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历史 | 古城西安附近有多少帝王陵墓?分布在哪里?

 泰坦阳光 2016-11-27

新丝绸之路云中心 西安,历史,古城

穿越历史 | 古城西安附近有多少帝王陵墓?分布在哪里?

关中的历代都城大都是土木建筑,改朝换代或农民起义,一把火,尽成灰烬。然而在都城不远的地下,还隐藏着模仿都城或宫殿的建筑,那就是历代帝王陵墓。

古代皇帝死后,都葬在都城附近。他们生前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要 “视死如生”,模拟生前都城或皇宫的模式修造陵寝。实际上这些陵寝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异彩纷呈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已成为中外瞩目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些已经埋伏八十万个日夜的兵士们,出人意料的生动,展现出秦王朝的军队风貌,并以其数量众多,个体巨大,特别是以磅礴的气概,精湛的技艺使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不过是秦始皇陵极为丰富内涵的一部分,譬如在陵西侧出土的玲珑剔透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器之冠”;陵东南陪葬坑发现的用铜丝和石片编缀制成的石质甲胄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也是仅见的,它代表秦工匠的精湛技术水平和管理者的高深管理才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工作者水平的提高,皇陵内的神秘面纱会慢慢地揭开,说不定有一天陵墓中的“宫观百官奇器珍怪”以及“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今古奇观也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此人们不禁要问,除了秦始皇陵中这些惊人的发现外,其他帝王陵墓中有没有类似的重大发现?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每一座帝王陵墓都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地下宝库。如汉景帝阳陵陪葬坑的大量陶俑,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出土的大型玉璧等都是人类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相传西安周边有七十多座帝王陵,民间亦有七十二陵之说,那么,究竟西安附近有多少帝王陵?它们究竟分布在哪里?其形状如何?

在西安建都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有西周、秦、西汉、隋、唐五个朝代(新莽、东汉、西晋虽是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但皇帝均未死葬在长安,故未计入)。西周共十二王,其中昭王死于江上,厉王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均未归葬,故西周只有十个王葬于京城丰镐西南的毕原。当时帝王和平民百姓的坟墓都“不树不坟”,地面上无标志,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周陵。至于今咸阳原上所谓周文王、武王、康王陵纯系误传和历史误载。秦统一全国后,只建有秦始皇陵和秦二世胡亥墓,地面上已有庞大的封土堆。西汉共十一个皇帝,除汉文帝刘恒的灞陵和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分别位于长安东南的白鹿原畔和少陵原(又称杜陵原)外,其余九帝自西向东均葬于长安城北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最高部位的咸阳原上。隋文帝杨坚的泰陵在今扶风县(即今“农业城”杨凌),隋炀帝死于扬州也未归葬。隋恭帝葬乾县。唐朝共二十个皇帝(在长安理政的只有十九个),自今乾县的唐高宗乾陵,迤逦向东北至蒲城的唐玄宗泰陵共十八个帝陵。唐昭宗和未在长安称帝的唐昭宣帝死后,一葬于河南偃师(温陵),一葬于山东菏泽(和陵)。唐陵除个别外均在渭北石灰岩山地,依山为陵。由此看来,秦、西汉、隋、唐共33个皇帝,如果加上未找到的西周十个王陵,西安附近统一王朝的王陵共43座。

西安地区在分裂时期的帝王陵:自西周平王东迁雒邑封秦襄公为诸侯起,秦据关中共36公(王、皇),除去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还有33个,而秦襄公、秦文公葬西垂(今甘肃陇东南),还有31个王分别葬于今陕西凤翔和秦咸阳东和东南一带,地面大多未封土,只有秦惠文王、悼武王等有封土。匈奴族刘曜建立前赵,在关中仅11年即被杀于今河北省邢台。氐族苻洪所建立的前秦,历三帝,只有苻坚葬于今彬县。羌族姚苌所建的后秦有三帝,姚苌、姚兴葬陕西高陵县东南(姚兴子姚泓死于东晋,故在关中无陵)。鲜卑族拓拔氏元修(魏文帝)所建立的西魏有三帝,只有魏武帝元宝炬陵在富平县。铁弗匈奴宇文觉所建立的北周,共有三代五帝2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与武德皇后(突厥木杆可汗之女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因“墓而不坟”地面无封土,1993—1994年被盗后才发现位于咸阳市渭滨区底张乡陈马村。北周孝陵是陕西省抢救发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葬形制清楚,遗物丰富,特别是陵志、大型玉璧等物属国内罕见。统计从东周初年的秦到隋文帝统一全国,西安地区地方性政权共有46个帝王留下39个陵墓(其中北周的四个陵因潜葬,地面不树不坟,目前尚未确定地点)。十六国时期和北朝时期的帝陵(汉唐之间),仅见于历史记载,未经考古发掘。如果不计秦在关中的33王的31个陵墓,这期间西安附近实有15帝10个帝陵。

