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雙魚宮

 远飞所想之书馆 2016-11-26

世界文化遺産ー中國珠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政府間委員會,於2013年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開會,通過中國珠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時通過的項目,還有日本和食、韓國泡菜等14項。珠算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發明,伴隨中國人經歴1800年的歳月,它是簡便的計算工具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世上最古老的計算機」。費時五年,終於成為中國第30項申遺成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珠算是運用算盤為工具計算數字的傳統方法,透過口述或自學代代相傳 被廣泛運用在一般生活上。在中國珠算的歴史悠久,漢代徐岳撰「數學記遺」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為此北周甄鸞曽作注。但此時的算盤與後來出現者似有不同。宋代清明上河圖中藥店櫃臺上放有一把算盤。明朝永樂年間的「魯班木經」記載製造算盤的規格、尺寸。徐心魯的「算珠算法」、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統宗」等介紹珠算用法的著作;此時珠算廣被使用,並逐歩傳入日本、朝鮮、泰國等隣地。  

         

  算籃並不只是中國有算盤,許多文明古國大多有各自算盤類的計算工具,大致還可分成沙盤類、算板類和珠算盤類。我們現在還可看西方國家所用的算盤,與中國和隣近國家所用者不同,當然其構造、功能有差別,不能同日而語。

      

  如今珠算的計算功能已漸被計算機取代,從前中、日、韓許多行業從業人員必備珠算相關的證照,尤其銀行員、會計人員。此回申遺成功或可吸引更多的人認識、暸解算盤,讓参與宏揚保護珠算文化人士,増加幾分自豪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