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口:全面提升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07

 zzm1008图书馆 2016-11-26

高水平 高标准 高品质

虹口:全面提升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2016年11月07日   07 :专题    

无图说

    本版撰文 周楠

  漫步北外滩,周围是茵茵绿地,近处游艇游弋,远处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北外滩,正是虹口的一张闪亮名片。目前,这里已成功打造全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和“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对冲基金园区,设立上海风险投资中心,成功实现了从航运功能向航运、金融双重承载的转变。
  这只是一个缩影。过去五年,虹口的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新局面。区级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商贸业加快转型升级,绿色环保产业稳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活力逐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到58.2亿美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旧区改造,也始终是虹口最大的民生。虹口在全市首创“十全工作法”,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实现了旧改工作的重大突破,基本完成虹镇老街旧改任务,全区共完成旧改81.46万平方米,惠及2.7万户家庭,为城区功能转型和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虹口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发展也到了爬坡奋进的关键时期。正值“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之际,全区干部将以非同寻常的特殊精神状态,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文化强区,更加注重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加注重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努力建设高水平发展、高标准管理、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城区。

  开创经济新常态下高水平发展

  小马创业村,是虹口在培育创新创业新动能的过程中“跳”出来的一匹黑马。自2014年10月创办以来,它孵化及投资的企业近50家,其中两个项目估值已达10亿元以上,近10个项目估值3亿元以上,孵化及投资的企业带动了近千人就业。在虹口已经建成的21个众创空间里,小马创业村和930创客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有力带动了虹口的创业创新氛围。
  未来的虹口,将更加主动地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局,积极承接国家绿色技术银行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壮大科技金融,努力打造国内外技术成果交汇交易的枢纽。而随着白玉兰广场、星港国际中心、上海国际航运和金融服务中心等一批新载体的投入使用,虹口区将新增商务载体面积350万平方米,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随着邯郸路产业园一期、虹口新业坊等项目的完成,将新增65万平方米创新创业空间,绿色环保、智慧健康、国际教育、大数据、新材料等创新创业项目将加快集聚,虹口将日益成为创新企业蓬勃发展、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业美梦成真的热土。
  目前,北外滩地区已集聚了4000多家航运企业和1000多家金融企业。今年2月,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正式宣布合并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落户上海,旗下核心运营板块总部均落户北外滩区域。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以及中海发展也都在北外滩注册经营。今年5月,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在北外滩设立国内首家国际保赔管理公司,填补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保赔领域的空白,航运界又一个“全国第一”在北外滩实现。
  根据虹口三大功能区的布局,南部北外滩地区将融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积极布局高端商业商务,着力提升项目建设、环境配套、生态景观和开放空间的品质,推动舟山路历史创意街区、虹口港亲水文化街区、苏河口乐活商业街区出形象、出功能,努力成为浦江两岸发展新亮点。中部地区融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发挥文化积淀深厚、商业资源丰富的特点,推动环虹口足球场—龙之梦、环四川北路—音乐谷、环瑞虹新城等区域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努力成为兼具历史底蕴和创意时尚的都市文化新名片。北部地区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硅巷”式科技创新模式,努力成为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
  虹口的经济发展蓝图已经打开:未来五年,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不低于4%,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承载和集聚辐射作用,楼宇(园区)经济、涉外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南中北功能区产业、功能、形态协调发展,城区空间和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