综计自西周始至唐末在西安建都的共65帝王,52座帝王陵,已知的帝陵38个(西周10个和北周4个尚未找到)。

1西周王陵

文献记载西周王朝和它的前朝商代一样,帝王墓式亦“不封不树”(《易经 ·系辞》),在地面上 “皆无丘陇”(《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实地考古发掘也从未发现过西周王陵的封土遗迹,因之也可以证明这些记载是确实可信的。史书记载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死后都是葬于毕原(《史记 ·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史记·周本纪·集解》引《皇览》,《史记·周本纪》末太史公语),但因地面上“不封不树”,没有留下标记。关于毕原及墓葬的确切位置,长期以来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毕在渭河南镐京附近,“毕在镐东南杜中”(《史记·周本纪》末太史公语)。镐指西周的镐京,遗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附近。杜指周时的杜伯国、秦代的杜县,即今西安市杜城村附近。《括地志》记载周文王、周武王陵在唐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的毕原上。唐万年县治长安城中,其西南二十八里即长安城西南二十八里。其位置和距离与司马迁所说大致相符。另一种说法认为毕原在咸阳北。《史记·鲁周公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这与前述《括地志》云毕原在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的说法显然是自相矛盾。其实此说乃承自由来已久的讹传。早在三国时的《皇览》就已指出其误:“扶风安陵县西北大冢,人以为是周文王陵,非也。”后来历代学者对此也都有所辩证(程大昌《雍录》、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二《历代帝王陵寝》、毕沅《长安志》、孙星衍《清经解》、阎文儒《“周陵”为秦陵考辩》等)。

除此之外,还有户县说。《汉书·刘向传》颜注引臣瓒语:“《汲郡古文》‘毕西于丰三十里’。”毕既然在丰西三十里,当然在户县。不过这仍应认为是在丰镐附近。

从夏商以至于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都邑附近都有天子(王)和诸侯的陵寝,周代的丰镐附近亦应如此。司马迁去周不远,“毕在镐东南杜中”应较为可信。清末至今在西安附近有确切出土地点的唐代墓志表明: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北的李(里)王村、三爻村,韦曲镇西北的塔坡村都在毕原的范围之内。这里又西距镐京约二十里,距杜城约十里,符合“镐东南杜中”的记载,所以这一带很可能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的陵墓区。

《史记·周本纪》载西周共12王,除文王、武王、周公葬于毕外,成王以下十王中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厉王在共和十四年死于彘(今山西境);其余八王均未载明葬地。至于后世误传位于今咸阳市北之周成王、周康王陵,实为汉代王陵之陪葬墓。2秦公墓与秦始皇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避犬戎之难,由镐京东迁洛邑。秦襄公将兵救周有功,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从秦襄公(襄公八年)立国至秦王子婴被杀,秦先后三十六公(王、皇)均建都关中和陇山以西地区,死后也都葬于关中和陇山以西地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历代秦公(王、皇)居葬之地情况如下:1.秦襄公立国至秦献公二年,秦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甘肃省的陇东和关中西部。襄公、文公死后葬于西垂,西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2.秦宪公二年徙居平阳,平阳在今宝鸡市平阳附近。从宪公至德公徙居雍大郑宫止,有三公40余年居平阳。宪公、出子、武公葬于衙和宣阳聚东南(一说壅平阳)。3.秦德公元年卜居雍至献公二年徙都栎阳,有20位君主建都雍城294年,在此期间虽然秦灵公居栎阳,但是20位君主(包括不享国的夷公、昭子,共22位)死后均葬于雍城南。4.秦献公二年徙都栎阳至秦孝公十二年20余年都栎阳。秦献公葬嚣圉,孝公葬第圉。5.秦孝公十二年徙都咸阳直至秦王朝灭亡,咸阳作为秦国都城共145年,秦孝公以下五王一皇帝及秦二世、子婴葬咸阳附近。显然,秦国君主的葬地,除襄公、文公葬西垂外,绝大多数集中于关中的两个区域,一个是以雍城为中心包括平阳在内的关中西部;一个是以咸阳为中心包括栎阳在内的关中中部。

关中西部雍城附近的秦公墓在哪里?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三畤原上、凤翔城南的南指挥探出大墓49座,平面形制可分为“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目”字形、刀把形和圆形等七个类型。可分为14座分陵园,陵园大多坐西朝东。每个陵园由不同数目的大墓组成,其中“秦公一号大墓”是雍城秦公陵园中已探出的陵墓中最大的一个,规模比殷王陵要大得多。

公元前350年,秦国的政治中心徙居关中平原中部的咸阳,秦国君主的墓葬也相应移到咸阳附近。秦国君主原称“公”,至秦惠文君十三年始称“王”。“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葬公陵。生悼武王,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惠文王始称“陵”,惠文王“公陵”和悼武王的“永陵”皆在秦都咸阳西北,今咸阳市秦都区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一十四里。”《史记·秦本纪·集解》引《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武王冢,非也。周武王冢在杜中。”《正义》引《括地志》:“秦悼武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引《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与《秦本纪》所引《括地志》中抵牾)。《皇览》所说的安陵是汉惠帝安陵所在之地,安陵县城故址在今咸阳市韩家湾乡白庙村。据《汉书·哀帝纪》记载:建平二年,哀帝“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渭城即今咸阳市窑店镇附近,义陵在今咸阳市南贺村,正在窑店西北。所以,今南贺村义陵附近应为秦公陵所在。

