此外,戒毒所以“周”、“月”为时间单位,开展戒毒人员躯体脱毒、心理干预,充实戒毒人员的生活内容,同时邀请心理、卫生专家为戒毒人员讲授心理健康及毒品诱发的重大疾病防治知识。

2015年,戒毒所还与999急救中心总部、顺义区医院建立了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对戒毒过程中出现的躯体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