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级诊疗走不通?看看深圳罗湖怎么搞

 胜者唯王 2016-11-27


导读:“罗湖的医改非常简单,我们成立集团,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做实做强社康中心,政府在医改中起一个适当补偿作用,给钱少了不行,给钱多了也不行。”


文:栋梁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在我们国家医疗出现了很大问题的时候,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分级诊疗,而按照罗湖的做法分级诊疗是水到渠成的事,你不要求我,我也一定要分级,因为百姓越健康,我的利益越大,为什么不分级呢?”在11月12号召开的“奇点全球创新医疗大会2016”上,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分享了深圳罗湖医改的经验。


2015年8月20日,罗湖医院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孙喜琢院长对这一年来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我们的诊疗量迅速提升,全区的社康中心诊疗量增加了26%,我们自办的社康中心增加了80%。家庭医生签约量一年增加了40万,到年底至少有50万家庭医生签约量,基层医务人员需求增加了30%。现在家庭医生收入已经比同资历的专科医生还高,来年可能要达到他们的1.5倍。我们的药师不在ICU里,而是到百姓家里告诉你怎么吃药,过期药物怎么处理,我们有个说法,‘要健康来罗湖,要发财去福田’,但你在福田发完财,还得来罗湖寻找健康。”




改革核心:建立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罗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孙喜琢院长坦言:“我们有问题才想改,没有问题谁会改呢?”


罗湖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孙喜琢院长说:“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建了那么多大医院,每年花3万亿人民币用于13亿人的医疗保健,但这么多年走了一条错误的路,错误的认为医疗就是卫生,医院就是医疗,医疗强了,医院大了,老百姓就健康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医院不等于百姓健康,医院多到一定程度百姓健康也不会再提高,基于这样的认识,罗湖开始进行从以医院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孙喜琢院长说:“原来我们追求的是看多少病人,开多少刀,开多少药,现在更关注的是老百姓怎样能够更健康,这是我们的方向。”


深圳罗湖的医改走上这样一条路,与当地医疗环境密切相关。孙喜琢院长介绍,首先深圳医疗资源配置不足,所以我们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深圳有着非常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很高的文化;第三,深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多数都是院办院管;第四,深圳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五,改革开始的时候,深圳取消了编制,医生马上就快变成自由身份。


很多人认为深圳模式复制不了,因为深圳太有钱,对此孙喜琢院长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已经不缺钱,但是把钱用错了地方,80%的钱都投在了三甲医院,导致看病越来越难,百姓健康没有按照经济发展得到改善。


简单朴素的医改目标


两年前开始探索改革的时候,罗湖设定了一个简单朴素的目标: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没有负担。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罗湖首先把所有区属公立医疗机构(5家医院、35家社康中心)整合成一体化的医院集团,整合后,比如放射科、检验科就只有唯一一个科室,各医院不再重复设立,力求做到精简、高效。同时用互联网把辖区所有集团内的放射影像、超声影像也都整合到一个平台,在任何地方做的影像检查都在一个平台诊断。


罗湖进行的第二项改革是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被孙喜琢院长称为“在国内绝无仅有的一个突破”。他说:“我们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险按人头付费,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对医院和医生来讲,病人越多、越重,手术做的越大,收入就越高,所以希望病人越多越好,这与百姓健康利益背道而驰。深圳现在以罗湖为试点,做真正意义上的保居民健康,居民越健康,医生薪酬越高,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医闹,因为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所以要进行医疗保险支付的改革。”


罗湖医疗保险支付改革的方式是,在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看病自愿的前提下,以上一年签约居民医疗保险费用为基数,比如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去年管理100个高血压病人,有5个发生脑出血,花了100万,今年管理的更好,只花了60万,那么节省下来的40万就归团队所有,而如果管理的不好,发生了10个脑出血,那么团队就赔了。所以这就迫使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去做疾病预防。孙喜琢院长说:“整合型医疗模式,一定是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形成一个团队,而是利益要捆绑在一起。”


第三个方面,罗湖重点做的是防治结合,人财物高度整合,整合后不做医院发展建设,而是做最强的社康中心,一个大型社康中心管理6个小型社康中心,服务16万人口。


罗湖还为1350名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兼职做健康教育宣传促进工作,他们为此起了个名称:居民健康促进员,将来还要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健促员和家庭医生一起负责居民健康。孙喜琢院长说:“这是因为需求而出现的一个新职业。”


此外,孙喜琢院长介绍,罗湖还给60岁以上辖区居民家庭免费安装防跌倒扶手,预防居民发生跌倒事件,今年还免费给辖区老人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到小学给孩子们免费讲健康,告诉他们什么是健康饮食,如何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已经讲了27所小学,保证辖区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补上健康这一课。另外还发动居民跳广场舞,通过基因检测和传统方法筛查癌症。“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罗湖区的居民不得晚期癌症。”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罗湖有一组人马既做养老又做医疗,医养融合中心就在辖区里面,是一座10层建筑,1—4层是社康中心,5层以上有126张床用于养老,还设了两张临终关怀病床。孙喜琢院长表示,我们做的是医养融合,而不是结合,我们是以老年人为核心,而不是以民政和卫生为核心,今年我们会出台中国首部医养结合地方标准。


罗湖的启示


孙喜琢院长说:“罗湖的医改非常简单,我们成立集团,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做实做强社康中心,政府在医改中起一个适当补偿作用,给钱少了不行,给钱多了也不行。”


罗湖辖区为150万居民服务,政府补偿2.8亿,对此孙喜琢院长发问:“任何一个150万人口的中国城区,政府能不能拿出2.8亿?完全可能,2.8亿投入到一个三甲医院是毛毛雨,但对基层来讲,可以解决150万人的健康保健,保住院、保出院、保健康,保险从中起了导向作用,这就是罗湖的医改。”


罗湖医改的启示,孙喜琢院长总结了几点。第一,中国医改之路千万条,但方向只有一个,就是人民是否健康,离开这个方向,任何改革都不会有好结果。


第二,推进医改最有效的是整合型医疗模式,大医院也好,小医院也好,一定要绑定健康,而不是绑定保险费和医疗费。


第三,医疗保险必须转向健康保险。现在保险穿底,政府使劲控费,控的大医院叫苦连天。中国医疗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医疗卫生体系崩溃,医疗保险全部崩盘,要么已经建成的大医院萎缩、关闭。这两个选择很难,但我相信政府不会让医疗体系崩溃,我个人认为中国每千人口3张床就够了,但现在追求的是6张。


第四,降低成本。以控费为主要手段的医改只能修修补补,罗湖医改设计上不在降低患者必要的医疗,社康中心患者需要的药,即使医院可能没有,24小时就能调到,我们的老百姓为什么不能吃好一点的药物呢?当然前提是合理用药。


第五,医生待遇一定要提高。不大幅度提升医生薪酬的医改肯定走不长,如果医生的薪酬在降,必要的费用在降,这种改革就是耍流氓,短时间内也许可以看到效果,但长远看不会有结果。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