从秦武王以后至帝太后期间,先后有悼太子、宣太后、昭襄王、唐太后、庄襄王和帝太后葬于芷阳(《史记》之《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吕不韦传》)。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麓朱家口一带(在芷阳范围之内)确实存在着古代大型墓葬区,经过地面勘察和钻探目前发现有四个大型秦王陵园。

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祖父)与华阳太后合葬寿陵,论者多认为在芷阳,即与昭襄王都在东陵之内。《史记·吕不韦传》载:“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由于华阳太后无子,庄襄王尊为所母,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华阳太后已与孝文王合葬寿陵,则夏太后独葬杜东。杜指杜县,即今西安城南杜城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他第五次出巡途中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归葬今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考古工作者据探测得知秦始皇陵区面积达60平方千米,陵区中部是相对规整的秦始皇陵园,为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城垣,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陵墓在内城的南部中心,封土底边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52.5米。巍然耸立,蔚为壮观。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秦始皇陵区陆续发现了兵马俑坑、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宗室大臣陪葬坑等内涵丰富、形状各异的陪葬墓和陪葬坑。1998年又在陵区东部发现铠甲坑;1999年发现和出土了12件文官俑。这些发现仅仅是秦始皇陵宝库的冰山一角。

秦始皇为什么把陵墓选修在骊山之北呢?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蓝田在秦始皇陵之南,自古迄今以出产蓝田玉著称;至于其阴多金,可能因骊山系花岗岩,其冲积扇因花岗岩中的云母金光闪闪有关。始皇陵的选址实与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关。陵墓南依骊山,山林葱郁,峰谷相间;北临渭水,逶迤曲折,气势何等壮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骊山西麓是战国后期秦国的王陵区,宣太后、悼太子、孝文王、昭襄王、庄襄王、帝太后均葬于此。既然秦始皇的祖、父辈都在骊山西麓,古人以西为上,秦始皇自然沿着骊山自西向东建造陵墓。从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布局、内城外城城门朝东等看就是模拟的秦咸阳的建制。《吕氏春秋》一书中的《安死》记载:“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始皇陵的地下建筑布局又如何呢?考古勘测得知始皇陵是“亚”字形墓,四面有门和门道,东面地宫墙上开有五道门,说明东面是正门。按《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前朝后寝的礼制,百官宫观应在东面。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曾揭秘:“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治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将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则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水,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秦始皇陵的一系列谜团将逐渐揭开。秦陵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测报告,地宫内上方温度异常超高。通过地球化学勘察汞含量,发现秦陵封土下土壤的汞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地方(秦陵其他地方汞含量是35PPB,而秦陵封土中心的汞含量为70—140PPB,最高的地方达280PPB),这说明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是可信的。秦俑博物馆田静研究员称:“从秦陵的地面建筑、地下建筑及埋藏来看,秦始皇陵的建筑是按照地下王国构造设计的,整个陵区是国家的象征,封土及内外城是都城。陵园区内,有咸阳宫的缩影,有朝廷的象征,有饲养珍禽的苑囿,有供应皇帝饮食的飤官官署,还有象征国家权力的军队。可以看出秦陵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复杂,功能齐全。”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丞相赵高逼死于望夷宫,“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秦宜春苑包容有唐曲江池在内附近地区,今曲江池西南有古冢,冢旁尚立有清毕沅书“秦二世皇帝墓”碑石。秦代最末一个皇帝子婴当了46天秦王即投降了刘邦,一个多月后被杀。子婴葬于何地史无记载,传说在今临潼县新丰镇西之大冢为子婴冢,1966年才发现这个高8.6米的大冢是唐代被追谥为“奉天皇帝 ”的德靖太子墓。3西汉帝后陵墓

自战国以来,国君营建陵墓,无不高大其封土,金玉其棺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至秦始皇已臻于极致,汉立国后,制度上多“汉承秦制”,而厚葬之风有所改易。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都分布在长安附近高且平的“原(塬)”面上。除文帝霸陵与宣帝杜陵在长安东南的白鹿原和少陵原外,其余九个帝陵均位于渭水与泾水之间的咸阳原上。其陵寝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风水,即自然地理因素中的气象、地形、地势、地质、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同时也必须考虑人文地理中的地理位置、交通等综合因素。咸阳原黄土深厚达百米以上,地下水位较低,从南向北遥望,或从北向南衎,陵墓均突兀高耸,“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咸阳原上除西汉九个帝陵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外,还有四个西汉帝后陵域,这就是高帝父亲的万年陵、文帝母薄太后的南陵、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云陵以及未曾完工和使用的成帝昌陵。所以,长安附近共有15座西汉帝后陵园。

