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时报内参】和陌生人“领证洞房”再恋爱:法版非诚勿扰颠覆你的爱情三观

 【点石成金】 2016-11-27

           

近日,法国M6电视台开设一档全新婚恋真人秀节目《第一次见面就结婚》(Mariés au premier regard),11月7日起,每周一晚9点播出。


参加节目录制的选手通过一系列科学测试进行配对,达到一定般配指数的选手在从未见面的情况下,直接领证结婚。也就是说,当“准新人”在家人与朋友的见证下,于市政府举行婚礼时,他们才第一次见面。



如此颠覆传统婚恋观的真人秀节目,在尚未开播前就引来不少争议。开播首集吸引了300多万法国人收看,第二集更以13.9%的收视率(340万观众)获得当晚同时段收视亚军。


完全依赖科学数据,舍弃爱情的冲动与盲目,彻底由“理性”掌控婚姻,是否会迎来更为幸福美满的结局?节目嘉宾心理学家帕斯卡·德苏特(Pascal de Sutter)接受采访时表示,节目制作组希望,这档节目可以启发人们对婚姻与恋爱的定义进行全新思考


疯狂的“先结婚、再恋爱”


《第一次见面就结婚》真人秀节目启动后,制作组共收到1500名单身者报名,通过报名时提交的问卷调查和表明自己参与动机的视频,节目组邀请法国心理学家帕斯卡·德苏特、性学专家凯瑟琳·索拉诺(Catherine Solano)和社会学家史蒂芬·爱德华(Stéphane Edouard)共同挑选出200名报名者进行进一步测试。节目组宣称:“经过一系列科学测试手段,我们可以比您更了解谁能使您陷入爱河。”



据节目嘉宾帕斯卡·德苏特向法国“科技与未来”网站介绍,候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性格测试,包括“大五人格”(Big Five)测试(这五大人格特质构成了人的主要性格,包括外倾性、神经质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人格)以及精神病专家罗波特·海尔(Robert Hare)提出的“冷血精神病测试”(test de Hare)。帕斯卡·德苏特表示:“如今,根据已有的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认知,通过科学手段我们可以建立起受测者的人格特质模型,且可信度达到80%。”



此外,节目组还会安排选手进行一系列尚未得到“科学认证”的测试,如嗅觉喜好测试、听觉喜好测试、完成一份关于性方面的问卷测试,以及挑选理想的异性体型照片等。通过这些测试,节目组计算出“协调度”最高的四对组合。他们将在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全相信“科学的选择”,直接在市政府签署结婚证书。


更令人感到疯狂的是,在见面才不到一天后,这四对新人就将迎来“新婚之夜”,而且紧接着便是蜜月旅行。蜜月之后,他们会像所有普通夫妻一般共同生活。在第一季节目结束前,他们将分别作出抉择:保持婚姻或者选择离婚。

成功几率有多高?


这样的婚姻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节目的高收视率也证明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心。完全由科学、心理学数据掌控的婚姻能否擦出爱情的火花?从已经播放的第一期与第二期节目来看,情况还算乐观。



不过,对于“准新人”来说,除了克服对未知伴侣的猜测与不安情绪外,如何让家人接受自己将与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对象结婚,也是不小的挑战。首期节目,“协调度”达到87%的威尔弗雷德(Wilfrid)和黛尔菲恩(Delphine)的爱情路,最终因威尔弗雷德的临时放弃而终结。





另一对让嘉宾相当“看好”的“准新人”——29岁的摄影师托马(Thomas)和25岁的蒂凡尼(Tiffany)在婚礼上一见倾心,似乎真的擦出了爱情火花。双方家人都松了口气,纷纷感叹“这对才相见不到一天的新婚夫妇好像认识很久一般”,难道科学数据真的发出效力? “先结婚、再恋爱”的婚姻道路究竟会如何,观众还得等待之后的节目发展。




利用科学数据配对,先结婚、再恋爱的真人秀节目并非法国首创,目前共有7个国家播放过此类真人秀节目。根据Blasting News网站报道,在这一概念真人秀节目的首创国丹麦,12对配对者中仅有2对新人在节目结束时没有选择离婚。在美国,播出的四季真人秀节目“Married at First Sight”(中文名为“婚后试爱”),共有7对新人在节目结束时决定保持婚姻,但只有两对目前还没有离婚。如果对所有此类真人秀节目选手最终的婚姻结果进行统计,节目结束后仍保持婚姻的概率为18%

“协调性指数”真的科学吗?


