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八十年,我们很多人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四分之一。 以前总觉得,“中年危机”里的男女离自己还很远。现在发现,如今这个时代,90后们都已经自称“老男人”或“老女人”了,夺得奥运金牌的年轻选手和选秀冠军都比自己年轻,而自己已经不可能变得更美、个头更高或者脑子更快,也还没有找到那个他或她,也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知道自己该学着前卫抓住青春的尾巴,还是继续着自己并不前卫的生活态度;发现爸妈又老了,自己竟也开始有了颈椎病,并且已经hold不住通宵打牌或者唱K;开始琢磨身边的人是不是结婚的对象、孩子该生在哪一年,决心不能再没心没肺的活着了,再这么“作”下去,转眼就该为中年危机做准备了。 今天分享一篇好奇心研究所的研究报告,面临“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年轻人,在应对工作、找对象、脱贫致富等各方面的人生焦虑感时,都在和哪些关键词打交道?不妨一起看看。 ▼ 你今年 25 岁了,感到人生忽然遭遇“艰难”模式: 每一个朋友结婚,都会造成你当月的一次小型财务危机。在这个人们扎堆结婚的十月,你送出去的份子钱几乎等于半月工资。你的爹妈盼着你早日实现资金回流,但你觉得覆水难收,首先你要有一个结婚对象,其次还要冒着尴尬癌发作的风险,举行一场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本土婚礼。 每一个熟人结婚,都会造成你当月的一次小型财务危机。你爸妈盼着你早日实现资金回流,但你感到覆水难收,因为,首先你得有一个结婚对象。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些什么。直系领导问为啥业绩不好看,能力没成长,你想想自己上班公交转地铁单程两小时,实在没时间学习,只好重新去看租房信息。 最怕被别人问起自己未来有何打算,因为完全没有规划。人间就像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一旦对它屈服,就会永远沉沦,像被人群推着往前走。 想到这里时,你正在洗水槽里的隔夜碗,一走神手滑打碎了一个……啊,人生为何如此艰难。 今年的你25岁,在遭遇中年危机之前,您的好友“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已上线。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是指年轻人对工作单位、找对象、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焦虑汇总,描述的是“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么”的人生危机感。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并不按照字面意思发生在你寿命的四分之一,而是你完全变成一个成年人的这条道路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30岁前后,25-35岁这段时期”,格林威治大学的 Oliver Robinson 教授如是说。 Robinson 教授主持了一项关于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调查,访问了1100名年轻人。结果显示,86%的年轻人承认,在30岁来临之际,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经济状况的压力爆棚,5个人里就有2个人觉得自己非常穷,赚的钱不够养活自己,32%觉得在30岁之前找到结婚对象的希望很渺茫,21%渴望一次彻底的职业转型,还有6%盘算着移民。 由国内“四分之一”年轻人面临的生活压力,我们总结了8个触发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数字: 面对压力时,确实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可空有愿景,规划全无;毕业找到工作后,简历再也没有拿出来修改一次;认真的劲头都花在了奇怪的地方:蹲厕所的时候看书,走路的时候回信息,为了省时间叫外卖,吃外卖的时候看电视剧…… 手上一堆琐碎事,一忙就停不下来;有跳槽的想法,可一想到手上的信用卡账单、婚礼邀请函和快到期的租房合同,就立马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些事情根本躲不开,它们是你25岁的关键词,就像辅导书、月考、第一台手机是你15岁的人生关键词一样。根据从年轻人中收集到的问卷和观察,我们整理了四类共43个“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关键词: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之—— 职场危机 职场焦虑被证明是年轻人最主要的危机感来源。此前我们做了一项名为“从学校毕业之后,你最焦虑的事情是什么”的调查,收到了5815份结果,当中关于工作的选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搞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得票第一,获得1110次认同。 “现在的工作”,很可能是指: 和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毫无关系,做的事比打杂还要杂,下班时间默认延长四小时,每天和同事暗暗较劲——“是时候下班了!所以今天谁要做第一个走的人”; 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或兴趣毫无关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打杂,下班时间默认延迟3小时; 微信24小时待命,公司的广告文案必须转发朋友圈,不小心发布“身体被掏空”忘记改分组, HR 找你聊人生——“不想干就走人”; 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工资扣完五险一金之后勉强支付两月房租,说好的调薪周期由半年变成一年,一年变成两年,节奏很朋克。 这样的工作让你很难找到自我提升的动力,让你每天深陷苦闷当中,别以下关键词烦恼: 1. 落户: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未来的教育,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阻碍。 2. 出差:刚开始有种“一边工作一边环游世界”的幻觉,很快自己就发现,更多时候是在车站一边等车一边改 PPT。 3. 五星酒店:所谓五星,指的是平均每天只能在舒适的酒店大床上躺 5 个小时,进出时天上的星星都还清晰可见的意思。 4. 年假:即使请了年假也没有人能代管自己的工作,整间公司做这个工种的就我一个,常年加班,常年无休。年假?可以呀,公众号写好按时发掉就行,排版记得美一点哦——一切跟平时上班也没有两样。 5. 公积金:老板说“我们是初创公司,大家辛苦一下”时候的热血沸腾,转换为在看完城里一圈房子后的痛彻心扉。 6. 辞职:倒不怕被公司开除,但通常辞职这事儿想想也就算了,简而言之——眼高,手低,腿残。 7. 便当:怀着“自带沙拉优雅进食”的美好愿望,下单了最精美的饭盒,然而并没有时间做沙拉,每天依然过着和写字楼的人在楼下馆子抢饭吃的艰难人生。 8. 咖啡:为了不让自己上瘾,每次都在纠结喝还是不喝,而通常情况下是喝,毕竟不喝跟活死人没什么两样。 9. U 型枕:垫着 U 型枕头靠着座椅午睡,能避免趴在办公桌上带来的胃胀气,但首先你要管理好自己在睡梦中的表情,否则很有可能被心怀鬼胎的同事拍下崩坏照,从此英名扫地。总之,如果办公室楼下能开一家午睡店,我第一个办年卡。 10. 报销:贴发票是我目前为止掌握得最熟练的职业技能。 11. 高考志愿:如果可以重新填,我一定回去学点实在的技能;将来我的孩子如果也要学我这专业,我就打断 TA 的腿”。 12. 新同事:年纪比我小,工资没我多,但消费比我高,感觉什么都会哪儿都去过,见识和技能都比我多,下班时间还总比我早。犹豫两年都没辞职,新同事来了两月一言不合说辞就辞,心怎么就能那么大呢? 13. 图书满减:下定决心读书学习新知,亚马逊当当上每次满 200 减 100 活动都参加,可年底盘点时才发现自己读过的书只有两本。 14. mark:试图提高姿势水平的第一步,可多数时候也是唯一的一步。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之—— 情感危机 30岁被单身人士视为洪水猛兽,如果在此之前没能组队成功,你将不得不独自面对春节期间被父母催婚、同学结婚、同学孩子满周岁、同学孩子高考顺利的礼金带来的烦恼,尽管事实是,如果组队成功,所有这些都会变成双份。 四分之一人生阶段最主要的情感困扰,是如何找到心目中的“the one”,其次是找到了之后如何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这和中年感情危机里不可调和的夫妻矛盾以及倦怠情绪还不一样,25-35 岁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今天的碗到底谁来洗”或者“到底玩多长时间的电子游戏算过分”。 视情感状态不同,下面这些危机关键词中总有一款适合你: 1. 孤独终老:一个非常中二的人设,虽然内心很不希望但总感觉会成真。 2. 相亲:父母除了安排相亲还会附赠一些春风拂面的忠告,比如:“感觉是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好看是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爱情是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总之,他们认为的婚姻和“感觉”“容貌”“爱情”关系都不大,而跟“饭”关系很大。 3. 扎堆结婚:不知道为什么,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喜欢在十一、五一、情人节、圣诞节的时候扎堆结婚,也怪自己人缘好,伴郎or伴娘都做了七八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成为婚礼上的主角。 4. 机场:对象和事业哪个更重要没什么终极结论,虽然此时大家也都没什么事业可言,但放弃一座城市总是不太容易。于是异地恋的你们从来没有一起坐过飞机,出去玩也是从不同目的地出发,返程在飞机场说再见然后又登上不同的航班。“我们的恋爱主要都是在机场谈的”,心酸的浪漫。 5. 