西汉帝陵的位置从文献记载到地面之上的高大山陵都是很明确的。到宋代文献记载开始混乱,对咸阳原上的9个帝陵以及陪葬的500多个大大小小的冢陵就分辨不清,再加上秦惠文王及悼武王陵(以前讹为周文王、武王陵)错落其间,就更难以确指。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于每个陵前树立碑石,标明陵名,实际上多数是张冠李戴。后来的研究者以讹传讹,甚至还增添了一些错误。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实地考察 ,将汉代帝陵所在位置及在地面上的规模列表如下:

说明:此表据刘庆柱、李毓芳《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第6期(1982年)制作。表中 “资料来源”项目系1982年后考古资料校正附表数据。另加上原非皇帝的帝陵,原非皇后的后陵。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附近是陂陀起伏的高原和地势低平的平原。渭河北岸与泾河之间是东西横亘的咸阳原,东南浐灞之间为白鹿原,白鹿原之西浐河和潏河之间为鸿固原,长安城东去函谷关的大道上有铜人原。西汉诸帝陵都营造在这些高亢的原面之上,这可能由于原长黄土深厚宜于埋葬,同时地势高亢,有高屋建瓴之势,立地顶天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

根据西汉帝陵的分布、形制和特点,有学者认为帝陵的选址、布局上是沿袭“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中国古代“族墓”制度。以高帝长陵为中心,惠帝安陵在长陵之右,景帝阳陵在长陵之左,而武帝茂陵又在右。但武帝之后,不再按昭穆之制,平陵、渭陵、延陵、义陵、康陵错落于安陵与茂陵之间。但自商周直至春秋战国,均未见到墓葬中的昭穆制度。从西汉帝陵的坐西面东而非坐北朝南而言,可以推断西汉帝陵并无昭穆制度。

西汉每个帝、后陵园的布局大致都是由陵园、陵邑、陪葬墓三部分组成。帝陵和后陵都在陵园的西部,陪葬墓都在陵园的东部或东北部,供奉陵园的陵邑也都位于帝陵的北部或东北部。这种布局还是沿用中国古代西南为尊长的礼制。

西汉帝陵除汉文帝霸陵是依山为陵外,其余均为夯筑而成,呈覆斗状,封土高大,陵底和陵顶平面近方形(或长方形),还有圆丘形和山形。山形多旌表墓主生前的武功,如茂陵的霍去病墓仿祁连山。陵周围以夯土构筑陵园,方形,坐西向东,每面各开一门,外设阙(不设阙者则设门塾,即门侧之堂)。除汉高祖与吕后为一个陵园外,其余帝、后各置陵园,有陵庙、从葬坑、陪葬墓和陵邑(陵县)。虽然西汉诸帝陵的高度都有定规,但两千余年来的风雨侵蚀,人为平毁,己非原貌。

根据文献记载,西汉帝后陵内之建筑和随葬品都是很奢华的。《汉旧仪》载“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之方内,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敛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皇览》云“……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然后错浑杂物,杆漆缯绮金宝米谷,及埋车马虎豹禽兽。”西汉帝陵玄宫及随葬品的实况虽有待于考古发掘来证实,但从咸阳杨家湾4、5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兵马俑,以及茂陵东1号冢出土的一些贵重文物来看,陵内的物藏应该是十分丰富的。史载赤眉军从茂陵中取“陵中物不能减半”,直到西晋时仍“朽帛委积,珠玉未尽”(《晋书·索綝传》,《新唐书·虞世南传》)。西汉实行帝后同茔合葬制。《史记·外戚世家》集解引《关中记》:“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这同今地面陵冢现状完全相符。每个帝陵都有同茔不同陵的皇后陵存在(个别是低于皇后的夫人或妃墓),皇帝陵和皇后陵的位置,帝西后东者有之,后西帝东者亦有之。2001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平陵进行全面考古勘探,确定平陵陵园内东陵园的封土堆为帝陵,西侧封土堆为上官皇后陵。

汉元帝傅皇后按同茔合葬制应与元帝同葬渭陵。《汉书·外戚传》:“元寿元年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论者因之谓今汉元帝渭陵东北约300米处,有一片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00米的高地,明显的是被削掉的冢墓的残存,当地群众叫塌陵,这应是合葬渭陵的傅皇后墓葬。但《水经注·渭水注》:“水南有定陶恭王庙,傅太后陵。元帝崩,傅昭仪随王(恭王)归国,称定陶太后,后十年恭王薨,子代为王,征为太子,太子即帝位,立恭王寝庙于京师,比宣帝父悼皇故事。元寿元年傅后崩,合葬渭陵。潘岳《关中记》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共陵地。诸侯皆如之。恭王庙在霸城西北,庙西北即傅太后陵。不与元帝同茔,渭陵非谓元帝陵也,盖在渭水之南,故曰渭陵也。陵与元帝齐者谓同十二丈也。王莽奏毁傅太后冢,冢崩压杀数百人,开棺臭闻数里。……今其处积土犹高,也谓之增墀,又亦谓之增阜,俗谓之成帝初陵处,所未详也”。郦道元不仅肯定傅太后陵在渭河南,而且还说在当时(北魏时)“积土犹高”。按照郦道元的记述,傅太后陵在渭河之南、灞河以东,在这一相关位置上,今西安市东北新筑镇西南之上双寨(原名上方寨)有大面积夯土层,从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可以清晰判断出是一座大的陵墓遗址。至于郦氏所说 “俗亦谓之成帝初陵处,所未详也。”他当时并没有弄清楚傅太后陵与汉成帝所筑之昌陵并不在一地,汉成帝昌陵在傅太后陵东南约5公里的吕家堡北,许王村东南,当地群众称“八角琉璃井”,今仍有基址残留。