节目火热的收视率也引发不少心理学家的担忧。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接受采访时对“用科学数据得出的协调性指数”表示质疑。

社会学家约翰-克劳德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坦诚,这档节目令他感到异常尴尬。将“科学分析”当作神奇的魔法帮助人们找到真爱,交友网站也拥有相同的信念,但这都是“欺骗行为”。他对节目组的测试方式提出质疑:“避免无法接受的‘体味’就能找到真爱?恰恰相反,爱情可以给予人们接受讨厌的东西的能力。”



据“科学与未来”网站报道,约翰-克劳德表示:“现在很受欢迎的‘协调度’测试,其中95%的部分都不可信。在市场上,这一测试很流行。尤其是相亲交友网站都采用这套方式,根据用户填写的喜好,推荐相似度高的对象。人们往往会对通过数据验算推荐的对象充满强烈期待,但这样的推荐其本质是‘盲目’的。”


不过,这位社会学家也并不认为“人格测试”完全无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部分不合适的人选。”总之,在约翰-克劳德看来,这档真人秀节目“就好像在售卖最适合的伴侣,他/她不会对你造成太大困扰,也不需要你改变什么”,这让他感到遗憾。

心理学家帕斯卡·昂热接受Atlantico网站采访时也表明了类似观点:“新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果科学家们真的能通过这一节目证实一些理论,我们没有反对的权利。但对于是否能科学地提前预测两人的‘协调性’指数,这点我持保留意见。节目组想给观众以利用科学进行计算双方搭配指数的‘错觉’。虽然的确有研究证明,某些气味、手势或其他因素可以吸引异性,但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事。”

被科学掌控的新型“包办婚姻”


令帕斯卡·昂热担忧的是,这类节目会让人们以为只需向某些“伪科学家”寻求帮助进行配对,就可以实现美满的婚姻,而且他们有时的确可以找到对象,暂时满足我们当时的要求。这有点神奇,但若人人都如此实践,会令人感到害怕。因为,对帕斯卡·昂热来说,爱情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建立的东西,而非仅仅一个一敲脑袋的决定就可以完成。




如果一切都可以掌控,人类就会变得像机器人一般,此时爱情也会失去魅力。无法预知的性格和不期的爱情邂逅是情侣爱情关系建立的魔法石。有时,我们会遇到和理想对象形象相差甚远的人,但却不知为何被其吸引。”

帕斯卡·昂热表示,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不愿在爱情上浪费时间,而且不愿主动、坦诚、自由地建立一段关系。交友网站已想方设法加快恋爱的速度,这档节目甚至连“高效率地找对象交友”这一过程也一并省去,使配对成功者直接步入婚姻殿堂。


在这个人类交流越来越困难的时代,我们常常需要依靠第三者来告诉自己对方是不是理想的伴侣。现在,所有的步骤都被省去,我们只需简单地等待他人为我们做出选择即可。这样的相遇已并非主动的选择,而是带有强迫的意味,甚至有些野蛮,这只是一种新时代的“包办婚姻”罢了

不过,面对不断的质疑声,节目嘉宾心理学家帕斯卡·德苏特还是坚持力挺节目制作组,他在接受《快报》杂志采访时表示:“夜晚和谐的性爱关系并不是一段恋爱关系的全部。如果能够更多使用理性而非感性展开恋爱,我们可以避免许多失望与烦恼。因此,这档节目给人以启发,使人们对婚恋关系重新进行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爱情公式





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与理性的科学分析,找到绝对般配的结婚对象,听来似乎匪夷所思,但随着数据化时代降临,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理性与科学来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思维方式逐渐蔓延至爱情与婚姻。于是,在这个时代会出现《第一次见面就结婚》这类带有实验性质的真人秀节目并不令人感到震惊。完全建立于“理性”、“数据”、“科学”上的婚姻或将成为未来趋势也未可知。至少,不少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数学家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爱的“爱情演算模式”。


爱情演算法


爱情的产生完全建立于一套数学演算法,这样的观点早已不新鲜。所有相亲或交友网站便是通过数据演算进行配对,不少情侣就此产生。2015年,两名卢森堡社会经济研究所(LISER)研究员发现了一种新的爱情演算模式。这种演算模式的建立基于一套经济吸引力规则。


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寻找灵魂伴侣只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变型。一见钟情然后魂不守舍?在这两名研究员眼中,爱情的产生从来不是和理性无关。研究员阿诺·杜波(Arnaud Dupuy)解释说:“大多数人类在寻找伴侣时,会对另一半的优点进行评估。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与经济交易类似,通过评估,我们想要找到一个与自身特点最为匹配的对象。”从这一意义来说,婚姻就是一场交易。

通过研究员发现的爱情演算模式,可以计算双方的“共同利益值”,这种“共同利益值”是一种促使两人关系融洽且互生爱慕的衡量尺度,通过双方身体、性格和社会经济行为特性的十个评测指标,如身体指标、学历、外倾性格程度、健康状况等,可以找到最匹配的对象。研究人员表示,“爱情”吸引力来自于面对对方时,我们对这些不同标准尺度进行的最终“裁决”。不过,这一爱情演算模式仍处在研究阶段。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演算法,这一命题让不少科学家着迷,这也成为几乎所有交友网站烦恼的难题。目前各大社交网站都在不断研发新的演算法,收集不同数据和数学计算方式,以使用户找到合适对象。