  聚焦“海派文化”打造“文化强区”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虹口的文化气息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近年来,为了传承好城市文脉,虹口不断突出历史文化生态保护,不断赋予海派文化新的内涵,着力打造“虹口记忆”工程,让历史焕发出新的生命。此外,虹口倡导规划先行,下大力气推进片区保护;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建成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布展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复建了白马咖啡馆,深入挖掘犹太难民文化;支持上海石库门保护传承基地落户,筹建海派文化中心等,为弘扬海派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而随着2.5公里滨江岸线的贯通开放,瑞虹地区55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的建成,以及历史风貌区的文化生态修复,城区的商旅文体将进一步有机融合,人民群众将越来越感受到虹口的宜居宜业宜游。
  未来的虹口,将以文化为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融入开放、包容、多元、亲民等海派文化元素,发挥文化综合效应,不断提升城区文化品质。深入开展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精神内涵,不断深化“虹口记忆”工程,做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加强文化名人在虹口的史料研究工作。更加突出生态性保护,实施瑞康里、闵行路等保护性改造,推进提篮桥、溧阳路、山阴路、多伦路等区域多元化开发,珍惜历史文化底蕴,重视城市文脉传承。打造“犹太难民在虹口”系列文化项目,传承发扬“精武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海派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百老汇大剧院、北外滩露天剧场等重点文化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演艺团队,扩大文化虹口的影响力。
  就在4年后,北外滩将耸立起一座上演百老汇大戏的音乐剧专业剧院。剧院将作为北外滩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为人们带来餐饮、购物、休闲的“一体化”服务。同时,剧院联结周边的摩西会堂、犹太人故居、聂耳旧居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将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标。
  虹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将打造南部、北部区域性文化体育休闲中心,实施区文化馆迁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机制,大力丰富文化资源。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撑,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新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引领项目,集聚一批具有行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更具实力的文化创意园区,继续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环上大影视园区等建设,不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最严的标准提升城区管理水平

  消费者今后到虹口区各大中型饭店吃饭,不仅可以在网上查看餐厅的“明厨亮灶”,还能查到餐桌上每样食材的“前世今生”。
  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迈入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模式,将餐饮企业的监管信息、厨房场所、证照资质、人员健康、原料溯源、检测结果、操作加工、废弃物处理等八大信息统统公开。据介绍,目前虹口区内已有507家餐厅签约“明厨亮灶”,已有近400家企业完成了明厨亮灶的设备安装,共安装监控探头900余个。
  提升城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将是虹口未来的发展方向。虹口将完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推动网格化管理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勤联动联警机制有效对接,提高对城市管理顽症的快速发现和处置能力。同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整合执法资源,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努力形成科学高效、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机制。全力保障生产安全和城区运行安全,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严的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切实抓好交通、消防、重大工程、食品药品和公共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将进一步推进高品质城区建设。未来,具有虹口特色的滨江岸线将呼之欲出,优化交通、绿化、文体等服务设施,形成市民群众休闲、观光、健身的公共走廊。继续实施虹口港景观人行步道工程,基本实现沿河步道全线贯通,打造都市休闲旅游观光带。还将完善骨干道路网络,实施曲阳路辟通工程,拓宽临平路、公平路等道路,推进区区对接道路建设,打通道路交通瓶颈,构建慢行系统,最终,将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让普通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今年春节长假后,装修一新的曲阳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始试营业。中心位于玉田路430号,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一幢四层楼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在曲阳社区市民驿站的基础上,中心强化了社区养老服务,引入养老服务综合评估、社区家庭医生制、家庭养老介入服务等新功能,成为标准化、专业化的“一站式”为老服务平台。
  平时,这里的老年人总是络绎不绝,享受着各种服务。在一楼综合为老服务大厅里,老人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进行法律理财咨询,还可以在老人用品超市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享受理发、扦足、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二楼社区卫生服务点,是曲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最齐全的服务站,实行家庭医生首诊责任制,开展“医养结合”项目,提供居家康复、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上门服务。三楼的长者日间照护中心,主要针对失智失能、生活半自理老人提供“日托照护+居家安养”的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四楼的社区老年食堂最热闹。每天中午11时左右,前来就餐的老人就排起长队。
  作为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将是虹口今后的民生重点。虹口将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争取年均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实现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应保尽保”。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长者照护之家”全覆盖,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积极建设老年宜居社区。
  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也是虹口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面向群众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围着基层转的工作导向。同时,虹口要建成38个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服务规范的“区-街-片-居”四级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在居委会“全岗通”、“一点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基层工作品牌,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大力培育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营造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未来五年,虹口将完成旧区改造60万平方米,惠及2.5万户,通过各种形式修缮和改造旧住房1000万平方米,新增文化体育设施8万平方米,优化15分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圈,让群众享有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一批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设施建成使用,以及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实现全覆盖,虹口人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