在西汉帝后陵中,太上皇陵、长陵和安陵,帝后似为一个陵园。阳陵及以后诸陵,帝后分别各置陵园,周长约1600米,筑有夯土墙,每面中央各开一门,阙门宽10米左右,陵墓置于陵园中央。陵园内或附近有寝和便殿,在离陵较远的地方或长安城内立庙,以便“日祭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汉书·韦贤传》)。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西汉一个朝代在皇帝陵墓附近设立陵县。它的性质和作用一是为奉山陵,二是继承秦制为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汉书·地理志》)。汉代陵邑开始于汉高祖长陵,以后陆续设邑的有安陵、南陵、霸陵、阳陵、茂陵、云陵、平陵、杜陵共九个陵邑(县)。汉元帝时废除陵邑制度。过了30

多年汉成帝又恢复起来。《汉书·成帝纪》载鸿嘉元年“以新丰戏乡为昌陵县、奉初陵”,二年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昌陵邑在新丰县的戏乡,具体地点有待于考察。

西汉陵邑在地面保留有城垣遗迹的有长陵城、安陵城和云陵城。汉长陵故城汉高后六年六月建(《汉书·高帝纪》)。在长陵和吕后陵北,平面为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南、西、北墙均系夯筑而成,无东墙。《长安志》卷一三引《关中记》:“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东面无城(墙),陪葬者皆在东。徙关东大族万家以为陵邑。”这说明由于长陵城东有大量陪葬墓,所以无东城墙。汉安陵城惠帝时置,《关中记》云:“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故俗谓之女啁陵也。”安陵故城在安陵北900米,今白庙村,城呈长方形。阳陵陵邑位于陵园以东,东西长是4500米,南北宽1000—3000米,总面积4.5平方千米,已发现东西向和南北向街道44条,纵横交错,形成上百个“里坊”。云陵城汉昭帝时置(《汉书·地理志》),故址在云陵北500米,平面呈长方形。茂陵邑城,在60年代前,论者多以为在茂陵东豆马村,误。豆马村北有汉代成国渠遗迹。《水经注·渭水注》成国故渠“又东经汉武帝茂陵南……故渠又东经茂陵县故城南”。汉茂陵邑在茂陵陵园东北南至道张村,北至陈村北,东到陈阡村,西至13号公路西50米。南北2450米,东西3150米。咸阳原上的茂陵邑、平陵邑、长陵邑、安陵邑和阳陵邑被称为“五陵邑”或“五陵”。

陪葬墓历史上由来已久。但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当首推西汉。每个陵区的东部都有一个庞大的陪葬墓区。陪葬墓中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周礼·春官冢人》郑玄注引《汉律》)。外形分为:覆斗形、锥形和山形三种。其中锥形最多,覆斗形次之。山形是有具体象征的,如汉武帝茂陵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像庐山和祁连山,就是为纪念他们在那里的战功而兴建的。长陵陪葬人数之多,格局之严整在诸汉陵中最为典型。陪葬区由陵园东门(司马门)一直到泾河岸,绵延十五里。100多个陪葬墓中现在还有70多个墓冢位次排列整齐有序。

汉承秦制。西汉帝陵继承了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形成“陵园独立化,陵园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重大变革。这种独立陵园制奠定了以后中国帝陵陵园制的基础。4汉唐间帝王陵墓

从西汉王朝的覆灭到隋王朝的建立,其间将近6个世纪,前后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少数民族地方割据政权在关中建都。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陵墓,或是由于他们的游牧习俗实行“潜埋”,或是戎马倥偬之际,国力有限,无力营造浩大的陵园工程,所以仅仅在历史文献上保留了一些简单的记录。