交友网站Beweetch创始人艾瑞克寻求临床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寻求使网站数据配对效果更佳的方式。他表示:“根据伊福普民调所(Ifop)2012年调查,68%注册社交网站的法国人希望可以找到一位稳定的伴侣,但有62%的人最终只是以经历一段艳遇告终。在这令人悲伤的数据前,社交网站必须做得更好。”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网站报道,2012年,一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大学生由于在交友网站OKCupid上未能找到任何约会对象,于是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了网站注册的所有25-45岁之间的异性恋女性资料。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爱情演算法,筛选出最佳伴侣并展开约会。当他与第88名对象约会后,终于发现对方正是他想要寻找的灵魂伴侣。这一例子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爱情或许真的可以通过一套数学计算来找到,只不过设想一下这名学生承受的87次失败经验,坚信通过数学计算获得爱情的人需要拥有远超常人的毅力。


根据“数学公式”谈恋爱


汉娜·弗莱(Hannah Fry)是一名数学家,她提出的三套关于爱情的数学公式使她成为了“爱情专家”。据这位数学家介绍,利用这三套数学公式可以更容易在交友网站获得成功,找到理想对象以及减少离婚几率。今年年初,其爱情理论《Les mathématiques de l'amour》(爱情数学)在法国出版。





经过一系列数学计算,汉娜·弗莱告诉人们更容易成功寻得真爱的方式。比如,经过数学计算分析,贴在交友网站上的照片不是越好看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因为人们会因以为有太多的竞争者,导致成功率降低而放弃;汉娜·弗莱还计算出如果人生的路线是15岁开始恋爱25岁结婚,那么前37%时间,对于求爱者可以不必太认真,因为据统计,真爱出现在后63%时间段的概率最大。

最后,如何可以维持婚姻,避免离婚?据汉娜·弗莱介绍,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的研究,他找到一条可以预告恋人分手的线索,即为双方对话时“积极与消极的话语分别达到何种程度”。如果两人的对话消极负能量比例急剧上升,超过一定的比例,很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的终结。约翰·高特曼表示,夫妻双方通过对照其绘制的“积极”和“消极”对话比例衡量表,可以预测双方是否会离婚,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


数学家詹姆斯·穆雷在这一基础上还总结出一道数学公式,可以预测男性或女性在下一次对话时的语气趋势,即对话时对方是更倾向于积极的语气还是消极的语气,或者达到“急剧的消极”。公式如下:Y = X + Z + R。其中Y表示男性或女性的回应。Y取决于X(其独处时的心情)、Z(其与伴侣相处时的心情)以及R(消极阈值)




消极阈值指的是男性或女性在对话中产生不快的临界值。在一段关系中,双方的忍耐限度越高,即消极阈值越高,双方关系越坚固。不过数学家汉娜·弗莱却对此持反对意见。她认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恰恰相反,消极阈值越低的情侣关系往往越坚固,那是因为消极阈值越低,双方会更容易吐露不满和抱怨。如果一对情侣总是不断需要修复双方的关系,他们将拥有更牢固的前景
看来,按照数学家汉娜·弗莱的计算,我们需要依靠无止境的争吵来坚固爱情。

数字定位系统,让“意外邂逅”成为过去式


从同志交友APP的鼻祖Grindr,到火爆的交友软件Tinder和Happn,手机交友软件的定位功能使得爱情的相遇也被数据所操控。打开这些交友软件,用户所在位置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帅哥美女都会显示在频幕上。





曾经因一场意外邂逅而产生的怦然心动,对咖啡馆偶遇的女子念念不忘、朝思暮想,这些浪漫故事都将成为过去式。现在,如果在巴黎东京宫偶遇心仪的男神,我们随即可以在交友软件个人账户的“时间线”(timeline)上找到他的账户,并与他聊天,当然前提是他也注册了相同的交友软件。

我们为何如此依赖数据与科学?

根据数据监测公司Médiamétrie 2015年数据,30%法国网民承认在交友网站上注册。据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数据,在2014年,法国共有393297对新人登记结婚或签署同居协议(Pac),其中20%新人通过交友网站相识



首先,交友网站的爆炸式兴起与现代人的实用主义精神脱不开关系。扬(Yann)是交友网站的常客,他是一名工程师,离过一次婚。“我的第一位伴侣是在大学认识的,但现在我已经39岁,每天忙于工作,还需要与前妻共同照顾3个孩子,哪有时间再去交友?”

对于,我们为何如此依赖数据与科学寻找爱情,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艾莎还提出了另一观点,她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表示,“用数据演算代替意外萌生的爱情正是现代社会过度追求安全感的反应,每个人都希望能事先预防哪怕再小的风险。对于情侣来说,人们希望找到拥有共同原则的人,避免差异性。但事实却相反,正是具有差异性的伴侣才能显露自己,并丰富自己


通过社交网站,我们往往在寻找一个‘理想的自我’。这让人想起“自恋者”和“回声”的神话原型,即纳喀索斯(Narcisse)和厄科(écho)的故事,女神厄科由于受到赫拉的诅咒,当遇到心仪的纳喀索斯,她只能重复纳喀索斯所说的最后几个字,最终以悲剧收场。许多交友网站上的对话正是这种重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欧洲时报/ 周轶伦)


编辑:海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