爆痘:以前起痘是因为在青春期,现在起痘是因为没有规律而稳定的性生活。 6. 求婚:我们已经谈了好几年了,所以后来我开始有种隐隐的感觉,是时候求婚了!因为她一直说“你再不求婚咱俩就黄了”,每个月反复30遍。 7. 婚礼:脑海中想象得很梦幻,可轮到自己时却只想快点走完过场。一定要问我意见的话,我想说,能不能办一场敷衍爸妈,再来一场和朋友浪? 8. 灵魂伴侣:曾经以为重点在于善解人意你懂我,现如今发现要先在“多久洗一次头”“热水器开多少度”“马桶圈掀上去还是放下来”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继续往下过。 9. 熊孩子:一边忙着做诺一的亲妈粉,一边抱怨地铁上尖叫的熊孩子,圆滚滚的小朋友明明那么可爱,但为什么他们聚在一起就会开启跑来跑去大声尖叫模式?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之—— 初老危机 二十多岁致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应该是初老症,你会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过了你妈生你的年纪,并且心理上开始觉得晚上十点上床优先于嘿咻和钱,这些征兆就像一个临界点,会让你开始恐惧变老这件事。 以下是四分之一初老危机关键词: 1. 胖:朋友们都在饮食断舍离,想到自己日益上涨的体重只好咽下寡淡到生无可恋的鸡胸肉和脱脂牛奶,眼含热泪为自己伴奏——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2. 蔬菜:从无肉不欢的少年到注重养生的大叔,我好像花了没几年,现如今最耿耿于怀的事就是,外卖里青菜的选项太少。 3. 发际线:无法承认谢顶的事实,每天用“成年人一天掉两百根头发是正常的”进行自我安慰,坚称自己只是发际线技术性上调。 4. 抗衰老:并不信什么“过了 25 岁皮肤就开始走下坡路啦”的鬼话,但好像用点抗衰老产品也可以算未雨绸缪吧。 5. 夜生活:喝酒?能十点前回家吗?唱 K?能十点前回家吗?开什么玩笑,夜生活时间这么宝贵,当然要用来补觉。 6. 年龄屏蔽:拒绝被告知当红小鲜肉/创业明星/新晋网红等人的具体出生年份,自动屏蔽一切“啊TA竟然还比你小三岁”“你这个年龄还买不起门口的烤串人家竟然已经融资千万”等脑内弹幕,但看到名人传记里主人公是几几年出生几几年做成了啥大事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算一下年龄和自己对比一下,然后抱枕痛哭。 7. 虚岁:现在谁还跟我按虚岁算年龄,立马当场绝交。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之—— 生计危机 人生过了四分之一,仍然觉得条条大路通小康,未来有无限可能,但除了工资眼下并没有什么别的收入来源,如此生活三十年,也不足以自给自足买房买车,最多是在便利店买一大袋零食时心里不滴血,视频网站续约会员手不抖,勉强实现小型财务自由。 在我们的调查中,740 人认为工作以来最焦虑的事就是“没钱”,443 人略显浮夸地形容这种状态是“在最虚荣的年龄,一无所有”,还有 112 位自信的受访者表示:“我就剩穷的问题没有解决了”。 围绕“穷”这件事,你需要面对的危机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这些: 1. 信用卡:面对账单永远欲哭无泪,压根想不起来自己到底买了啥。 2. 学生:总被人说看起来像学生,以为是夸自己年轻,实际上是没能彻底实现衣橱换血,穿学生时代的衣服出门被人看穿。 3. 招租:舍友找到女友搬出去了,我又要招一个舍友。这套房子累计在豆瓣上已经招租过 5 个人了。 4. 出租屋改造:请不要再号召大家什么租房也要有尊严,租房也要讲生活品质,租房改造大比拼,不要再搞这些了!我本来就穷,买不起房,不要再想方设法骗我最后几块钱了好吗? 5. 狗:想自己养一只而不得,房东说我沙发很贵的抓坏要赔的,爸妈说哎呀你自己都养不好养什么宠物,猫猫狗狗细菌很多的,过两年就结婚生小孩的人了别折腾了,对了王阿姨介绍的那个陈博士你这周要不要见一下……怄气,但自己早上也起不来,常出差,根本没时间养,只好每天打赏别人家的猫狗视频,做一个乖巧的新时代叶公。 6. 南北通透:看一眼预算,也就能无压力首付一套南北通透大三居的无窗小次卧了。 7. 宜居城市:一线城市房价高、有雾霾、老阿姨还会故意讲方言以示:“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很难吧?要不还是回家吧”,一线城市太糟糕了,可是离开一线就没有我的工种,所以到底在哪里生活才算“宜居”仍然是个谜。 综合以上关键词,我们还为你制作了一份危机感道具及其杀伤力测评: 总的来说,四分之一人生危机涉及的方面多而琐碎,而核心无外乎适应社会时带来的挣扎、喝惯了励志鸡汤却仍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受挫感,以及周遭人包括同辈和长辈施加的不同形式的压力。 这段时期用一句话总结,可能是“人生无限可能,但目前看不到什么可能”。 讲到底,人生四分之一的焦虑,往往不是“我遇到瓶颈了”,而是根本还没找到自己的瓶子。 基于此,我们的寄语是,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瓶子。要是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反正到了 35 岁,系统还会自动更新一批关键词给你烦的。 不用谢。 |
|