匈奴族刘曜建立的前赵,从平阳迁都长安,仅11年即被后赵石勒俘获杀于襄国(河北邢台西南)。氐族建立的前秦从苻健称帝到苻坚被后秦所灭也只有33年。苻坚被姚苌缢死于新平佛寺中。《元和郡县志》载“苻坚墓在县(新平)东南二里”。今彬县城西南15公里的一片低洼土壕内,有一形状像一个角锥体的土堆(一头高为3米,东西长7米,另一头高2米,东西长3米,墓南北宽为21米,是一横宽纵狭的平面),群众称为“长角冢”,即是苻坚墓。继前秦之后的羌族后秦政权,从姚苌称帝到姚泓被东晋刘裕所灭,共三帝34年。《晋书·载记》载姚苌墓称原陵,姚兴墓曰偶陵;《元和郡县志》载姚兴墓在高陵县东南13里,未载姚苌墓;《太平寰宇记》载“三主冢”在高陵县东 13里,当即指姚苌、姚兴墓。至于姚苌之父姚弋仲墓在天水冀县,姚兴子姚泓被斩于建康(今南京市),关中无他们的陵墓。

鲜卑族人建立的西魏政权从文帝大统元年起至泰帝二年被北周宇文觉废止,只有22年都长安。《北史》记载西魏文帝元宝炬葬于永陵。《长安志》载:“西魏文帝陵在(富平)县南二十五里”,即今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东北。陵高13米,边长25米。沿袭汉陵制度与合葬之郁久吕氏和乙弗氏,同陵不同穴。宋游师雄绍圣元年(1094)《普宁寺题名》亦指明此为西魏文帝陵。然在宋代即有人误指此陵为北魏孝文帝陵,对此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二《历代帝王陵寝》条已有辨正。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原吐谷浑人)徙居秦州,自尽以后,凿麦积山崖为龛而葬,后号寂陵,废帝时合葬永陵(《北史·文帝皇后乙弗氏

传》)。文帝的悼皇后(蠕蠕人),初葬于少陵原,后合葬永陵。西魏恭帝元廓葬地未详。

取代西魏而建立北周政权的字文氏是铁弗匈奴,从宇文觉称周天王起至静帝大象二年被废止,共有五帝25年。如果加上为建立北周王朝打下基础的字文泰,就有六世。宇文泰葬成陵,《元和郡县志》富平县下载陵在“县西北十五里”。周武帝宇文邕与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孝陵,位于咸阳市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约1000米,1994到1995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字文泰的第十四子,宇文邕之弟康公宇文通以及其母冀国太夫人乌元浑氏,还有宇文泰之妃权氏的墓葬发掘,可以确定咸阳北原是北周皇室墓葬区,同时也为探索北周孝闵帝静陵、明帝昭陵和宣帝定陵提供了重要线索。

周宣帝死后,杨坚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仍立都长安。

隋文帝葬太陵,亦称泰陵,与独孤皇后“同坟而异穴”(《隋书·高祖纪下》)。《元和郡县图志》卷二武功县下载“隋文帝泰陵,在县西南二十里三畴原上”。太陵在今杨凌区西约5公里的王上村北,在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上,陵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陵顶部平坦。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陵底

部已被破坏了3—5米,残存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四周有陵园遗址残迹,陵东南0.5公里还有隋文帝祠遗址。隋文帝“务存俭约”,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泰陵的规模看,隋文帝起初并没着意为自己营建浩大的陵域,只是在独孤皇后死后,才令人择地略加营筑。

隋炀帝杨广葬在扬州城外。恭帝葬处不详,传说咸阳隋恭帝陵,实乃汉哀帝义陵。5唐代帝后陵墓

建都在长安的唐王朝共有18个皇帝葬在关中渭水以北,西从乾县东至蒲城绵延100多公里的黄土台原北部的岛状山丘上(见下表)。

由于秦汉诸帝陵和诸陵邑占据了长安附近的咸阳原、白鹿原和少陵原,而秦岭和秦岭北麓的冲积扇上又不宜营建规模宏大的陵园,所以唐代陵墓不得不向渭北黄土原发展。在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过渡地带有一条从西向东或东北的一脉绵延起伏的石灰岩山丘,状如黄土海中的一列孤岛,这列孤岛因位于关中之北,故称为北山。北山西从凤翔县的灵山向东经岐山县北的岐山,乾县北的梁山,礼泉县北的九嵕山,泾阳县的嵯峨山,富平县北的金瓮山、武将山,蒲城县的尧山、金粟山,向东北直到韩城的龙门山。唐王朝的帝王陵均选择北山的山丘,以一个山丘作为一个陵园,这些孤立互不连属的山丘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居高临下,山势突兀。

“因山为陵”,古亦有之。汉文帝的霸陵就是“依山为陵,不复起坟”。唐贞观九年李渊病死前遗诏“其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全唐文》卷三《高祖皇帝遗诏》)但李世民却下诏“山陵制度全依汉长陵”这一诏令引起了群臣的争议,秘书监虞世南上疏反对,举出汉文帝霸陵“既因山势,虽不起坟自然高敞”,建议薄葬(《通典》卷七九《大丧初崩及山陵志》)。李世民最后采纳了房玄龄的折中意见,以东汉光武墓高六丈的制度来营建献陵。献陵仍为一覆斗形,实测陵高21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完全用夯土筑成。

