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fjgsd 2016-11-27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11月11日即将召开的《2016上海中山肺癌论坛暨呼吸内镜学习班》将有哪些精彩内容?且听大会执行主席张新教授的介绍与解读。

采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张新教授

记者:kuku兜

审稿专家:张新教授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从目前来看,我敢说最该搞精准治疗的就是肺癌,肺癌不怕更精准!”

在肺癌驱动基因已然明确、靶向药物研究进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张新教授向记者表明了信心。可以坚信,未来肺癌研究精准化的探索之路还很长。

11月5日,在《2016第二届上海中山肺癌论坛暨呼吸内镜学习班》盛大召开之际,作为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张新教授欣然接受了医学界记者的专访并深入地探讨了肺癌诊治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谈精准,肺癌不怕更精准!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一时“精准”成为了全球医学研究最热门的前沿词汇。在肺癌方面,近年多项重磅研究的陆续发表也都充分体现了“精准”这一诊治理念。当记者问及“精准治疗是否该降降温了?”,张新教授坚定地答道,“肺癌不怕更精准!”。

肺癌有着明确的驱动基因,如EGFR、ALK基因等。这类基因突变在肺癌患者中的占比较高,且各类相应的靶向药物疗效也较为理想。据悉,在肺腺癌患者中有约40%-50%存在EGFR基因突变,这就为肺癌的精准化治疗带来了很大发展空间,研究成果也能使大量的临床患者获益。

张教授指出,肺癌分子特征明确、靶向治疗效果理想。因此,通过精准医学研究,既能将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究清楚,相应的治疗也能跟得上。这便使“精准”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能解决临床问题。

谈热点,别指望一个治疗独揽天下

10月9号,德国的Martin Reck教授在2016ESMO大会上公布了KEYNOTE-024这一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国际著名杂志NEJM随即同步发表,Pembrolizumab(帕姆单抗)成为PD-L1高表达进展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新选择。15天后的10月24号,FDA批准KEYTRUDA (pembrolizumb)用于PD-L1高表达(大于50%)、无EGFR突变或ALK融合的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摘自医学界肿瘤频道相关资讯

随着2016ESMO大会上几项重磅研究发表及后续相继FDA肺癌一线药物的批准(KEYNOTE-024研究),一时肺癌免疫治疗再次成为界内关注的焦点,甚至出现了“肺癌可免于化疗”的说法。对此,张教授称,“晚期肺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能指望任一单独的一项治疗包揽天下,合理布局治疗方式才是硬道理!

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往往从三四线治疗开始进行临床试验,逐步递推至一线治疗。而此次KEYNOTE研究中的pembrolizumb(帕姆单抗)也于此相似,由二线推进到了一线治疗。鉴于研究选择的组织细胞PD-L1高表达的病例,外加单功能抗体药物的特殊构型因素,KEYTRUDA在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治疗竞争中更胜一筹,并于今年10月被FDA批准为肺癌一线治疗药物。张新教授称,目前看来该药物与化疗相比在某些人群似乎更占优势,但绝不能因此忽略传统化疗的作用

诚然,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耐药时间更长,一线KEYTRUDA可延长耐药时间至15个月,但疾病的本质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对于异质性强的晚期肺癌,不能排斥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作用。

另外,据OPTIMAL研究表明,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优于化疗,但单用的疗效仍不及与化疗联用好。张新教授指出,这是由于两种措施相结合能够从不同环节更有力地杀伤肿瘤细胞。

因此,盲目跟风而“独宠”免疫治疗并不可取,科学合理地将治疗策略与实际相符才是重点。

谈液体活检,似乎仍是个“文学术语”

曾有报道称“用一管血就能诊断肿瘤”,文章一出顿时震惊了医学界。液体活检,即从血液(或尿)中捕捉自由游走的癌细胞或癌DNA,以获得关于肿瘤的信息。这使医生能了解肿瘤驱动基因变化,较简便地监控癌症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发现复发的早期征兆,甚至能在原本健康的人那里发现癌变的第一个迹象。在液体活检技术不断深入的当前,张新教授坦然,“液体活检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活检组织的可靠性与可测项目的丰富性相比,它似乎还是个文学术语”

张新教授介绍,目前利用突变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诊断EGFR突变的NSCLC的特异性可达到95%,但敏感性则仅有50%左右,即使使用数字PCR及二代测序技术,敏感性也仅为80%,仍然不够理想。这也是现阶段液体活检面临的一个瓶颈。

为解决敏感性较低的问题,张新教授团队引入了Alldetect(Block-PCR)方法,特别是优化了核酸抽提技术,将DNA抽提效率提高至10-100倍,使检测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前不久的CSCO年会上报告,用该技术将晚期肺癌血浆EGFR突变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95%,特异性100%,使血液和组织活检的预测基本相近,基本解决了血浆EGFR检测敏感性较低的问题。

张新教授介绍,虽然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仍需要充足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撑,但它能解决精准医疗的难点,通过非侵入性取样降低活检危害,使肺癌临床诊断更为便捷快速,这将是未来靶向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会议关键词,“MDT” “转化医学”

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学科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本次会议同样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以“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个体化治疗”为核心,汇集来自胸外科、呼吸内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科及核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的国内外著名学者,共同探讨肺癌个体化诊疗的未来。

此外,会议还特别设置了手把手气管镜学习班、MDT病例分享环节,为呼吸学、胸外科等多学科各知识层次的医务工作者创造充分的学习条件。

2016年11月10日,让我们共同期待《2016第二届上海中山肺癌论坛暨呼吸内镜学习班》这一盛会的召开!

附会议议程: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中山肺癌论坛主席谈 ▏肺癌不怕更精准!

医学界呼吸频道期待您的参与!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xuyunke@yxj.org.cn

稿费:100~1000元

小编微信:Labyrinthab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