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东去的列车出发 2016-11-27

小编:

今天聊聊上世纪80年代的唐山新华书店。

我总觉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店,不仅颇具规模,而且很有书香气息。那时,除了唐山新华书店主店,在市区各地还开了复兴路店、钢厂桥店、西窑店、建设路店、西山道店等多个分店。那时的新华书店经营火爆,据说在《现代汉语词典》开售时,不光买书的排队,连书店经理都跑到出版社等着抢到第一批书。

1986-1990年间,每到周末,我们同宿舍的几位,就爱乘坐2路公交,到新华书店下车,去书店转悠。除了买一些新书,最爱去的地方是书店西北角的音像店,因为那里有好多流行歌曲的磁带卖!有一段时间时兴英语歌,记得我们买过say you say me、yesterday oncemore等好多专辑。最流行的当然是一些港台歌星的磁带了!比如齐秦的专辑,费翔的专辑,还有凤飞飞、千百惠、陈淑桦等等。特别喜欢陈淑桦的“口琴的故事”专辑,淡淡的忧伤。到了1990年临毕业前夕,正时兴姜育恒的歌,每每走进音像店,耳边就萦绕着歌曲驿动的心的旋律,那一句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正好触痛我们毕业前的茫然的心,以至于有一次,一个人在听完这首歌后,步行到静园,独自坐在那里,喝了整整6瓶啤酒——那是一段彷徨无助的岁月,青春的无奈,爱情的迷茫,人生的未知等等,都浓缩在这首歌里,好凄苦无助。

那时的书店,还没有自动电梯,大家都要步行往上爬。好像最高到四层的样子。

至于从书店买过哪些书,早就忘掉了。家里唯一的一本《围棋入门》是那时候买的,还有几本吉他教程。想起来,家里的吉他都换了三把了,而岁月也已经过去了30年。

1990年毕业后,虽然到了县城,但只要有机会去唐山,除了去百货、广场之外,总是到书店转转,不一定买书,主要是寻找曾经的记忆。

再后来,大概2000年以后吧,互联网的崛起,再加上个体书店的开放,新华书店应该受到了很大冲击,盈利模式越来越单一。很多人对实体书店的前景感到悲观、茫然,甚至有人说,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只重浅阅读、轻阅读的低智商社会。

应该是2008年前后,新华书店所在的区域面临整体拆迁改造。到了2011年,在搬离原址3年之后,新华书店又重回纪念碑广场东侧。面积大了,数量多了,分类细了,功能全了,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回归吧。

但也正因为她的模样变了,所以,偏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那种爬上爬下楼体的感觉没了,指定到某一区域淘宝的动机小了;

——那个东北角的磁带店早就没了,萦绕在耳畔的歌声也渐行渐远;

——其实没的只是岁月吧……

这里,小编整理一下唐山新华书店的一组图片,传上来,纪念那个年代!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据说是1970年的唐山新华书店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这个样子依稀有当年的影子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记忆里,没有“唐山书城”的字样,就是新华书店。80年代的时候,这个入口一进去应该就是卖磁带的。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这个应该是北门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拆迁中的新华书店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正在拆迁

唐山旧事:80年代的新华书店

拆迁时的样子。

来源: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