李渊埋葬的第二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六月,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前曾对唐太宗要求,“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无用棺椁,所需器服,皆以木瓦,简薄送终”(《旧唐书·文德皇后传》)。当年十一月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以九嵕山为陵。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与文德皇后合葬昭陵。昭陵依九嵕山山巅,凿山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堪称中国帝王陵寝营造历史的转折点。九嵕山山势突兀,海拔1180米,南隔关中平原与秦岭之太白山、终南山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愈发烘托出陵峰之孤耸廻绝,不可撼动,最能体现皇权的浩大之势。比起汉代帝王堆土为陵更为壮观。加以泾水环绕其背,渭河萦绕于前,更显得山清水秀。

既然从唐太宗开始“以山为陵”,那么为什么后来敬宗的庄陵、武宗的端陵、僖宗的靖陵又恢复和献陵一样的覆斗形的土冢呢?敬宗在位仅三年,武宗在位仅六年,僖宗也是当了六年皇帝而且在此期间黄巢农民起义军曾占领过首都长安,唐王朝已面临土崩瓦解。或许是时间和财力制约着他们没有能因山为陵。因为列朝“约锦缔金银之饰,禁奢华雕丽之工,皆例作空文”(见《全唐文》卷七六八六信宗《遗诏》),实际上开山为穴,工程可能更大,开支可能更多。

唐陵的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的“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的建制设计的。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府机构)。外郭城从东、南、西三面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唐陵的建筑也分三部分:陵寝高居于陵园最北部,无论是依山为陵或覆斗形高坟厚垅,都显得巍峨高耸,这就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或封土堆建造方形小城,城周有垣,四面各一门,门外有双阙、双狮(献陵四门为八虎),城四角有角楼,南面为正门。关于玄宫的情况,从文

献记载看昭陵的玄宫建筑是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旧唐书·文德皇后传》载昭陵在建造时“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有五重石门”。另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宫中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主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玄宫初建时架设栈道,栈道长400多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山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像对待活人一样侍奉皇后,待唐太宗葬毕方拆除了栈道。

除昭陵外,其他依山为陵的唐陵,大都由山下凿成石阶梯或台阶,达于墓门,埋葬之后拆除台阶一无形迹,“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

唐陵南门为正门,门外还有两道门阙。第二道门阙外有华表、朱雀、翼马、翁仲(石人)等石刻,象征天子出行的仪仗队,犹如长安皇城中的三省、九寺等衙署。第二道门阙与第三道门阙之间分布着功臣密戚的陪葬墓,星罗棋布,如同长安外郭城中之坊里。除了内城南门之内有献殿,是节日纪念死者的地方外,各陵的西南面都还有“陵下宫”,是守陵官员和宫人居住的地方。九嵕山西南坳里有个皇城村,村东田野里是一片瓦砾堆。按《长安志图》卷中《唐昭陵图》载,瑶台寺正当昭陵南方偏西,而昭陵的“陵下宫”在瑶台寺左侧(《全唐文》卷五二德宗《议修八陵宫寝诏》)。皇城村东的瓦砾可能就是当年“陵下宫”的所在地。

唐陵的范围大小有异。《长安志》载昭陵、贞陵封内是一百二十里(周围),面积约30万亩,是国内最大的帝王陵园,乾陵是八十里,泰陵是七十六里,其余十三陵封内均为四十里。唐长安城周长约七十里,相当于泰陵的陵园,而小于昭陵、乾陵和贞陵。

皇帝陵前矗立大型石刻开始于东汉。“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原文无‘象’字)仪卫耳”(《封氏闻见录》卷六“石虎”条)。唐代帝陵石刻形制庞大,神态生动,气魄浑雄,既继承了汉魏石刻的传统,又汲取了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堪称中国石刻艺术史上的瑰宝。唐陵是对以前帝王陵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帝王陵墓建筑艺术和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阶段。

唐高祖献陵前有石虎、石犀和华表各一对,数量很少。昭陵有“昭陵六骏”和“十四国番君长像”等,石刻开始增多。乾陵开始,石刻的品类、数量都远远超过献、昭二陵,并且形成了一套制度。乾陵内城四门外各有石狮一对,石狮南60米有石人10对,(乾、定、桥三陵与以后十三陵石人的排列和佩挂不同),再向南130米为石马五对,再南95米为驼鸟一对,再南235米为翼马一对,再南284米为华表一对。北门之北又有立马六匹(景、简二陵北门外有小型石狮二对)。乾陵、泰陵和崇陵南门外陈列石刻人像群,乾陵为61,泰陵和崇陵各为8尊,这些石像多系王宾,至今乾陵61尊能够辨识者有木俱罕国王、于阗国王、吐火罗王子等7人,而泰陵仅存3人,崇陵只剩1人。此外,唐陵陪葬墓也保存了大量石刻艺术品。

