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西部山地城市规划思辨

 河工城规资料馆 2016-11-27

郭海娟 赵彬(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区域总部)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69%。相较于平原,山地城镇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经济发展滞后、空间发展局促等问题。但同时,山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矿产、水能、生物资源的集聚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年来,山地城市规划一直属于小众学科,相关规划理论较为有限。但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来看,受灾严重的城镇多位于山地地区,对山地城市如何建设的讨论也逐渐趋热。

针对山地城市独特的自然条件、敏感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下面临的诸如城市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等更为复杂的发展问题,笔者试图引入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利用“对立统一”的思辨法考虑问题,为认识山地城市特色、做好山地的城市规划提供分析方法,笔者将以石棉县系列规划为例进行实证。


思辨一:“限制”与“发展”

限制:由于山谷纵横,地形起伏,可用土地资源紧缺,山地城市“自我生长”条件恶劣;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阻断,使这类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发展:特殊的区位和地貌孕育了山地丰富的自然物产和人文景观,也保护了独有的矿产、水能、地热、生物等资源,为发展现代旅游、养生度假、生态农业等创造了天然独好的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精明的耕作养殖传承为文化探寻、体验等提供了露天的“博物馆”。若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些自然的、人文的特色资源,必能化山地城市的地理劣势为优势,促进山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

【例证】: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其被高山环绕,内有大渡河和楠桠河穿越,城市在两河交汇处逐步成长,后因开采石棉矿而立县,现今石棉以其特有的山地河谷景观和工矿文化特色构成鲜明的城市发展动力,为城市找准定位和针对性发展提供了方向。山地城市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对于平原城市发展中面临“千城一面”的困境来说,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可比拟的助推力。


思辨二:“适应”与“改造”

《管子·乘马》中写道:“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 就地利,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适应”与“改造”历来是中国传统的营城思想,这种“因天材、就地利”的朴素世界观尤其在山地城市的规划中运用最多。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都要求我们城市规划从业者正确处理好“适应”与“改造”的关系,尊重、顺应自然的约束,将自然和生态转化为城市的要素,创造“山、水、城、林”互补的大融合,获得最广义的“发展”。

【例证】:为更好的适应自然,我们提出了“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通过地质灾害评定来确定土地利用的分级引导,以土地利用分级引导为“底”。在规划设计中,首先建议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现状建筑逐步拆除或工程加固、维修,安全达标后确定用途,随后结合工程评价结论,对不可建设的区域或者需要预留的生态廊道进行事先控制,将安全廊道与绿地系统以及空间景观的打造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以山为幕、以河串联,因地制宜、多点布局” 的绿地系统格局,变消极廊道预留为积极块状绿化。并用于应急避难疏散场所,通过慢行系统将山体绿化接入城市步行路网,丰富城市景观。

石棉县中心城区地质灾害评定图


石棉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思辨三:“失调”与“平衡”

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山地城市建设成本高,优先建设用地的建设密度大、强度高,剩下的易建设用地量又接近瓶颈或开发成本逐步加大。但在快节奏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冲突、城市地域特征消失、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等发展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向这种趋势去找回“平衡”是需要精明的策略和明确的行动计划。

【例证】:石棉县中心城区核心区容积率普遍达到2.0以上,且以多层建筑为主;建筑密度高达50%,一些棚户区达到70%,整体建设强度大,建筑密度高。过高的用地开发强度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调,并由此带来交通拥堵、配套缺失、卫生低下、社会冲突等问题。在城市的新一轮开发中,为获得更多的建设空间,人为的建设活动还在继续以改造自然山体、侵占河滩为最低成本且便捷的方案,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

因此,在石棉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我们事先按照相关要素严格划定了城市终极开发边界,然后结合功能布局对各组团进行综合评估,划定组团开发强度上限,再以产业规划引导就业岗位向新的组团集聚,来对接旧城区改造的人口疏解。同时,也严格控制非建设用地的边界,严禁不必要的城市建设活动向山体、河流扩张。规划设计中也通过空间景观要素校核各类地区开发的效果,做到“沿山、滨河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高强度地块开发相对集中”的策略,在规划中充分利用山林水网, 做好控制与预留,还山地大环境 “自然平衡”


石棉县中心城区现状建设强度示意图


石棉县建设用地划定的空间增长边界示意


思辨四:“集中”与“分散”

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种集聚带来了城市效率的提升,也带来诸多的“城市病”,当人们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后,又形成了客观的“分散”。城市都是在“集中”与“分散”的辨证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山地城市也不例外。

【例证】:受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和复杂的地形条件制约,石棉县早期的城市建设活动围绕大渡河和楠垭河口进行,当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城市沿两河边道路延伸呈带状组团式串珠发展。但当城市呈带状布局距离较长时,必定会带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困难,生活联系不便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石棉县的规划中我们提出“分区定位,组团集聚,交通减量、职居就近”的原则,通过“加强对旧城区组团提升改造,重新激活旧城活力”、“以城市发展方向确定分区发展主题,以各异功能定位各个组团开发业态”、“分为三个就业岗位供给量和居住人口量自我匹配的综合区域,每个区域内设置若干就近组团”等策略引导“集中”与“分散”的相对关系,建立分片区、分组团平衡的结构体系。这种有机松散、分片集中的布局结构是山地城市用地发展的精明选择。


分片区分组团的空间布局


思辨五:“共性”与“个性”

与平原城市的形成、发展、演变一样,山地城市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共性”的规律,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又使得山地城市发展奏响自身的旋律,并由此产生了极富特色的“个性”特征,如:山地城市空间的双三维结构(环境的三维结构和建筑的三维结构)、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的互融相让关系、地块划分的不规则性和破碎性、不同零坐标的建筑的簇群式布局、道路线型的自然崎岖生长等,个性化的要素决定了多学科的融合互通才能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山地城市的问题。

山地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共性与自然及文化个性共生的合体,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的规划更要求加强对山地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不断的思辨,不断地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建设山地城市,使山地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论城市规划的哲学[J].城市规划1990(1).

[2]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黄光宇.山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重庆.1997.

[3] 闫水玉,杨柳,邢忠.山地城市之魂——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学术追思[J].城市规划2010(6)

案例资料:

《石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区域总部.

《石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区域总部.


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