唐代帝陵中仍遵循先代旧规以功臣密戚陪葬。不过高祖李渊葬献陵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到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才颁诏曰:“自今以后,身薨之日,所司宜即以闻,并于献陵左侧,赐以葬地,并给东园秘器,事从优厚。”(《全唐文》卷六《赐功臣密戚墓地东园秘器诏》)唐献陵的23座陪葬墓都是在此以后陪葬的。后来唐太宗又在《赐功臣葬地诏》中规定:“其有父祖陪陵,子孙欲来从葬者,亦宜所见。”(《全唐文》卷八)就这样从献陵开始由赐地陪葬发展到勋戚子孙从葬。陪葬墓最多者为昭陵167座,献陵52座(还有史籍未载入的陪葬者),乾陵17座,定陵和桥陵各15座。中唐以后渐次稀少,以至于文献没有记载。

陪葬墓的分布并不像汉代陵墓皆集中于帝陵之东或东北,而是随着地形的特征而不同。献陵集中于陵的东北一隅,昭陵分布于东西南三面,乾陵集中于陵东南,崇陵和光陵东西均有,其他陵由于陪葬者不,位置各异。至于排列顺序并不是像《唐会要》所云“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如昭陵已知墓主姓名的57座陪葬墓基本上是按埋葬的时间先后由北而南,既不分文武,也显示不出职位的高低。陪葬墓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尽如《唐会要》所载“坟高四丈以下,三丈以上”,唐初虽大体如此,而后就不按规定了。其外形大致可分为五种:1.覆斗形。为太子或有殊勋的上层人物如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常乐公主、阳城公主及李宪惠陵;2.依山为墓。仅见于昭陵的新城公主和魏征墓,无封土;3.圆锥形。为宗室诸王、妃嫔、公主、驸马及文武大臣;4.山形。俗称“三连冢”。昭陵的李靖和李勣墓;5.二冢相连墓。俗称“并蒂形墓”。崇陵有五座,无墓碑,亦无记载。至于从葬墓昭陵和乾陵已发掘十几座,与历史记载相符。

纵观西安附近帝王陵的嬗变,一、战国时代中期以前,无论是周天子或秦诸公、王墓,均“不树不坟”,此后坟墓则高大如山陵,故称“山”或“陵”。二、先秦到汉,陵园和墓向为坐西朝东,隋唐时为坐北朝南。三、西汉及以前帝后合葬但“同茔异穴”,此后则帝后同穴。四、十六国至北周期间恢复周礼“不树不坟”,如北周武帝孝陵“俭而合理,墓而不坟”。

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西安附近还有许多不是帝王陵的帝王陵。如西汉高祖刘邦父亲在栎阳的太上皇陵(今西安市临潼区谭家乡昌平村与富平县吕村乡姚村交界处),北周宇文泰的成陵(富平),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永康陵(三原县),父李昺的兴宁陵(咸阳),唐玄宗的长兄李宪的让皇帝惠陵(蒲城)。此外帝后分葬不同茔域的皇后陵,如汉高祖刘邦的薄姬(汉文帝刘恒之母,即薄太后)的南陵(西安白鹿原);汉武帝钩弋夫人赵婕妤(汉昭帝之母)的云陵(淳化县);汉元帝刘奭的傅妃(汉哀帝祖母)的傅太后陵(西安市濡桥区)以及武则天之母的顺陵(咸阳秦都区)。帝后异地而葬始于秦孝王。秦孝王与华阳皇后合葬,秦孝王夏姬即秦庄襄王的生母、秦始皇的祖母只有另葬在杜东原上,以后已成定制。西安近郊还有一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空陵(未建成使用)—— —汉成帝昌陵(西市灞桥区),陵基周长约2公里,比秦始皇陵还要庞大。

西安所在的关中除帝王陵之外,王子、王孙、公主驸马、将相陪葬帝陵数以千计,其墓中也藏大量稀世之宝。如汉霍去病墓、唐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李勣墓等。至于西安郊区数以万计的唐人墓葬,仅墓志就是一部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石刻“唐书”,对研究唐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均有史籍未记载的宝贵史科。

外国国王、王子埋葬在西安的,有波斯王卑路斯,他于唐高宗时来长安寻求庇护,授右武卫将军,客死长安。其子涅泥师被唐护送回国复辟没有成功,也返回长安,亡于中土。在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有六十一位王宾使臣石雕像,《长安志图》中记载了其中三十九石雕像的姓名,其中就有右挠卫大将军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和波斯大首领南昧。新罗国的一位王子客死长安,葬于长安城西龙首原。这些外国国王、王子的墓葬均无详细记述,至今也未发现墓地。

周秦汉唐帝王陵寝在历史的长河中曾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盗掘和破坏,但大多数在地面之上或地面之下留有遗存。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区的扩展,工厂的兴建,交通道路的修筑,不可避免的触及帝王陵墓及其陪葬墓。除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成陵和唐僖宗的靖陵在1994年被盗后正式发掘外,其他帝陵均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陪葬帝陵的陪葬墓,也有选择性的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陶俑、玉器、三彩俑、马、骆驼及墓室壁画,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是研究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工艺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座帝陵就是一个艺术宝库,一个文化内涵美不胜收的地下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